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仙殿内,琉璃为瓦,灵玉为砖,穹顶有星河流转,地上涌动着氤氲仙气。千年一度的“琼华仙宴”正在此举行,仙界有头有脸的人物几乎尽数到场。仙娥手捧琼浆玉液穿梭其间,珍禽异兽的虚影在殿堂上空翩跹起舞,一派祥和繁华景象。
林晚晚坐在席间靠前的位置,这是对她“两界灵厨”身份的认可。她身侧坐着玄宸,今日他穿着一袭玄色暗金纹的仙尊袍服,气势恢宏,令人不敢直视。与周遭那些仙风道骨、气息飘渺的仙人们相比,林晚晚身上那份经由烟火气淬炼出的沉静与鲜活,反而显得格外独特。
她今日受邀,并非仅仅作为宾客,更是此次仙宴的“特聘灵厨”之一,负责主理几道核心菜肴。这既是殊荣,也是一场无形的考核。仙界中,依旧有不少老牌仙尊对她这个以“凡间厨艺”上位的后起之秀抱有疑虑,认为她不过是仗着玄宸的庇护和些许新奇念头哗众取宠。
宴至中巡,轮到林晚晚呈上她的主菜——“乾坤一品锅”。此锅以仙山灵兽之骨熬制汤底,融汇了人间四季时蔬的精华,更巧妙加入了她在两界通道附近发现的几种能调和灵气的稀有菌菇。锅盖掀开的刹那,并非冲天灵气,而是一种难以言喻的复合香气,既有仙品的清冽,又带着尘世的温暖厚重,瞬间盖过了殿内原有的蟠桃与仙酒的芬芳。
不少仙人抽动鼻翼,眼中露出惊异之色。他们习惯了纯粹灵气的滋养,却从未体验过这种直击神魂的“味觉”享受。
“妙哉!此汤竟让我想起了初入道时,于凡尘历练所尝的那一碗粗茶淡饭,道心竟有一丝触动!”一位白发老仙抚须赞叹。
“林灵厨巧思,竟将凡俗之物与仙家珍品融合得如此和谐,暗合阴阳相济之道。”另一位仙君微微颔首。
赞誉之声渐起,林晚晚心中微松。然而,总有不和谐的音符。
坐在上首一位面容古板、周身环绕着凛冽寒气的“霜华仙尊”冷冷开口,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遍大殿:“花哨有余,根基不足。仙者,餐风饮露,炼化灵气乃根本。如此执着于口腹之欲,沉迷于凡尘烟火,岂非本末倒置?长此以往,恐污了仙体,钝了道心!”
此言一出,大殿内顿时安静了几分。霜华仙尊是仙界着名的守旧派,向来鄙夷一切与“凡尘”、“欲望”相关的事物。他这番话,看似点评菜品,实则是在质疑林晚晚的根本道途,甚至隐隐指向她与玄宸的关系——一位至高仙尊,与一个沉迷“厨艺”的凡人女子。
玄宸眉头微蹙,周身气息一凝,正要开口。林晚晚却轻轻在桌下按住了他的手,递给他一个“让我来”的安抚眼神。
她从容起身,向霜华仙尊施了一礼,姿态不卑不亢:“仙尊所言极是,修仙问道,炼化灵气确是根基。”
她先肯定了对方的前提,让霜华仙尊面色稍霁,也让众仙好奇她接下来要如何应对。
林晚晚话锋一转,声音清越,目光扫过在场众仙:“然而,晚晚有一愚见。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皆含道,万法皆可为道。灵气是道之显化,这人间烟火,众生百味,何尝不是‘道’在尘世间的另一种形态?”
她顿了顿,端起自己面前那只盛着“乾坤一品锅”汤汁的白玉碗,碗中汤汁清亮,却仿佛蕴含着无尽生机。“仙尊认为口腹之欲是沉沦,但在晚晚看来,知味、辨味、调和百味,亦是体察天地运行、感悟众生悲喜的一种修行。我等修仙,求的是超脱,是长生,但超脱是否意味着一定要摒弃来处?长生若只剩清冷孤寂,又与顽石何异?”
她的声音带着一种奇异的力量,仿佛能叩击心扉:“这碗汤,用的是仙山灵物,亦融入了凡尘智慧。它滋养仙体,更慰藉仙心。让吾等在追寻渺茫天道的漫漫长路上,能偶尔回味一番身为‘人’时的温暖与真切,铭记我们最初为何而求索。这份由味觉直通心境的感悟,这份对生命本身的热爱与敬畏,或许,正是避免道心在无尽岁月中逐渐冰冷麻木的一味良药。”
说着,她将碗中汤汁缓缓饮尽,动作优雅自然,脸上洋溢着一种发自内心的满足与平和之光。那光芒,比任何仙法光华都更触动人心。
殿内鸦雀无声。许多仙人面露沉思,尤其是那些由凡人苦修飞升而来的仙君,眼神中更是流露出复杂的追忆与共鸣。霜华仙尊张了张嘴,却发现自己惯常的大道理,在对方这种立足于“道”与“情”的辩证面前,竟有些苍白无力。
玄宸看着身边侃侃而谈、周身仿佛在发光的女子,眼底深处掠过一丝骄傲与温柔。他适时开口,声音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晚晚所言,深得吾心。道无常形,法无定法。仙界广袤,当容得下万道争流。这‘烟火道’,既源于凡尘,又能滋养仙界,便是其存在之理。今日仙宴,有此一味,增色不少。”
连玄宸仙尊都亲自定下调子,谁还敢再公然质疑?当下,附和之声再起,气氛重新变得热烈起来。霜华仙尊冷哼一声,终究没再说什么,只是默默夹了一筷子锅中的灵蔬,放入口中,咀嚼的动作微微一顿,眼中闪过一丝极难察觉的异色。
林晚晚安然落座,她知道,这场无形的风波暂时过去了。她不仅扞卫了自己的“道”,更是在这仙界最高规格的宴会上,为“人间烟火”正了名。这一击,源于凡尘,却真正敲打在了某些纨绔仙尊的心上。
她望向殿外缥缈的云海,心中愈发坚定。她的路,还很长。但此刻,她无比确信,自己走的这条路,光芒万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