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谋总部内,气氛紧张而肃穆。
这里没有衙门的官僚气,更像是一个巨大的、灯火通明的算学工坊。
数十名年轻的数吏,分坐在十几张巨大的长条桌案前,每个人面前都堆着小山般的军报卷宗和一排算盘。
大殿正中,摆放着一座巨大的、按照一比一万比例尺精雕细琢的北方全境沙盘。
从辽东的山川,到蒙古的草原,再到京畿的平原,地形地貌,纤毫毕现。
朱由检身着便服,亲自担任了第一堂课的教习。
他没有讲什么兵法谋略,而是直接将一份来自宣府的军报放在了桌上。
“将这份军报,进行数据化拆解。”他命令道。
一名年轻的数吏连忙上前,拿起军报,开始高声诵读:“宣府总兵王承胤奏报,据我边关夜不收回报,于前日午时,在独石口外八十里处,发现一股后金游骑,约三百人,携带三日口粮,正向西而去……”
“停。”朱由检打断了他,“信息无效。”
“一份合格的情报,其数据化协议如下:一,信源。提报人姓名、隶属、历史准确率。二,时间。精确至时辰。三,地点。经纬坐标,或参照物精确距离。四,兵种。轻骑或重骑,真鞑或蒙古伪军。五,数量。目测或估算,附带误差范围。六,装备。马匹状态、鞍具制式、兵器类型。七,后勤。口粮构成,是否携带备用马。八,天气。风向,能见度……”
朱由检一口气说出了数十个精细到令人发指的数据标签。
在场的年轻人全都听傻了。
他们从未想过,一份简单的军报背后,竟然可以分解出如此庞杂的信息。
“即时生效。凡不符合标准化协议之情报,系统将自动驳回。提报主官记“效能点负一。”朱由检冷漠地宣布。
接着,他引入了第二个,也是最核心的概念。
“启动第二阶段算法:可信度加权模型。”
“模型基础规则:一,锦衣卫高级密探,情报权重赋值1.0。二,边关总兵,受限于视野与立场,权重赋值0.8。三,敌占区逃回汉人,口述情报夹杂恐惧与夸大等情感污染,权重赋值0.5。四,未经交叉验证的商旅传闻,权重赋值0.2。”
“作业指令:情报拆解、数据标记、加权计算、沙盘标注。开始执行。”
效能点的KpI指标压在头上,整个参谋总部,瞬间变成了一台高速运转的计算机器。
算盘声噼里啪啦,不绝于耳。
这些大明最聪明的大脑,第一次发现,原来冰冷枯燥的数据背后,竟然隐藏着如此惊心动魄的战场玄机。
他们将一份份自相矛盾的军报,抽丝剥茧。
“辽东总兵报,后金主力在A地集结。信源来自一名被俘的蒙古兵,此人情绪激动,言语夸大。权重,0.4。”
“锦衣卫密报,在A地并未发现大规模粮草调动迹象,反而是一些皮毛、人参等商品交易频繁。权重,0.9。”
“宣府总兵报,在b地发现小股后金游骑。信源为边关老卒,经验丰富。权重,0.7。”
“大同商人报,有大批粮草车队,伪装成商队,正秘密运往b地方向。信源未经核实。权重,0.3。”
一个个数据点,被用不同颜色的标记,标注在了巨大的沙盘地图上。
代表高权重情报的,是深红色;代表低权重情报的,则是浅白色。
日复一日,灯火通明。
这些年轻人废寝忘食,眼中布满了血丝,但精神却异常亢奋。
他们感觉自己正在触摸一种全新的、可以洞悉未来的力量。
三天后,最后一份情报被处理完毕,标注在沙盘上时,一幅惊人无比的景象,呈现在所有人面前。
整张沙盘地图上,各种颜色的标记点,汇聚成了几片大小不一的“概率云”。
最大的一片云,位于A地归化城附近。
这片区域由大量的浅白色和灰色标记点覆盖,虽然看起来声势浩大,但核心区域的颜色却很淡。
这印证了绝大多数军报的说法,后金与蒙古正在A地集结主力。
然而,在地图的另一个角落,一个毫不起眼的地方b地,一个被群山环绕、地形崎岖的地方。
在所有将领看来都绝不适合大军集结的绝境之地,却出现了一小片不起眼的、但颜色深邃得如同凝固鲜血的红云。
这片红云,由几十个权重在0.8以上的高可信度标记点汇聚而成。
它很小,很隐蔽,但它的存在,却像一根毒刺,狠狠地扎在了所有人的心头。
所有参谋都停下了手中的工作,死死地盯着那片诡异的红云,后背阵阵发凉。
朱由检缓步走到沙盘前,所有人都下意识地为他让开一条路。
他平静地看着那幅由数据绘制出的战场态势图,伸出手指,径直指向了b地那片小小的、却无比致命的深红色概率云。
他平静地对在场的所有人,以及刚刚被传召而来的兵部众将,宣布了结论。
“结论一:97%的公开情报为高概率欺骗性信息,判定为烟幕。”
“结论二:后金主力位于b地,利用山川地形进行隐蔽集结。”
“结论三:攻击目标并非蒙古部落。”
他的手指,缓缓划过地图,最终,重重地落在了长城线上那最关键的一个点上。
“最终目标锁定:山海关。”
此言一出,满场哗然。
“不可能!”京营总戎赵武第一个跳了起来,“陛下,这地乃是燕山深处的绝境,四面环山,道路狭窄,别说集结大军,就是几千人的粮草都运不进去!”
“后金除非是疯了,才会选择在那里集结主力!”
“没错!这简直是纸上谈兵!”
几名老将纷纷附和,“打仗岂是靠算盘就能算出来的?这是将士们用命换来的经验!我们相信自己的眼睛,后金的主力,就在归化城!”
他们强烈地质疑着这个由数据得出的、完全违背他们军事常识的结论。
他们认为,这不过是数吏们闭门造车的荒谬臆想。
就在此时,朱由检的系统,自动关联了沙盘上山海关的防御数据,并且,首次对该节点的最高指挥官——平西伯吴三桂,建立了“忠诚度数据模型”。
【启动目标人物‘吴三桂’忠诚度数据模型建立程序。】
【输入变量一:家族利益。其父吴襄因贪腐被清算,其家族在辽东的走私贸易链被斩断,利益严重受损。】
【输入变量二:个人野心。目标表现出强烈的权力欲,对朝廷收缴兵权的新政,多次表达不满。】
【输入变量三:外部接触。锦衣卫数据显示,其与后金使者有过三次以上的秘密接触。】
【输入变量四:政策影响。近期朝廷对辽东军的粮饷发放标准,低于京营新军,引发其部下怨言。】
【输入变量五:历史记载。……】
数十个复杂的变量,被一一输入模型。
系统开始以每秒亿万次的速度,进行高速运算。
在朱由检的处理器上,代表着吴三桂“忠诚度”的数值,正在一个进度条上,剧烈地、疯狂地跳动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