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
朝会之上,随着众臣汇报完日常工作,李世民却是忽然一招手。
守候在殿外的李君羡便带着一名侍卫走了进来。
接着,两人便在众臣疑惑的目光中,忽然抽出各自的横刀,狠狠地斩向了对方。
这突如其来的一幕,把所有人都给吓了一跳。
“陛下小.......”
几名武将刚要上前护驾,却是看到刀光一闪,李君羡便一刀斩断了侍卫手中的横刀。
而随着横刀断裂,两人也是退到了一旁。
似乎刚才什么都没发生过一般。
就在众臣摸不着头脑的时候,秦琼却是若有所思的看着地上那半截刀身。
他上前几步,将那刀身捡了起来。
“这是军中的百炼钢刀,怎么会被一刀就斩断了?”
看着那平滑的断口,秦琼的眼中满是不可置信之色。
军中的百炼钢刀每一把都由工部匠人精心打造,那可是能和突厥引以为傲的弯刀硬拼的存在。
可是现在,这百炼钢刀竟然如此脆弱,一刀就被斩断了。
“李将军,可否让我看看你的佩刀?”
秦琼走到李君羡的身前,目光灼灼的盯着后者手中的横刀。
“翼国公请。”
李君羡双手捧起横刀,送到了秦琼的面前。
“多谢。”
秦琼道了声谢,随即接过横刀,抽出了刀身。
他微微曲指一弹,只听叮的一声。
“好刀!”
秦琼眼神一亮,紧接着又查看起了刀刃。
发现刃口平整,非但没有缺口和卷刃,甚至就连一点划痕都没有。
就在这时,一群同样反应过来的武将也是凑上了前来。
“二哥,给俺看看呗。”
尉迟恭直勾勾的盯着秦琼手中的横刀,那眼神就像是色鬼看到了美女一般。
秦琼笑了笑,将横刀递给了对方。
尉迟恭接过横刀后,先是查看了下刃口,随后又拿在手中挥舞了几下。
最后吧嗒着嘴道:“有点轻了,不是很趁手。”
“又不是你尉迟老黑的佩刀,趁不趁手跟你有个毛线的关系。”
早就等的不耐烦的牛进达,一把从他手中抢过了横刀。
转身就和身旁几人研究了起来。
而被抢了刀的尉迟恭也不恼,反而是凑到了老程的身旁。
低声道:“老程,这刀不错啊,有没有兴趣弄一把?”
听着他的声音,一旁的秦琼忍不住竖起了耳朵。
知节和敬德这两人,往常只要看到宫中有什么好东西,便会合起伙来,或要、或赖的从陛下手中弄走。
这种坑蒙君主的行为,他往日见了肯定是要劝上一嘴的。
但是这一次......
他非但没有劝两人的意思,反而还想着自己能不能帮上忙。
只因为,这能斩断百炼钢刀的宝刀,他也想弄一把。
然而让他意外的是,向来和敬德一拍即合的知节,这一次竟然没有选择同流合污。
反而还一脸正气道:“老黑!身为臣子,你怎么能觊觎陛下的宝刀呢?”
说着,他又面带鄙夷道:“往日里陛下赏赐给你多少好东西,你不想着回报陛下就罢了,如今竟然还想将陛下的宝刀匿下,你还是个人吗你?”
尉迟恭怔怔的看着他,目中满是狐疑道:“你早上是不是吃错药了?”
看着如此反常的老程,尉迟恭深刻的怀疑这家伙,要不是吃错药了就是脑袋被驴踢了。
闻言,牛进达等人也是忍不住投来了诧异的目光。
作为坑蒙拐骗陛下好东西的急先锋,今天竟然......缩了?
这老程怕不是没睡醒吧?
还是说这种宝刀都无法入他老程的眼了?
而就在众人狐疑之际,一旁的李孝恭也是站了出来。
“老黑,知节说的对,做人要知足,不能看到什么好东西就想着往自己家里划拉。”
说着,他便上前几步,和老程并肩站在了一起。
大有一副我们哥俩好的模样。
而看着这一幕,众人就算反应再迟钝,也明白了这两人肯定是有什么事情瞒着他们。
而且还肯定和陛下这把宝刀有关。
就在众人面色不善,准备逼问这两人的时候,龙椅上却是响起了李世民的声音。
“诸位爱卿,朕这把宝刀如何啊?”
众人闻声,赶忙拱手称赞道:“陛下!此刀削铁如泥,堪称绝世宝刀!”
“没错,臣从未见过哪把刀能像陛下这把宝刀一般锋利。”
“敢问陛下,这刀是出自何人之手?”
“陛下......”
听着众人追问起横刀的来历,李世民的脸上顿时洋溢出了笑意。
“此刀,乃蜀王和程处弼于城外皇庄所锻造......”
一听这横刀是李恪和程处弼锻造的,众人下意识便将目光看向了老神在在的老程。
怪不得刚才这货今天这么反常!
合着是早就得到了同样的宝刀吧!
但是......
刀是程处弼和蜀王锻造的,李孝恭这货又是个什么情况?
难不成他也早就得到了宝刀?
而就在众人的疑惑的时候,又听李世民继续道:
“此刀,不同于以往的锻造方式,它没有经过千锤百炼,也没有经过日以继夜的打磨......”
说到这里,李世民故意的停顿了一下。
待众人全都看向他这边时才道:“这把刀,乃是直接用刚刚出炉的铁汁,倒入模具之中浇筑而成,加上打磨的时间,前后用时不到半刻钟!”
轰!
此话一出,直接引爆了整个朝会。
不论武将还是文臣,纷纷议论了起来。
既然这话从陛下口中说出,那就肯定是真的了。
但,这也太离谱了一点吧的!
看着下方吵闹的群臣,李世民并没有出言制止,只是嘴角含笑的静静看着。
昨夜他是可是被程处弼和李恪狠狠的震惊了一番,同等的待遇,今日自然也要让自己的大臣们体验一番。
这也算是‘君臣同乐’了吧。
许久之后,长孙无忌眼神一亮,似乎意识到了什么。
“陛下!敢问蜀王和程处弼两人,可是已经成功改良了炼铁炉?”
半月前,程处弼以功抵罪的时候,他还帮忙开口来着。
自然知道前者这段时间一直在皇庄之中修建新式炼铁炉。
再结合李世民先前所说的话,就不难猜到这把横刀的真正来历了。
“改良炼铁炉?”
众臣闻言,纷纷投来好奇的目光。
毕竟那日在甘露殿中的人,终究只是一小撮人。
“看来无忌已经猜到答案了。”
李世民笑着道:“既然如此,那朕也就不藏着掖着了。”
“半月前,程处弼建言有改良炼铁炉之法,朕虽然心存怀疑,但本着试试也无妨的心思,便让其在城外皇庄改良炼铁炉。”
“原本朕是没抱着什么希望的,毕竟连工部都无法解决的问题,他们一群小少年又能有什么办法呢?”
此话一出,朝堂之上的工部官员顿时羞愧的垂下了脑袋。
但此时,却是没人关注他们,众人只是静静的聆听着李世民接下来的话。
李世民道:“可是,令朕没有想到的是,昨夜程处弼和蜀王忽然进宫,向朕敬献了这把横刀。”
“不瞒诸位爱卿,当朕听闻此刀的来历后,第一反应也是难以置信,心里想着,几个少年不过半月就完成了困扰工部的难题,那朕这工部岂不是成摆设了?”
见李世民再次将工部拉出来抽鞭子,众臣纷纷将目光看向了李孝恭这位工部尚书。
然而,此刻的李孝恭却是面色如常,一点反应都没有。
老子这个工部尚书只是遥领,又不参与日常工作,你们看老子作甚?
没看老子上朝,都站武将那一堆吗?
李世民不管众臣反应,继续道:“于是,朕连夜派人去皇庄求证,最终确定了程处弼和蜀王两人,并非信口开河,这把宝刀,当真是用模具浇筑而成的!”
此话一出,众臣的脸上纷纷露出狂喜之色。
仅仅用模具浇筑,便能造出如此宝刀,那岂不是意味着,大唐军械将再无短缺的情况?
岂不是意味着,大唐战兵人手一把削铁如泥的宝刀?
这般一来,什么西突厥,什么吐蕃,什么高句丽,谁还敢在大唐面前蹦跶?!
这时,早已知道炼铁炉改良成功的房玄龄,忽然拱手出声道:
“陛下,敢问这新式炼铁炉产量如何?”
昨夜房遗爱回家后,他只从对方的口中得知了程处弼等人改良了炼铁炉,并且产出的铁汁质量奇好。
至于产量如何,那不孝子却以事涉机密为由,拒绝透露。
要不是看在这不孝子这段时间表现不错,他非得让对方尝尝‘老父单打’的滋味不可。
李世民闻声,嘴角压不住笑意道:“新式炼铁炉,一炉铁汁可锻三百横刀。”
“多少?三百?”
众臣齐齐一惊,有那术数好的当即就算了起来。
一把横刀三斤左右,就按三斤算,三百把就是九百斤。
通常炼铁炉两天能炼成一炉,一年就可以炼一百八十二炉。
也就是说,一个新式炼铁炉在铁矿供应充足的情况下,一年就可炼出十六万斤左右。
而大唐去年一年的产量是四十五万斤,岂不是说......
三个新式炼铁炉就能超越大唐一年的产量!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算出了新式炼铁炉的恐怖产量后,殿中顿时就响起了此起彼伏的吸气声。
片刻之后,众臣纷纷起身拱手。
“陛下万年!大唐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