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宋应星呆呆地看着自己手中那半截断裂的锤柄,又看了看那两块在圣灰的粘合下,仿佛天生一体的青砖。

他身后的工匠们,已经无法用言语来形容自己内心的震撼。

他们看着那两块诡异的砖,眼神中充满了敬畏与狂热。

终于,一个老匠官颤抖着双腿,第一个跪倒在地,对着那两块砖,不,是对着创造了这神物的皇帝,重重地磕下头去。

“神物!此乃神物啊!”

“天佑我大明!天佑陛下!”

如同推倒了第一张多米诺骨牌,他身后的上百名工匠、小吏,黑压压地跪倒了一片,山呼海啸般的叩拜声,震得西山脚下的林木簌簌作响。

宋应星终于从失神中惊醒,他没有去管跪了一地的人群,而是亲手捧起了那两块砖。

它很重,但宋应星感觉自己捧着的,是整个大明的未来。

转天早朝,他抱着砖一路进了皇宫,快步走到朱由检面前,激动得满脸通红,竟一时说不出话来,只是将那砖块高高举起,请皇帝过目。

就在这时,人群中一个机灵的工部小吏,扯着嗓子大喊了一声:

“此乃圣上亲赐之神灰,当名圣灰!”

这一声喊,仿佛点燃了引线。

“圣灰!圣灰!”

“谢陛下赐下圣灰!”

百官与被宋应星带来的工匠们齐声呼喊,这两个字仿佛带着某种魔力,将现场的气氛推向了顶峰。

【圣灰,命名已录入系统数据库。】

朱由检对眼前狂热的场面毫无反应,命名只是一个数据代号。

这时,一个身影以比宋应星还要激动的姿态,从百官队列中冲了出来。

正是老御史王思任。

他抢到朱由检面前,扑通一声跪倒,老泪纵横,声音因为激动而显得格外高亢。

“陛下!老臣明白了!老臣明白了陛下的圣心啊!”

王思任一边抹着眼泪,一边用一种咏叹般的调子,对着身后那些还处于震撼中的同僚们,“诸公!尔等只知此物坚不可摧,可知其名之深意?”

“圣灰!何为圣灰?”

“其一,乃圣人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之意!”

“此物本是凡土俗石,经陛下神法点化,便成万年不朽之基!此乃第一重圣意!”

“其二,圣灰者,圣心也!圣心如磐,基业如石!”

“陛下以此物,向天下昭示,我大明江山社稷,将如这圣灰所筑之墙,坚不可摧,万年不朽!此乃第二重圣意!”

“其三,也是最深的一层!”

王思任深吸一口气,声音陡然拔高,“灰者,尘埃也,过往也!陛下是告诉我们,要将过往那些腐朽、陈旧的党争、虚言,皆化为尘灰!”

“然后在这片废墟之上,建立起一个全新的、高效的、实干的、万世不移的铁血大明!此乃不破不立,破而后立的无上圣道啊!”

一番话下来,说得是荡气回肠,闻者无不色变。

还能这么解释?

百官们看向王思任的眼神,已经从佩服,变成了彻头彻尾的敬畏。

这哪里是拍马屁,这是已经不要脸皮啊!

王思任!你可还记得自己是御史啊!

【正面舆论引导,具备一定社会稳定价值。】

他的目光,落回到宋应星身上。

“工部。”

“臣在!”宋应星连忙应道。

“一个月内,于京郊建成十座新式大窑,圣灰月产量,不得低于五十万斤。”

“所需一切人力、物料,六部协同。凡阻碍工程进度者,一律标记为高阻力节点。”

皇帝的声音依旧平淡,但那“高阻力节点”几个字,让刚刚还热血沸腾的百官,瞬间凉了一半。

五十万斤!

宋应星的头皮一阵发麻,这个数字已经超出了他的想象。

但他没有任何迟疑,立刻躬身领命:“臣,遵旨!”

他刚要退下,户部尚书倪元璐,苦着一张脸,从队列里挪了出来。

“陛……陛下……”倪元璐的声音带着哭腔,“臣有事启奏。”

“说。”

“陛下,烧制如此巨量的圣灰,需要海量的石灰石与黏土。”

“京郊附近已探明的矿山,储量……储量怕是撑不过十天。”

“若要从远方的州府调运,这运费……运费恐怕是个天文数字啊!国库……国库它……”

倪元璐没敢说下去,但意思很明显,国库刚刚充盈起来,可经不起这么折腾。

官员们的心也跟着提了起来,这确实是个绕不过去的问题。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原材料,神仙也造不出圣灰来。

然而,朱由检仿佛早就预料到了这个问题。

他转身走到一旁早已备好的,一幅巨大的京畿地图前。

百官们不明所以。

朱由检伸出手指,没有丝毫犹豫,在地图上画了三个圈。

第一个圈,在西山深处的一片无人山谷。

“西山,坐标东经……”

朱由检口中吐出一连串百官们闻所未闻的词汇,然后用最简单的话总结道,“此地,向下开掘三丈,可见优质石灰石矿脉,预估储量,三千万吨。”

“山体结构稳定,适合大规模露天开采。”

第二个圈,在房山县境内的一处丘陵。

“房山,此地表层为劣质黏土,其下五丈,为高品位铝矾土,即烧制圣灰所需之黏土。预估储量,一千二百万吨。另有伴生铁矿,可一并开采。”

第三个圈,赫然圈在了昌平,一位王公的私家园林之上。

“昌平,此园林假山之下,有高纯度石膏矿。储量不大,但纯度极高,可作圣灰之固化剂,提升强度。预估储量,五十万吨。”

朱由检的手指离开地图,整个现场,死一般的寂静。

所有人都像是看怪物一样看着皇帝。

钦天监和工部的官员们,脑子里一片空白。

他们穷尽典籍,派人踏遍京畿,也从未听说过这些鸟不拉屎的地方,或者风花雪月的园林下面,竟然埋藏着如此巨大的宝藏!

陛下怎么知道的!难道真是神谕?

“啊!”一声惊叫,那位被点到私家园林的昌平王爷,直挺挺地瘫软在地。

他不是吓的,是激动!是惶恐!

他手脚并用地爬到朱由检脚下,涕泪横流:“臣……臣不知,臣愿献出园林,不!臣愿亲自为陛下开山采石!”

上次那场KpI查抄了不少王爷公府,还好他向来胆小,机灵的捐了一半家产,这才保住了自己这王爷的名头。

这次,他生怕皇帝把他标为高阻力节点,自己还有一大家子上百口人要养活呢,自己这王爷的名头当然也舍不得丢。

朱由检依旧毫无反应,仿佛这一切本就理所当然。

他转向身后的太监王承恩。

“传旨。”

“奴婢在。”

“即日起,凡大明疆域之内,所有山川河流,地下矿藏,皆为国有。”

“凡私人、地方宗族,欲开采矿产者,需向新设皇家资源署申请勘探及开采许可,并按产量,缴纳三成资源税。”

“无许可而私自开采者,以盗窃国库论处,主犯斩立决,家产悉数充公。”

这道旨意,如同一道九天神雷,在全国轰然炸响。

江南,乃至全国的士绅巨贾们,许多都依靠着私下开采,攫取着惊人的利润。

如今,皇帝一句话,这些他们视为私产的宝山,一夜之间,全都成了国有资产!

而就在江南无数府邸陷入一片恐慌与哀嚎之际,一份由皇帝亲自修订的《圣灰建筑标准草案》,已经下发到了工部。

草案的第一条,赫然写着:

“自即日起,所有官方营造工程,全面废除传统榫卯及砖石堆砌结构,一律推行钢筋圣灰浇筑标准。”

皮皮读书推荐阅读:斗魄星辰农门小媳妇:随身带着APP帝凰之神医弃妃绝代宦爷盛世独宠:狼性王爷,你好坏铁血中唐明朝第一弄臣末世重生之黑暗国度人在初唐:我与武曌争皇位三国之最强帝国系统大秦之极品皇帝魔君霸宠:天才萌宝腹黑娘亲汉末之并州豪雄三代不能科举?我刚好第四代乐土之王大秦:开局祖龙先祖永乐大帝:朱标破晓之征晨曦红楼野心家穿越后我在封地召唤华夏英魂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打卡1850美洲黄金大亨部落崛起从救活主角开始开元内卫魂穿司马遹,地狱开局异世界三国风云之奇葩争霸我姐大将军,我每周刷新超能力世子请叛逆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指南剑三国:开局获项羽之力,武霸天下从司农官开始变强我只是夫子懒妃有毒岳飞之血战中原图清大唐日不落,从造反开始灵气大宋刘备谋主,算尽天下我意外穿越来到了大唐葬元三国:最强谋士大唐之我的叛逆期系统楚汉争鼎开局武力天花板,被公主现场直播器焰嚣张帅教官职场沉浮录苟在妖武乱世修仙那些年西游的兄弟
皮皮读书搜藏榜:承明之治盛唐小国师三国从掳走洛神开始战机英雄凌天仙帝大唐:摊牌了,本驸马要造反!我在三国建了一座城穿越:废柴作家梦回南宋末年征兵令尘途雕弓落刘禅的人生成就系统亮剑:开局战俘营,我带和尚打鬼子秦时实践家大成公子绝世小书儒明末皇太子乱世小土匪三国大曹贼,开局拯救杜夫人逆转乾坤之东汉末年的倒霉蛋儿们从县令到帝师开局十选三,召唤十神将称霸异世农家小女医妃笑倾城,狐仙小王爷荣耀之路:国民校草是女生重生:回到1937最强训犬员寒王纵宠,绝世娇妃神兽饲养员八岁登基,后世都说我是暴君!中天稗史大清之祸害嬴政:时空之主回到远古建华夏武牧江湖穿越了,我的手机还能购物汉风再起之帝国时代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直播:我挖掘国足之光!时空战记:清末新篇章小子,快给爷科考去冒牌皇叔大秦:从醉花楼开始签到陨石榜乱世:手搓大炮养妻女,随时造反亮真理我镇南王世子,你让我干点正事?曹贼休走大周第一狠人明末少年神话三国:我能够进化词条三国:重生为阿斗,开局扶刘备亮剑之我成了赵刚
皮皮读书最新小说:吴越霸业之这个钱镠不一般糊涂县令贾清廉开局怒打朱元璋,老婆竟是他女儿明末,你让我一只狗拯救大明朝朕,陆地神仙,你让我当傀儡!大明1643,我以敌血铸轩辕扶苏双穿:用科技打造日不落唐朝穿越917,巨舰重炮横扫两大洲大夏九皇子与紫微星宿传说:星辰归途录天问:大秦末路风波亭外大唐,我真的是来作死的饥荒年,我来拯救快饿死的少女桃花酒赠君,往愿君安康崇祯一拳歼八百,全大明跪喊真神三国:一代谋圣陈渡三国:我在三国支教红楼:贾政从教坊司救人挽大明天倾:从驿卒开始签到北疆,开局召唤霍去病穿越大秦之我和始皇帝抢下班明末:开局一把刀,天下任我枭三国:开局带走孙家小萝莉醉剑江湖社畜?不,系统说我是天选之子秦始皇的小伙伴好难为得到我粮食,硬塞老婆给我谋天录开局废柴少爷华夏兵王杀疯了三国:美女收集者财倾山海缔王志这饷,李自成拷得我崇祯拷不得?逆天改命:牛马玩穿越大唐炼妖师,开局融合三足金乌侯府杂役秒变大佬山河劫之青云志扶苏已死,秦匠当立穿越成太平军小头目的小工程师穿越世子贴贴冰山美人书虫眼中的历史工科大明笑谈资治通鉴之南北朝不灭战魂:五帝全球攻略大唐:家父程咬金帝王串串烧玉佩求生之路大明风华:吾乃永乐第四子大明,朱允炆我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