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袭的胜利并未带来丝毫松懈,反而像一根绷紧的弓弦,让洞穴内的气氛持续凝重。王参事派出的侦察队虽被击退,但其展现出的目的性,如同阴云笼罩在每个人心头。他们不再仅仅是潜在的威胁,而是明确将目光投向了这片区域的猎食者。
翌日清晨,例行的警戒加倍。周砚不顾右臂尚未痊愈,加强了少年们的实战对抗训练,模拟夜间遇袭的应对与反击。林栖则更加频繁地外出,他的身影如同无声的幽灵,游弋在洞穴外围,检查、加固、甚至增设更为隐蔽歹毒的陷阱,不仅防范北面,也开始留意其他可能被忽略的方向。
沈云疏深知,被动防御终非长久之计。必须在对方再次行动之前,进一步增强自身的实力和韧性。而实力的根基,在于稳定的物资和不断提升的技术。
她的目光再次投向了制盐工艺。虽然新式过滤法已能产出雪盐,但依赖日晒和熬煮,效率仍是瓶颈,尤其在阴雨天气,制盐便会陷入停滞。而且,燃料的消耗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我们需要一种不依赖天气,且更节省燃料的结晶方法。”沈云疏在火塘边,对负责制盐核心的春婶、王氏以及协助的赵叶和李老四说道。她手中拿着一块从书库中找到的、记录着某种“坑道阴干法”的残破皮卷。
“不靠日头,也不一直烧火?那盐咋能出来?”春婶疑惑地问道,手里还在习惯性地翻动着晾晒席上最后一批等待入库的粟米。
沈云疏将皮卷上的示意图指给她们看:“原理是扩大蒸发面积,利用流动的空气带走水分。我们可以尝试建造一个‘结晶房’。”她详细解释着自己的构想:在洞穴内选择一个通风良好、相对干燥的侧洞,内部搭建多层、带有浅凹槽的木架或竹架。将经过多级过滤净化后的饱和卤水,用陶勺小心地、薄薄地浇淋在这些架子上,形成大面积的水膜。利用洞穴内自然的空气流动,或者辅以人工扇风,加速水膜蒸发,促使盐分快速结晶析出。
“这样,即使外面下雨,我们也能在洞内制盐。而且,相比熬煮,能节省大量柴火。”沈云疏总结道。
王氏听得仔细,想了想问道:“姑娘,这法子好是好,可那卤水淋上去,会不会滴滴答答弄得满地都是?而且,结出来的盐,咋收集?”
“问得好。”沈云疏赞许地点头,“所以架子的设计和摆放角度很重要。凹槽要浅而宽,略微倾斜,让卤水能均匀铺开却不积存。架子下方,需要铺设收集槽,引导未被完全蒸发的卤液回流,循环使用。结晶后的盐,只需用骨片或木片轻轻刮取即可。”
这个方案显然比单纯的熬煮复杂得多,但也更具潜力。春婶和王氏虽然觉得新奇,但出于对沈云疏的信任,以及之前过滤法成功的经验,都表示愿意尝试。赵叶更是跃跃欲试,她对这种将知识转化为实物的过程充满了兴趣。
李老四主动请缨:“沈姑娘,搭建木架、挖引流槽这些力气活,交给我和老沈爷就行!”
沈云疏点头同意:“有劳李四叔和爹爹。选材要注意,需用不易受潮变形、且不会污染卤水的木材。”
计划敲定,众人立刻分头行动。沈槐和李老四去寻找合适的木料和石料。春婶和王氏继续处理粟米入库的最后工作,并准备试验所需的陶器。赵叶则跟着沈云疏,开始仔细勘察洞穴,寻找最适合建造“结晶房”的位置。
最终,她们选定了一个位于洞穴中后部、有一条细小裂隙与外界相通、空气能自然对流的小型侧洞。这里相对干燥,且远离主生活区,避免干扰。
就在沈槐和李老四叮叮当当地开始搭建结晶架时,沈云疏则带着赵叶,对多级过滤装置进行了进一步的优化。她们尝试在沙炭过滤层之后,增加了一层致密的、由某种富含微孔的天然白石研磨成的粉末层,进行最后的净化吸附。赵叶对草药和矿物有着天生的敏感,她仔细调整着粉末的粗细和填充厚度,寻找最佳的过滤效果。
与此同时,团队的日常运转也在紧张而有序地进行。周砚指导着沈云墨、赵石、石头、阿昌进行小队配合演练,重点训练远程骚扰后的快速转移与集结。阿禾和大丫在完成拾穗任务后,也开始跟着春婶学习如何用新收获的粟米搭配野菜烹煮更能饱腹的食物,并负责照看身体日渐好转的铁蛋。黑子则显得格外警觉,时常竖起耳朵,鼻翼翕动,巡视着洞穴的各个角落。
几日忙碌,结晶房的架子初具雏形,新的过滤层也调试完毕。沈云疏决定进行第一次试验。
她亲自将经过三重过滤、清澈无比的卤水,用长柄陶勺,小心地、均匀地淋在倾斜的、带有浅槽的宽大竹片上。卤水如一层极薄的琉璃,在竹片表面铺开,在从岩缝透入的微光和特意放置的几盏陶灯照耀下,反射出细碎的光芒。
所有人都屏息凝神地看着。时间一点点过去,洞内只有水滴偶尔落入下方收集槽的轻微滴答声。渐渐地,那层水膜的边缘开始出现白色的结晶痕迹,如同冬日玻璃上的冰花,缓缓向中心蔓延。
“成了!真的成了!”春婶第一个忍不住低呼,脸上满是惊喜。
又过了约莫一个时辰,竹片上的水膜完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层均匀细密的白色盐晶。沈云疏用一片打磨光滑的薄木片,轻轻一刮,盐晶便簌簌落下,堆积在准备好的陶盆里。
这盐,比熬煮出的更为洁白细腻,颗粒均匀,带着一种清冽的纯粹感。
“这法子……这法子太省事了!”王氏抚摸着那雪白的盐晶,激动不已,“往后,咱们再也不用守着火堆熬盐了!”
李老四看着那自动“长出”盐来的架子,再看看自己参与搭建的结晶房,一种前所未有的成就感油然而生,咧开嘴无声地笑了。
然而,就在众人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时,负责检查洞穴外围隐蔽预警设施的林栖,带回了一个令人不安的消息。
他在靠近第二个出口、一处极为隐蔽的岩缝下,发现了一小截被踩断的、不属于团队任何人的枯枝。更重要的是,在枯枝附近,他察觉到了一丝极其微弱、几乎难以辨识的、类似硫磺混合着某种腥臊的气息,这气息与他之前在山谷中猎杀那粘液怪物时闻到的有些相似,却又有所不同。
“有人接近过,很小心,但留下了痕迹。而且,可能不止是人。”林栖的声音依旧平静,但内容却让所有人的心再次提了起来。
沈云疏眉头紧锁。王参事的人?还是……其他什么东西?那诡异的气息又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