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启王朝的早朝,一向是权力游戏的角斗场。而今天的金銮殿,气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凝重。
百官列队,鸦雀无声,空气中弥漫着火药味。
皇帝轩辕宏高坐龙椅,面沉如水,目光扫过下方神色各异的臣子,心中了然。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太监尖细的嗓音还未完全落下,一个身影便从队列中走出,手持象牙笏板,声如洪钟。
“臣,都察院左都御史陈正,有本启奏!”
正是那位以刚正不阿、不畏权贵着称的陈御史。他一出场,便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讲。”皇帝的声音听不出喜怒。
“臣,弹劾清吏司掌印司主,慧安县主洛云曦!”陈正一字一顿,掷地有声,“清吏司成立不过数日,便擅自抄家拿人,滥用酷刑,致使朝野震动,人人自危!此等机构,非但无益于吏治清明,反而形同私设的爪牙,动摇国本,祸乱朝纲!臣恳请陛下,立刻裁撤清吏司,严惩洛云曦,以安抚百官,稳定人心!”
此言一出,满朝哗然。
这已经不是弹劾,而是不死不休的指控。
紧接着,仿佛是约定好了一般,数名官员接连出列,纷纷附议。
“臣附议!清吏司行事,只凭司主好恶,无视法度,长此以往,国将不国!”
“臣附议!洛云曦一介女流,骤登高位,恃宠而骄,手段毒辣,实非社稷之福!”
“恳请陛下明察!”
一时间,金銮殿上全是弹劾之声。这些官员,有的是二皇子一党,有的是真心忧虑,更多的则是被清吏司的雷霆手段吓破了胆,想要借此机会将其扼杀在摇篮之中。
四皇子轩辕琅站在队列中,面色沉静,只是冷眼旁观着这场闹剧。
而龙椅之上,轩辕宏的脸色越来越沉。他看着下方群情激奋的臣子,一言不发,手指却在龙袍下轻轻敲击着扶手。
他允许清吏司成立,是要一把锋利的刀,而不是一把会反噬自身的凶器。如今百官反弹如此剧烈,确实超出了他的预料。
……
与此同时,后宫,德妃的寝宫内。
二皇子轩辕珏的生母德妃,正跪在皇帝的书房外,哭得梨花带雨,声嘶力竭。
“陛下!您要为珏儿做主啊!那洛云曦仗着您的宠信,无法无天,竟敢构陷忠良,打压皇子!我可怜的珏儿,就因为与那李嵩有过几句言语来往,便被她怀恨在心,如今更是被泼了一身的脏水,这让他以后如何在朝中立足啊!”
德妃是皇帝的老人,素来温婉贤淑,此刻却哭得肝肠寸断,惹人怜惜。
轩辕宏刚刚散朝,本就心烦意乱,此刻听到爱妃的哭诉,更是头痛不已。
“爱妃,快快请起。”他亲自扶起德妃,“此事朕已知晓,正在处置。”
“处置?陛下要如何处置?”德妃抓着皇帝的衣袖,泪眼婆娑,“那洛云曦,如今手握清吏司大权,连皇子都敢随意构陷,下一步是不是就要对付臣妾,对付这后宫的所有人了?陛下,此女乃是祸水啊!您万万不可被她蒙蔽了!”
一番话,说得情真意切,既有为儿子的辩解,又有对皇帝的“关心”,还将洛云曦的行为上升到了威胁整个后宫安危的高度。
轩辕宏沉默了。
一边是群臣激愤的朝堂,一边是爱妃梨花带雨的哭诉。
他知道洛云曦的能力,也知道二皇子的德性。但身为帝王,他更需要的是平衡。清吏司这把刀,似乎有些太快了,快到让他都有些难以掌控了。
或许,是时候敲打一下了。
“孙福。”轩辕宏沉声道。
“奴才在。”
“传朕旨意,宣慧安县主洛云曦,即刻入宫觐见。”
“是。”
……
清吏司衙门内,洛云曦早已通过“寒鸦”的情报系统,对朝堂和后宫的动向了如指掌。
当传旨太监到来时,她没有丝毫意外。
“司主,这摆明了是鸿门宴啊!”秦风在一旁急得团团转,“二皇子这是要置您于死地!”
沈辞也皱着眉头:“朝堂与后宫同时发难,陛下态度不明,此行……凶险万分。”
洛云曦却异常平静。她整理了一下衣冠,眼神清冷而坚定。
“越是凶险,越是机遇。”她淡淡开口,“他们以为这是绝杀之局,却不知,这也正是我所等待的,一个将所有矛盾摆上台面,一锤定音的机会。”
她看向窗外皇宫的方向,嘴角勾起一抹无人察觉的弧度。
“走吧。去看看这满朝文武,和我们的陛下,究竟想唱一出怎样的大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