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早饭,小林往议事堂走。
路上遇到几个女人在缝补衣服,见着他就停下手里的活:“总长,王大夫说要绷带,我们已经在裁布了,都是用旧衣服拆的,洗得干净。”
“辛苦各位了,不用赶得太急,注意休息。”小林说着,又遇到两个孩子,手里拿着用草编的小篮子,里面装着刚采的棱镜草。
“总长,给你,阿水姐姐说这个能做光带。”最小的那个孩子仰着小脸,把篮子递过来。
小林蹲下身,接过篮子,摸了摸孩子的头:“谢谢你们,真乖。”
到了议事堂,里面已经坐了几个人,都是之前一起筑防线的老伙计,见小林进来,都站起身:“总长来了。”
“坐吧,不用这么客气。”小林摆了摆手,走到主位坐下——那是之前老周特意搬来的木椅,比别的椅子略高一点,却还是有点晃,腿上还钉着块补丁。
“今天叫大家来,就说三件事。”小林说着,从怀里掏出个布本子,那是阿水给他缝的,里面记着最近要办的事。
“第一,防线的维护,西角楼的光带补好了,青羽去东角楼检查铜铃了,烈哥下午去清河谷的水,大家按之前的分工来,有问题随时找我。”
他顿了顿,翻到下一页,“第二,田地里的麦子长得好,老农说再过半个月就能浇第二次水,到时候得组织人手,男人们去挑水,女人们帮忙看着麦苗,别让鸟啄了。”
“第三,药铺的绷带不够,缝补的女人们已经在做了,大家家里有旧衣服的,都可以送过去,洗干净就能用。”
话音刚落,坐在旁边的老伙计就开口:“总长,这些事我们都记着,你不用天天挂心,该歇就歇会儿,昨天夜里还看见你屋里亮着灯。”
“没事,我年轻,扛得住。”小林笑了笑,刚要再说,就听见外面传来青羽的声音:“总长,东角楼的铜铃修好了,顺便看了北角楼,光带也没问题。”
青羽飘进议事堂,风旋卷着个铜铃进来,放在桌上,铃身擦得亮,一碰就发出清脆的叮当声——那是安和城的声音,是平安的声音。
会议开了不到一个时辰就散了,大家都没多耽误,各自忙着去了。
小林走出议事堂,见日头已经偏西,阳光斜斜地照在城墙上,把“安和”旗的影子拉得很长。
他往城楼走,想上去看看城外的情况,刚走到一半,就见李伯拄着拐杖过来,手里拿着个布包。
“总长,给你这个。”李伯递过布包,里面是双布鞋,针脚有点歪,却是纳得紧实,“我老婆子连夜做的,你天天跑东跑西,穿这鞋舒服,不磨脚。”
小林接过布鞋,心里一阵发烫,他低头看了看自己脚上的鞋,鞋底已经磨薄了,鞋尖还破了个洞。
“李伯,这太麻烦你们了。”
“不麻烦,你为咱们做的事,比这双鞋多得多。”李伯说着,拍了拍他的肩膀,“快去城楼看看吧,孩子们都在那儿等你呢,说要给你看他们编的草蚂蚱。”
小林往城楼走,刚踏上台阶,就听见上面传来孩子们的笑声。
他加快脚步上去,见四五个孩子围在城楼边,手里拿着各式各样的草编玩意儿,见他上来,就涌了过来:“总长,你看我的蚂蚱!”
“我的蜻蜓飞得高!”孩子们举着草编的玩意儿,叽叽喳喳的,声音像刚破茧的蝉,脆生生的。
小林蹲下身,拿起一个草蚂蚱,编得不算精致,腿还是歪的,却看得出来用了心。
“真好看,谁编的?”“是我!”最小的孩子举起手,脸上沾着草屑,“阿水姐姐教我的。”
小林笑着点头,抬头往城外望去——远处的荒地已经翻起了黑土,河谷的水泛着粼粼的光,风从城外吹进来,带着泥土和青草的味道。
他忽然觉得,腰间的木牌不硌手了,反而带着点温热,像融进了身体里。
老周说得对,他这个总长不是官,是大家的主心骨,是把三百多颗心串在一起的线,线不能断,心就不会散。
“总长,该吃晚饭了!”张婶的声音从城下传来,带着笑意。
小林应了声,摸了摸孩子们的头:“走,吃晚饭去,张婶做了小米粥。”
孩子们欢呼着往下跑,小林跟在后面,脚步轻快。
路过伙房时,见烈哥和阿水已经在里面了,烈哥正帮着烧火,火苗映得他脸通红,阿溪在旁边洗菜,指尖的水珠落在菜叶上,溅起小小的水花。
晚饭很简单,小米粥、咸菜、还有几个贴饼子,却是满满一大桌。
大家围坐在伙房的院子里,边吃边聊,老周说今天修防线时挖着了块硬土,烈哥用异能一烧就松了;阿水说河谷的水清了,明天就能浇地;张婶说下次要做白面馒头,让大家都尝尝;李伯说老婆子还想再做几双布鞋,给巡夜的兄弟穿。
小林坐在中间,听着大家说话,喝着热粥,忽然觉得,这就是“总长”的意义——不是木牌,不是椅子,是看着大家有饭吃、有屋住,看着孩子们笑,看着安和城一天比一天好。
晚饭过后,天渐渐黑了。
小林提着油灯往自己的屋走,路过防线时,见巡夜的士兵正拿着火把巡逻,光带在夜色里泛着淡蓝色的光,铜铃偶尔发出叮当声,和士兵的脚步声混在一起,格外安稳。
他走到屋门口,掏出钥匙开门,刚推开门,就见桌上放着个陶碗,里面是阿溪送来的薄荷水,旁边还有个贴饼子,是张婶留的。
小林坐在桌前,喝着薄荷水,看着窗外的夜色——安和城的夜很静,只有风声和偶尔的铜铃声,没有之前的嘶吼和恐惧。
他摸了摸腰间的木牌,忽然想起筑防线的那天,大家累得躺在地上,望着满天的星星,烈哥说“以后咱们要有个家”,阿水说“要有能种麦子的田”,青羽说“要有不响的铜铃”,老周说“要有能让孩子笑的地方”。
现在,他们都有了。
小林吹灭油灯,躺在床上,心里很踏实。
他知道,明天天一亮,还要去防线,还要去田地,还要去议事堂,还有很多事要做。
但没关系,有老周、烈哥、青羽、阿溪,有张婶、李伯,有三百多个愿意一起出力的幸存者,再难的事都能扛过去。
窗外的风轻轻吹着,带着棱镜草的香气。
小林闭上眼睛,嘴角带着笑——这是他当总长的第一天,平凡,忙碌,却满是希望。
以后的日子还长,安和城的故事,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