**第115章 猎场上的“侍应生”**
京郊,秘密基地战术准备室。
空气里弥漫着发胶和高级西装布料的陌生味道,代替了熟悉的枪油味。
“头儿,我申请物理超度。”“屠夫”扯着勒得他快断气的领带,手里那本《量子力学导论》仿佛千斤重,“这猫到底是死是活?给我把枪,我帮它解脱,也帮我解脱!”
“闭嘴!站直了!”“喜鹊”穿着十厘米的高跟鞋,身形摇晃,像只刚学走路的企鹅。她扶了扶鼻梁上那副金丝眼镜,嘴里念叨着资料:“哥本哈根大学,社会学博士……这玩意儿能干掉几个人?”
整个“暗影”小队,华夏最顶尖的杀戮机器,此刻被硬生生塞进了“学者”的壳子里,一个个表情比奔丧还难看。
罗青站在镜子前,一身米色女士西装,长发盘起,脸上是陌生的淡妆。她正模仿着李振华的姿态,微微蹙眉,眼神专注,手指在空气中无意识地敲击。
“噗嗤——”
门缝里探出一个小脑袋,姜绵绵捂着嘴,大眼睛笑成了月牙儿,奶声奶气地大声宣布:
“罗青姐姐,你装得一点都不像!”
罗青的表情瞬间破功。
姜绵绵跑进来,仰着小脸,一本正经地评价:“李爷爷看书时,眉头皱得像个核桃。你这个,像没睡醒。”她又指了指罗青紧绷的腿部线条,“而且你走路的样子好凶,像要去踹人!你还是去打坏蛋吧,那个更像你!”
准备室里先是死寂,随即爆发出惊天动地的哄笑声。“屠夫”笑得西装扣子都快崩飞了。
罗青揉了揉眉心,冰山脸上难得裂开一丝缝隙。她蹲下身,捏了捏姜绵绵的脸蛋:“就你话多。”
但当她再抬起头,眸中的笑意已然褪去,只剩决然。
她不是科学家。
她是战士。战士,有战士的战场。
京城,顶级酒店宴会厅。
衣香鬓影,觥筹交错。这里是知识的殿堂,也是谎言的猎场。
“暗影”小队无声地融入人群。
“屠夫”端着香槟,站在餐台前,视线像激光扫描仪,将宴会厅的结构、出口、安保换岗频率全部数据化,存入脑中。
“喜鹊”挽着一位物理学家的胳膊,巧笑嫣然,晚宴包里的信号探测器已经将三个可疑的加密通讯源,标记在了她的隐形眼镜屏幕上。
他们看起来笨拙而业余,却是猎场里最致命的陷阱。
罗青端着酒杯,径直穿过人群,无视了所有搭讪,目标明确。
“罗小姐,久仰。”一个金发男人拦住她,自称是剑桥历史学家,蓝眼睛里闪着精光,“我拜读过您在‘龙鳞’项目中的作用,很难想象,一个行政人员能对材料力学有如此深刻的见解。”
他顿了顿,压低声音,像在分享一个秘密:“或许,您就是那个传说中的‘灵感女神’?”
来了。
罗青眼皮都没抬。
几乎在“灵感女神”这个词出口的瞬间,她耳麦的公共频道里,响起了“喜鹊”的提示音。
“注意,三点钟方向,目标A;九点钟方向,目标b;林子轩身边,目标c。心率同步上升,瞳孔联动,确认小组作业。”
“您说笑了,”罗青晃了晃杯中的红酒,“科学的进步,靠的是计算和实验,不是女神。”
她的回答,让那几个方向投来的隐晦视线,同时出现了波动。
罗青对着耳麦,声音没有一丝波澜:“‘喜鹊’,调取A、b、c三人档案。”
“收到。正在比对……我的天!头儿,这哪是学术交流,这是八国联军开年会来了!”
三份被红框标记的档案浮现在罗青的虚拟屏幕上。
伊万·彼得罗夫,前克格勃“燕子”,心理渗透专家。
雅各布·科恩,前摩萨德“野小子”,情报分析专家。
迈克尔·琼斯,前中情局SAd,近身格斗与网络专家。
一群退役的王牌,伪装成学者,组成了一张包围网,目标直指李振华、林子轩,以及她这个被当成“缪斯”的诱饵。
他们在狩猎。
而他们的指挥官,基金会理事长约翰逊,正在台上发表着热情洋溢的演讲,像个真正的慈善家。
罗青的视线却越过了他,越过了所有光鲜亮丽的“猎手”,落在一个毫不起眼的角落。
那里站着一个侍应生,亚洲面孔,正在低头擦拭银质托盘。
他很普通,普通到让人过目就忘。
但他的站姿,双脚分开,重心下沉,是标准的格斗预备式。
他擦拭托盘的动作,手腕每一次转动,都让托盘的镜面,精准地反射出林子轩和李振华的身影。
他在用最原始、最无法被电子设备侦测的方式,进行实时监控。
当约翰逊在台上提到“惊才绝艳的逻辑整理师”时,全场掌声雷动。
而那个侍应生的手,停顿了0.3秒。
罗青捕捉到了那个瞬间。
他的瞳孔,在那0.3秒内,出现了非自主的针状收缩。
那不是警觉,不是贪婪,而是一种顶级掠食者锁定猎物后,即将发动攻击的生理反应。
是他。
这才是真正的“狼王”。
其他的“学者”,不过是用来驱赶羊群的牧羊犬。
罗青端起酒杯,隔着喧嚣的人群,朝那个角落,遥遥一举。
然后,她对着耳麦,下达了今晚的第一道攻击指令。
“屠夫,锁定侍应生,代号‘狼王’。准备清场。”
她的嘴角,终于勾起一抹属于猎人的,冰冷而残酷的微笑。
找到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