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练前夜的作战会议,气氛凝重得能拧出水来。
红方指挥部的帐篷里烟雾缭绕,几位主要指挥官和参谋围在沙盘前,最后一遍推演行动流程。林薇作为医疗协调指挥,坐在靠边的位置,面前摊开着标注详尽的医疗点分布图和应急预案,指尖无意识地划过纸面,早已将关键数据记在心里。
“蓝军这次是铁了心要给我们一个下马威。”红方总指挥李师长手指重重敲在沙盘边缘,语气里满是不容置疑的威严,“他们临时改变预定部署,把主力全压在了东侧河谷。我们原先定好的主攻方案,彻底行不通了。”
主攻路线突变,意味着所有支援保障方案,包括医疗救援部署,都必须跟着推倒重来。帐篷里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或多或少都落在了林薇身上——她负责的医疗救援体系,完全是基于原有进攻路线搭建的,这么短时间内调整,难度可想而知。
“林指导,”李师长的目光投向她,声音带着明显的压力,“医疗队跟进方案,最晚明天清晨五点前必须重新制定完毕,还要下发到各作战单位。有问题吗?”
几位老参谋悄悄交换眼神,都看出了任务的艰巨。重新勘定路线、设置隐蔽医疗点、规划后送通道、协调人员装备,这一系列工作至少需要半天时间,现在留给她的只剩几个小时,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林薇抬起头,脸上不见丝毫慌乱。她将面前一张新地图推到桌子中央,上面已经用不同颜色的笔勾勒出数条迂回路线和新的标记点——早在会议开始前,她就预判到蓝军可能变动部署,提前做了备用规划。
“初步调整方案已经有了。”她的声音清晰平稳,穿透帐篷里的沉闷,“基于蓝军主力东移的判断,我建议主攻路线改为西山坳。那里地形复杂,便于隐蔽接敌,也利于我们展开梯次医疗救援,避开蓝军的火力封锁区。”
她拿起指示棒,精准点在几个关键位置:“这里和这里设置前沿急救点,安排两名军医带卫生员驻守,配备止血包、简易呼吸机等轻便装备;这里利用废弃矿洞建立隐蔽救护所,储存足量药品和担架,作为中转救治点;后送通道走这条小路,虽然难行,但能避开蓝军主要火力覆盖区,我已经标注了沿途可利用的掩护物。”
她语速不快,却每条建议都切中要害,将地形、敌情与医疗救援的时效性完美结合。帐篷里的人都露出惊讶神色,没想到她早已做好准备。
一位负责作战的张团长忍不住追问:“西山坳?那条路我们的重型装备根本开不过去!”
“所以主攻部队要轻装简从,以精锐分队快速渗透为主。”林薇看向他,逻辑清晰地解释,“相应的,医疗队也配备轻量化装备,以军医和卫生员为主,跟随突击分队同步行动。重伤员在现场稳定伤情后,由专门小组利用夜色或烟雾掩护后送,不会耽误救治时间。”
她顿了顿,补充道:“我已经核对过后勤清单,现有装备和人员完全能支撑这个方案,不需要额外调配物资。”
李师长盯着地图看了许久,紧绷的脸上终于露出一丝松动,点头道:“考虑得很周全。就按这个思路,把细节补充完整,立刻下发执行。”
“是。”林薇利落应下,拿起笔便开始完善方案细则。
会议结束后,众人各自忙碌起来。林薇回到临时分配的工作帐篷,刚坐下,老杨就端着一杯浓茶走进来,语气里满是佩服:“林指导,真有你的!刚才我真替你捏把汗,没想到你早就有备用方案了。”
林薇接过茶喝了一口,苦涩的味道让混沌的大脑清醒了几分:“也是运气好,之前研究蓝军指挥官战术时,发现他惯用声东击西,就提前做了两手准备。不过具体执行起来,肯定还会有问题,得盯着落实才行。”
“你这心思比我们这些老参谋都缜密。”老杨叹了口气,“我去帮你协调各分队对接,你专心完善方案。”
凌晨三点,所有方案细则终于制定完毕,经审核后迅速下发到位。林薇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靠在椅背上短暂休息。口袋里的加密通讯器依旧静静躺着,没有任何动静。这份寂静,比边境可能响起的枪炮声更让人心头发紧——陆沉舟已经失联六天了。
清晨五点,对抗演练准时拉开序幕。
炮火模拟器的轰鸣声在山谷间回荡,红色、蓝色的烟雾四处弥漫,仿佛真的置身战场。林薇坐镇临时医疗指挥中心,面前的几块屏幕实时显示着各分队的位置和状态,通讯频道里不断传来各医疗点的报告声。
起初一切还算顺利。红方主力按新方案悄然向西山坳渗透,蓝军似乎并未察觉,前沿急救点陆续接收了几名“轻伤员”,救治流程都在有序推进。
但到了上午十点,意外突然发生。
屏幕上一个代表突击分队的光点突然停止移动,紧接着,代表该分队医疗兵的光点发出急促的红色求救信号。通讯频道里传来夹杂着电流和爆炸模拟音的呼喊:“遭遇伏击!重复,西山坳三号区域遭遇伏击!有人员重伤!请求紧急支援!”
指挥中心的气氛瞬间凝固。西山坳三号区域,正是林薇方案中设定的关键急救点附近,那里三面环山,只有一条小路进出,后送极其困难。难道是方案泄露了?还是蓝军早有预判?
李师长的声音通过主频道传来,带着压抑的怒火:“医疗队!能不能接应?”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到林薇身上,连空气都仿佛停止了流动。
林薇已经俯身趴在电子地图上,手指快速划过屏幕,调取该区域的详细地形数据:“能,但需要作战分队配合掩护。”
她语速极快地下达指令:“命令就近的第三急救小组,携带便携式担架和血浆,沿七号小路前出接应,注意避开西侧的火力盲区;同时请求火力支援,在四号高地东侧实施烟雾遮蔽,给救援和后送争取时间;后送路线改走悬崖索降通道,务必在半小时内将重伤员转移到隐蔽救护所。”
“悬崖索降?”旁边一位年轻参谋失声惊呼,“那条路太危险了!而且训练记录里只有少数人尝试过,能不能通行还不好说!”
“记录里王铁柱连长带人完成过三次实战演练,那条路可以通行。”林薇打断他,语气不容置疑,“这是目前唯一能避开蓝军火力封锁的路径,必须试试。”
她看向通讯兵:“立刻传达命令,让王铁柱连长协助救援小组引导路线。”
命令迅速传达下去。屏幕上,代表救援小组的光点开始快速移动,沿着七号小路迂回前进;不久后,四号高地东侧升起浓密的白色烟雾,像一道屏障挡住了蓝军的视线。
指挥中心里鸦雀无声,所有人都紧盯着屏幕上的光点,连呼吸都放轻了。时间一秒一秒过去,每一秒都像在煎熬。
终于,通讯频道里传来救援小组组长略带喘息却难掩兴奋的声音:“伤员接到!重复,伤员接到!正在按预定路线后送,预计二十分钟后到达隐蔽救护所!”
帐篷里响起一片不易察觉的松气声,几位参谋悄悄抹了把额头的汗。李师长低沉的声音再次传来:“医疗队,干得不错。后续伤员救治务必跟上,不能出任何纰漏。”
“明白!”林薇应道,紧绷的肩膀终于微微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