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烈的讨论持续了足足二十多分钟,整个会议室都嗡嗡作响。
渐渐地,所有人的目光,都有意无意地汇聚到了那个从始至终都稳坐钓鱼台的年轻人身上。
全康年教授推了推眼镜,浑浊的眼睛里透着精明。
他看着周远,沉声问道:“周工,这个问题,您怎么看?”
全场瞬间鸦雀无声。
上百道目光,化作实质般的压力,全部压在了周远一个人身上。
周远端起桌上的水杯,轻轻喝了一口。
然后,在所有人的注视下,他放下了杯子,嘴角扯出一个淡淡的弧度。
“穿梭效应?”
他靠在椅背上,语气轻松得不真实。
“这个问题,我已经解决了。”
什么?
解决了?!
整个会议室的人,有一个算一个,全都懵了。
你……在说什么?
那可是世界级难题!
你说你解决了?
你以为你是谁?神仙吗?
全康年教授的瞳孔猛地一缩,他死死盯着周远,一字一顿地追问:
“解决了?”
“周工,这可不是开玩笑的。”
“我们想知道,是用什么方法?”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周远身体微微前倾,手指在桌面上轻轻点了点,吐出了五个字。
“空心球碳技术。”
这五个字,对于在场的大多数人来说,完全是陌生的。
他们面面相觑,满脸都是问号。
这是什么玩意儿?
没等他们反应过来,周远已经站起身,径直走向会议室中央的讲台。
他甚至没用自己的设备,只是拿过遥控器,按了一下。
巨大的幕布上,一个简洁的ppt标题瞬间跳了出来。
《空心球碳技术在石墨烯电池中的应用》
周远拿起激光笔,指向屏幕。
“原理很简单。”
“用一种特殊的碳材料,通过模板法,制备出一种内部中空、外壳多孔的微米级球体。”
他一边说,一边调出了一张结构示意图。
“然后,我们将石墨烯材料,填充或者说,包裹在这个空心碳球的内部。”
“这个空心结构,首先,它提供了一个物理屏障,能像笼子一样,将多硫化物牢牢锁在正极区域,从根本上抑制了穿梭效应。”
“其次,中空结构本身具有巨大的缓冲空间,可以完美适应石墨烯在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膨胀,避免了材料结构的破坏,从而大幅减少了活性物质的损耗。”
周远的声音不大,但每一个字都清晰地传入众人耳中。
随着他的讲解,全康年教授的眼睛越睁越大,呼吸都变得急促起来。
他嘴里无意识地喃喃自语:
“物理限制……多孔外壳又能保证锂离子通道……这,这简直是……”
“妙啊!”
全康年猛地一拍大腿,整个人都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双眼放光地看着台上的周远。
“物理限制加上化学吸附!用碳材料本身去吸附多硫化物!这思路……太绝了!我怎么就没想到!我怎么就没想到!”
这位电化学领域的老前辈,此刻激动得脸都红了。
他看周远的眼神,彻底变了。
不再是审视和怀疑,而是见到了稀世珍宝一般的惊喜和震撼!
会议室里,其他专家也是表情各异。
有人恍然大悟,奋笔疾书。
有人紧锁眉头,还在消化这颠覆性的技术思路。
而那个最先提出问题的黑框眼镜老人,则是呆呆地坐在那里,推了推眼镜,嘴巴微张,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右边的专家阵营,陷入了一片诡异的寂静。
而左边的学生阵营,在短暂的安静后,彻底爆发了!
“卧槽!”
“牛逼!!!”
一个男生没忍住,直接喊了出来。
“周老师牛逼!!!”
“帅炸了啊啊啊啊!”
喝彩声像是投入平静湖面的一颗深水炸弹。
整个会议室的气氛,瞬间被搅动了。
右边专家阵营那群平均年龄超过五十的大佬们,被这突如其来的“周老师牛逼”给喊得一愣一愣的。
他们面面相觑,表情古怪。
现在的年轻人都这么……奔放的吗?
在这么严肃的学术研讨会上,直接就喊牛逼了?
全康年教授刚刚站起来的身体,也因为这声喝彩,微微顿了一下。
他回头看了一眼那群眼睛里冒着星星的学生,非但没有生气,反而咧嘴笑了。
这帮小家伙,有活力!
他转回头,目光灼灼地重新锁定在台上的周远身上,那股子激动劲儿还没过去。
“周工,你继续!继续说!”
全康年教授像是怕周远被打断思路,急忙催促道,甚至还做了个“请”的手势。
他现在看周远,简直是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顺眼。
这哪里是什么初出茅庐的年轻人,这分明是个身怀绝技的扫地僧啊!
周远对着学生那边,不着痕迹地抬手往下压了压,示意他们冷静。
学生们立刻心领神会,虽然一个个脸颊通红,兴奋难耐,但还是强行把到了嘴边的欢呼给咽了回去。
他们坐得笔直,一个个挺胸抬头,与有荣焉。
看见没?
这就是我们老师!
周远重新面向众位专家,神色平静。
“全教授,各位专家,刚才说的只是基本原理。”
“我知道,光有理论是不够的。”
他按动遥控器,ppt翻到了下一页。
幕布上,出现了一张高分辨率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图像。
图像上,是无数个形态规整、表面布满微孔的完美球体。
“这是我们制备出的空心碳球的微观形貌。”
周远用激光笔在图上画了个圈。
“大家可以看到,这些球体的尺寸非常均一,平均粒径在3微米左右,这保证了电极材料的压实密度和一致性。”
“更重要的是它的多孔外壳。”
他又切换了一张图,是单个球体的放大剖面图。
“这个外壳,我们通过调控工艺,可以精确控制它的孔径分布。既能保证锂离子的顺畅通行,又能有效阻拦分子尺寸更大的多硫化物。”
“它不是一个简单的物理笼子,更像是一个带有关卡的城墙。”
周远的话,让在场所有搞材料的专家都倒吸一口凉气。
尺寸均一!
孔径可控!
这八个字说起来简单,但在微观世界里,要实现这种级别的精确控制,其难度不亚于在米粒上雕刻清明上河图!
这需要对材料化学、物理过程有着极其深刻的理解和大量的实验数据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