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苦之毒的阴霾被【坤元釜】的厚重光辉与“山河烩”的真实滋味彻底驱散,洛城上空,仿佛被水洗过的蓝天格外澄澈,阳光洒满黄河之畔的广场,温暖而充满生机。一场险些沦为味觉灾难的文化节,在经历风暴洗礼后,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真正属于人民的活力与光彩。
接下来的文化节日程,在一种劫后余生、倍加珍惜的氛围中继续进行,并最终在空前热烈的气氛中圆满落幕。而这最后的两天,几乎成为了对陈洋及其美食守护者联盟的专场感恩庆典。
洛城官方的代表,一位头发花白、精神矍铄的老市长,亲自带着一众官员来到“根脉”展台前,紧紧握住陈洋的手,激动得声音都有些颤抖:
“陈大师!还有各位义士!感谢!太感谢你们了!若不是你们力挽狂澜,我们这传承了千百年的文化节,就要成了那邪魔外道颠覆我中原饮食根基的跳板!你们是洛城的恩人,是整个中原美食文化的守护神!”
老市长当场宣布,将陈洋及其核心团队成员授予“洛城荣誉市民”称号,并将此次事件中陈洋力抗二使徒、唤醒民众的事迹,永久载入洛城的城市档案和文旅宣传资料中。官方更是筹备了一场盛大的答谢晚宴,陈洋一行人被奉为最尊贵的上宾。
而民众的感激则更加质朴和热烈。
“根脉”展台前,人潮始终未散。不再是争抢,而是有序地排队,只为能亲眼见一见陈洋,亲口说一声谢谢。
一位被儿子搀扶着的老奶奶,提着满满一篮子自家产的土鸡蛋,颤巍巍地非要塞给陈洋:“孩子,拿着,补补身子!要不是你,我那傻孙子就被那糖精怪给勾了魂去了!”
之前那位在陈洋帮助下保住祖传铫子的马师傅,带着全店伙计,抬着一块精心制作的牌匾过来,上面刻着四个大字——“味觉守护”,字体苍劲有力。
曾经沉迷“极乐方糖”、又在“清泉石上流”中初醒,最后在“山河烩”香气下彻底回归的年轻人们,自发组织起来,帮着维持秩序,清理广场,他们看向陈洋的眼神里,充满了崇拜与感激。
面对这如潮的赞誉和真挚的情感,陈洋始终保持着谦逊与平和。他将功劳归于大家的共同努力,归于这片土地的深厚底蕴,归于每一位坚守本味的厨师。他的沉稳与气度,更赢得了所有人发自内心的敬重。
林晓雨细致地整理着联盟收到的各种谢礼和合作意向,石坚如同一座铁塔,默默守护在侧,赵乾看着眼前景象,眼神复杂,有欣慰,也有一丝挥之不去的阴影,似乎在反思自己过去的作为。沈师傅则与本地面点师傅们交流甚欢,将江南的灵秀与中原的厚重悄然融合。
文化的根基在于传承,而传承需要坚实的组织与阵地。在官方的支持和民众的呼声中,建立美食守护者联盟中原分部的事宜,被迅速提上日程并高效推进。
地点就选在了黄河岸边,一处由旧厂房改造、充满工业遗存风格又融入传统元素的创意园区内,寓意着传统与现代的融合,根基与创新的并重。揭牌仪式当天,园区外人头攒动,盛况空前。
令人惊喜且意义非凡的是,那位在黄河岸边给予陈洋关键指引的稷老爷子,在众人的诚挚邀请下,终于走出了他那朴拙的院落,同意出任中原分部的首席长老。
揭牌仪式上,稷老爷子依旧穿着那身洗得发白的粗布衣服,佝偻着背,但那双与黄土同色的眼睛却闪烁着前所未有的精光。他没有多话,只是用那沙哑的嗓音缓缓说道:“这片土,养了咱几千年。味儿,不能丢,根,不能断。我这把老骨头,就帮着看看家吧。”
他的话朴实无华,却重若千钧,代表了中原地区最本源、最坚定的守护力量。有他坐镇,中原分部的根基便稳如泰山。
在他的影响和此次事件的震撼下,之前那些觉醒的、以及更多原本观望的本地知名厨师,纷纷踊跃加盟。马师傅、刘师傅等成为了分部的首批骨干成员,他们带来的不仅是手艺,更是洛城乃至中原地区深厚的饮食人脉和资源。
陈洋代表联盟总部,正式宣布中原分部成立,并任命林晓雨统筹协调分部初期的管理与情报网络构建工作,石坚负责安保与成员训练,赵乾则以其对乏味盟的了解,协助制定防御策略。
至此,美食守护者联盟的力量格局彻底清晰:
以川省总部为西部根基,雷震岳的“烈”与辣婆的“诡”如利剑锋芒,稳固大后方。
以江南分部为东南支点,白芷家族的“润”与“药膳本味”如清泉流淌,策应侧翼。
以中原分部为中央核心,稷老爷子的“厚”与众多本地厨师的“本”如大地承天,成为联盟对抗乏味盟、守护中华食韵的绝对中流砥柱!
三角鼎立,互为犄角,守望相助。联盟的势力从未如此刻般稳固和强大。
陈洋与联盟的成功,以及中原分部的建立,如同在年轻一代厨师的心中点燃了一簇熊熊的火焰。
之前那个曾一度推崇“极乐风味”、后来迷途知返的年轻厨师小王,主动找到了陈洋,神情激动而又带着几分羞愧:“陈大师,之前是我糊涂,被那些花哨的东西迷了眼!看了您做的‘山河烩’,我才明白,真正的厨道,不是追求刺激,而是理解食材,尊重传统,用心去呈现食物的本真和背后的文化!我想拜您为师,好好学习,把咱们中原本味发扬光大!”
陈洋看着他眼中重燃的、纯粹的对厨艺的热爱,欣慰地拍了拍他的肩膀:“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重要的不是拜谁为师,而是找到自己的‘厨心’。欢迎你加入联盟,这里有很多老师傅,他们的经验和坚守,都是宝贵的财富。”
像小王这样的年轻人并非个例。文化节后,洛城乃至周边地区的烹饪学校和餐厅后厨里,讨论“极乐方糖”的声音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对火候、刀工、汤头、食材本味的重新审视和热烈探讨。年轻学徒们开始主动向老师傅请教那些看似“老土”的传统技艺,记录那些即将失传的配方和故事。
一种“重拾匠心,守护本味”的风气,正在中原大地的年轻厨师中悄然形成并迅速蔓延。他们将以陈洋为榜样,以联盟为平台,将这份历经磨难而愈发璀璨的饮食文化之火,更好地传承下去,开创属于他们的、扎根于传统又面向未来的美食篇章。
黄河文化节落幕了,但一个属于“真味”的新时代,在中原大地正式开启。
联盟的旗帜在黄河风中猎猎作响,新的篇章,已然揭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