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夜色刚漫过槐树枝桠,李家院的石桌上还摊着下午的书签样品,周凯就揣着个蓝布包匆匆跑了进来。“林老师,张叔,我把爷爷的账本找着了!”他跑得急,额角的汗珠顺着下颌线往下淌,说话都带着喘。

林晚刚把速写本收进抽屉,听见声音立刻迎上去:“这么快就找到了?我还以为得翻半天呢。”陈屿也放下手里的相机存储卡,凑过来想看个究竟。

周凯小心翼翼地打开蓝布包,里面裹着个牛皮纸封面的本子,边角都磨得卷了毛,封面上用毛笔写着“磨坊记账”四个字,墨迹已经有些发暗。“藏在我爷爷那口旧木箱子最底下,压在他当年的蓝布褂子下面。”他指尖轻轻拂过封面,“小时候见过几次,那时候不懂,还以为是普通的本子。”

张叔端着刚沏好的花茶走过来,看见账本眼睛一亮:“可不是这个嘛!当年周老根记账可认真了,每次磨完面都立马记上,连半瓢面都不含糊。”他把茶杯往石桌上一放,“快翻开看看,我还记得他那笔字,跟他磨面似的,规规矩矩的。”

林晚找了块干净的软布擦了擦桌面,周凯才慢慢掀开账本。第一页就贴着张泛黄的纸片,上面用铅笔写着“1965年3月12日,磨坊启用新磨盘”,字迹歪歪扭扭,像是当年随手记下的。再往后翻,每页都用蓝黑墨水记着明细,日期、户主、磨面种类、斤两,甚至还有“欠两毛”“抵三个红薯”的标注。

“你看这页!”陈屿忽然指着其中一页,“1972年5月8日,赵家老头磨麸面三斤,抵一袋花生。这不就是赵爷爷嘛!”

正坐在廊下摇蒲扇的赵爷爷听见动静,拄着拐杖走过来,眯着眼瞅了瞅账本:“可不是我嘛!那年头家里没现钱,周老根说花生换面划算,我就拎了袋刚收的花生来。他还多给我磨了半斤,说给小孙子熬粥喝。”说着,他用指腹轻轻点了点“赵家老头”四个字,眼眶又有点发红。

林晚拿出速写本,把这行字迹和旁边“抵一袋花生”的批注快速画了下来,笔尖顿了顿:“周爷爷记账还挺有意思,不光记斤两,连怎么抵账都写得清清楚楚。”

“他就是这样实诚人。”张叔翻到另一页,指着一行字笑出了声,“你们看这个,‘李家嫂子磨细面二斤,添半瓢,孩子多’。这说的就是你奶奶!”

奶奶刚从厨房端着洗好的樱桃出来,听见这话凑过来一看,忍不住笑了:“可不是嘛!那时候家里四个孩子,一顿饭得吃不少面,周老根总偷偷给我添面,我还总说他太实在。”她拿起一颗樱桃放进嘴里,“现在想想,那半瓢面里全是情谊。”

周凯继续往后翻,忽然停在某一页,声音都拔高了些:“林老师,您说的那种批注真有!”他把账本推到林晚面前,“1976年9月10日,王家姑娘出嫁,多磨细面二斤,送麦仁一把。”

“太好了!”林晚立刻在速写本上补了个小注脚,“这细节太珍贵了,等画到王家旧址的时候,正好能用上。”她抬头看向周凯,“还有上次说的‘槐花开了,给赵老头留把麦仁’,在哪一页呀?”

周凯又翻了几页,很快找到了那行字:“在这儿!1980年4月25日,槐花开,留麦仁一把给赵家老头。”旁边还画了个小小的槐花图案,虽然简单,却看得出来很用心。

赵爷爷盯着那个槐花图案,久久没说话,过了好一会儿才叹口气:“那年我咳嗽得厉害,周老根说麦仁煮水喝能润嗓子,特意给我留的。他还摘了串槐花插在我茶缸里,说闻着香,病好得快。”

陈屿赶紧拿出相机,对着这页账本拍了好几张照片,连旁边的槐花图案都拍得清清楚楚:“这张必须放大了展出,比任何文字都让人感动。”他转头看向周凯,“明天咱们把账本带去磨坊,结合磨盘拍个组合镜头,肯定特别有感觉。”

“我看行!”周凯点头,又翻到账本最后几页,“后面还有几年的记录,直到1988年电动磨面机进来,就没再记了。最后一页写着‘磨盘歇了,人心不歇’,是我爷爷的笔迹。”

林晚把这八个字仔细画下来,笔尖在纸上停留了许久:“这八个字说得真好,磨盘虽然不转了,但大家心里的情谊一直都在。”她忽然想起什么,“对了周凯,你爷爷有没有说过,当年磨面的钱最后都怎么算?有没有谁家一直没还的?”

周凯想了想,摇摇头:“没怎么说过,不过我爸说,当年有户人家搬走了,欠了五块钱磨面钱,我爷爷说算了,都是街坊。”他翻到中间一页,果然有行小字“沈家欠五元,迁走,免”。

张叔看了直点头:“周老根就是这样,从来不计较这些。有次隔壁巷的人来磨面,忘了带钱,他说‘下次路过再给’,结果人家再也没来,他也没提过一句。”

正说着,院门外传来敲门声,李茉举着个文件夹走进来:“林老师,张叔,最终版的设计图出来了,您看看有没有要改的。”她把文件夹摊开,里面是《老巷烟火图》的全景插画和各种文创产品的设计稿。

插画上的老磨坊果然加了袅袅炊烟,推磨的周老根穿着蓝布褂子,嘴里似乎还哼着歌,旁边的小孩正往磨眼里塞麦秸,井台边的小身影抱着木桶,桶沿的水珠都画得栩栩如生。“我们还把账本上的槐花图案加在了磨坊墙角,”李茉指着插画角落,“这样既呼应了账本细节,又不突兀。”

“太完美了!”林晚忍不住赞叹,“连磨盘上的麦麸痕迹都画出来了,比我速写本上的还细致。”她拿起帆布包的设计稿,“全景图的色彩也调得好,青石板路的质感特别真实。”

张叔凑过来看着书签设计稿,上面除了磨坊场景,还印上了“磨盘歇了,人心不歇”八个字,背面是周老根的磨面口诀。“这字选得好,苍劲有力,跟老巷的味道配得很。”他摸了摸书签的材质,“这纸也厚实,肯定经用。”

李茉笑得眼睛弯成了月牙:“您满意就好。我们还设计了账本主题的明信片,把几处有故事的批注印在上面,背面配对应的插画场景,应该能受大家喜欢。”她拿出明信片样品,第一张就是“槐花开了,留麦仁一把”,背面画着周老根往陶瓮里装麦仁的样子。

赵爷爷拿起明信片看了又看,小心地放进衣兜里:“我得留几张给我那重孙子,让他知道当年的街坊有多亲。”

奶奶也凑过来,指着其中一张“李家嫂子添半瓢面”的明信片:“这张我要多要几张,给孩子们都分分,让他们记住周爷爷的好。”

李茉赶紧点头:“没问题!每种样品我们都多做了些,明天就把成品送过来。对了林老师,展销会的展位设计图也出来了,我们打算把账本的复制品装在玻璃罩里,旁边摆上对应的插画和明信片,再循环播放张叔他们讲的老故事录音。”

“这个主意好!”陈屿立刻接话,“我明天把拍的磨盘特写和井台照片洗出来,做成照片墙,跟账本展区连在一起,这样视觉效果更连贯。”

周凯也跟着说:“我把纪录片里的磨坊片段剪出来,在展位上循环播放,再配上张叔哼的《打靶归来》,肯定能让参观者身临其境。”

几人越说越热闹,奶奶突然拍了拍手:“光顾着说工作,都忘了吃樱桃了。刚从院里摘的,还新鲜着呢。”她把果盘往中间推了推,“李茉也尝尝,甜得很。”

李茉拿起一颗樱桃,刚放进嘴里就眼睛一亮:“真甜!这樱桃树是老品种吧?味道跟外面买的不一样。”

“可不是嘛!”奶奶笑得合不拢嘴,“这树还是当年周老根帮我栽的,说樱桃树喜阳,栽在院门口正好。每年结果的时候,他都先来摘几颗尝尝,说比他家的甜。”

正说着,苏晴提着个笔记本电脑走进来,脸上带着兴奋的表情:“周凯,张叔,赵爷爷,下午录的故事我初步剪了一下,你们听听效果怎么样。”她把电脑放在石桌上,点开音频文件。

张叔哼的《打靶归来》先响了起来,调子亮堂,带着几分岁月的沧桑。紧接着是赵爷爷的声音:“那年我咳嗽得厉害,周老根特意给我留了麦仁……”然后是奶奶的声音:“他总偷偷给我添半瓢面,说我家孩子多……”

音频放完,院子里安静了好一会儿。周凯眼眶微红:“太有感觉了,明天把账本的细节加进去,再配上磨盘转动的声音,效果肯定更好。”

苏晴点点头:“我也是这么想的。对了林老师,明天我们去拍您画账本批注的过程吧?正好放在纪录片的‘时光印记’部分。”

“没问题!”林晚答应得爽快,“明天一早我就去磨坊,那里光线好,画起来也有感觉。”

第二天清晨,天刚蒙蒙亮,林晚就背着速写本、陈屿提着相机、周凯和苏晴扛着设备,一起往巷尾的磨坊走去。张叔已经提前到了,正用抹布擦着石磨上的灰尘,见他们来了,笑着招手:“快来,我刚从井里打了水,把磨盘擦得锃亮。”

磨坊里的空气还是带着麦香和尘土的味道,阳光透过破损的瓦片,在地上投下细碎的光斑。林晚选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把账本放在速写本旁,开始画“槐花开了,留麦仁”的批注场景。笔尖在纸上滑动,很快,周老根弯腰装麦仁的身影就出现在画纸上,旁边的陶瓮里飘着淡淡的香气,墙角还画了串小小的槐花。

陈屿蹲在一旁拍特写,镜头跟着笔尖移动:“慢点画,这个细节太重要了,得拍清楚。”苏晴则在一旁录着音,把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也收录进去。

周凯架着摄像机拍全景,忽然看见赵爷爷提着个布包走进来:“赵爷爷,您怎么来了?今天风大,您不在家歇着。”

赵爷爷晃了晃手里的布包:“我把去年种的麦仁带来了,给你们看看。”他打开布包,里面是个小纸包,里面装着黄澄澄的麦仁,“这就是用周老根当年的麦仁种出来的,颗粒还挺饱满。”

林晚停下笔,凑过去看了看:“真不错!赵爷爷,等播种的时候一定要叫上我,我要把播种的场景也画下来。”

“没问题!”赵爷爷笑得开心,“等秋天收了麦仁,咱们用它磨面做葱油饼,让大家尝尝当年的味道。”

张叔一听,立刻接话:“那得提前把老磨盘拾掇拾掇,说不定还能转起来。当年我爷爷说,这磨盘只要好好保养,能传好几代人。”

正说着,巷口传来自行车铃铛声,李茉骑着自行车过来了,车筐里放着刚印好的文创产品。“林老师,成品出来了!”她把帆布包、书签、明信片都拿出来摆在石磨上,“你们看看怎么样。”

帆布包上的全景图色彩鲜亮,从巷口的老槐树到巷尾的磨坊,每个场景都清晰可辨;书签上的磨坊图案旁边印着磨面口诀,摸起来质感厚实;明信片上的账本批注配着插画,看起来格外温馨。

“太好看了!”林晚拿起帆布包背上,正好能装下速写本和账本,“这个尺寸太实用了。”

张叔拿起一张明信片,翻来覆去地看:“这字印得真清楚,跟账本上的一模一样。展销会的时候,我得给每个来的人都讲讲这背后的故事。”

周凯拿起书签,突然想到什么:“对了,我们可以在展销会上设个‘磨面体验区’,虽然不能真用老磨盘,但可以做个迷你磨盘模型,让大家试试推磨的感觉,再给他们发麦仁试吃。”

“这个主意好!”苏晴立刻记在笔记本上,“我回头联系厂家做模型,再把赵爷爷的麦仁分装成小包装,肯定很受欢迎。”

林晚看着石磨上的文创产品,又看了看画纸上的场景,忽然觉得心里格外踏实。她拿起画笔,在画纸的角落添了个小小的磨盘模型,旁边站着个小孩正伸手去推,脸上带着好奇的笑容。

陈屿按下快门,把这个场景拍了下来:“这张照片就叫‘时光流转’,老磨盘的故事,就这样传下去了。”

阳光渐渐升高,透过磨坊的窗户照在账本上,“磨盘歇了,人心不歇”八个字在阳光下泛着淡淡的光泽。巷口传来街坊们的说话声,夹杂着孩子们的笑声,老磨坊里的麦香与新文创产品的油墨香混在一起,成了老巷里最温暖的味道。林晚知道,这些藏在账本里的故事,这些画在纸上的光阴,会和老槐树一起,在槐树下的旧时光里,永远鲜活下去。

皮皮读书推荐阅读:电竞男神不好惹纵情死后睁眼重回婚前,踹渣男嫁军官女主重生后,每天都想锤人倾世华歌:千古白衣卿全新的穿越到洪荒大陆未开的时候前妻的春天1852铁血中华四合院之我总能置身事外神游悲郁地崩坏:身在特摄的逐火之旅旺财命订九命猫妖盛世帝女王爷太妖孽:腹黑世子妃隐秘偷欢和顶流亲弟上种田综艺后我爆红了东北那边的怪谈惹不起,国家霸霸都要抱紧她大腿异界之不灭战神人在斩神,身患绝症签到原神七神火烧的燎原星光的新书算命直播抓鬼穿成大佬姐姐的妹妹后放飞自我了四合院:身在民间,心向红星我错了姐姐,再打哭给你看穿越虫族之奇遇我曾爱过你,但不做男主白月光,我做反派掌中雀女将军的病娇公主夫人【魔道同人】我在夷陵养阿婴修真界白月光手握舔狗师姐剧本云中月之残月孤灯霍格沃茨的冒牌巫师枯萎的碎冰蓝横行港诡,从掠夺僵尸开始牵着我的你劫与解重生女帝之天尊掌中三寸金莲开局举报继父,病弱女配下乡被宠秦云萧淑妃四合院:阎家老二是个挂比游走诸天,全靠暗黑技能多!亿万婚约:她的财富帝国神临九天:斩邪上了大学你们异能者就不用考试了参演无限副本后,我成了顶流戮魔道大佬带着异能空间在七零霸道虐渣人在星铁,但是p社活阎王病娇孽徒的白月光竟是我
皮皮读书搜藏榜:谁家炉鼎师尊被孽徒抱在怀里亲啊开局公司破产,在娱乐圈咸鱼翻身山海探秘之陌途棹渡纤尘山大杂院:人间烟火气小师祖真不浪,她只是想搞钱一剑,破长空你出轨我重生,做你女儿给你送终!穿书后,抢了女主万人迷的属性被雷劈后:我在地球忙着种田穿成养猪女,兽医她乐了小家族的崛起从弃婴到总裁八零军婚:阵亡的糙汉丈夫回来了给你一颗奶糖,很甜哒!原神:我给散兵讲童话影视快穿之宿主她不按套路出牌魔法之勋章穿越女尊,成为美男收割机原神:始源律者的光辉照耀提瓦特中奖一亿后我依旧选择做社畜农女有财被造谣后,丑妃闪婚病弱摄政王平安修行记荒年全国躲旱尸,我有空间我不虚美艳大师姐,和平修仙界困惑人生名剑美人[综武侠]仙界崩坏,落魄神仙下岗再就业妃常不乖:王爷别过来快穿囤货:利已的我杀疯了犯罪直觉:神探少女全职法师炸裂高手【观影体】森鸥外没有出现过超级农场系统死后:偏执王爷他为我殉葬了最强狂婿叶凡秋沐橙臣与陛下平淡如水蓄意撩惹:京圈二爷低头诱宠安老师!你的病弱前男友洗白啦盗墓:她来自古武世界荒野直播:小糊咖被毛绒绒包围了逆水沉舟寻晴记各天涯铁马飞桥新书无敌邪神伏阴【又名:后妈很凶残】古穿今:七零空间福运崽崽逼我断亲,住牛棚我暴富你们哭啥
皮皮读书最新小说:全世界只有我会修复万物阴阳双鱼录魔法吞天凡根修神传岚岚讲鬼故事公子他总在被团宠路人,但闪婚到了大院高干子弟港片:蒋天生不当人,我狂虐方婷男杀手变老太,被系统气的乳腺疼七零,和知青丈夫靠学习系统逆袭逆袭:庶女的开挂人生女泼皮从良的日常重生柳玉:开局拒绝韩立收徒陈小七的作死仙途乱入英雄无敌首富大小姐是农村来的槐树下我们的旧时光1960年代四合院种田四合院,带着妹妹逃荒住隔壁快穿从给孩子换个爹开始从开杂货铺开始重生九零夫人还有多少马甲阎王崽崽在警局,破案卷哭刑侦界修真种田:开局一座石头山半辈人生石女的痛凤途冰魄:逆袭女帝传奇从星际到兽世,兽夫又强又会撩!重生九零考上中专星途Omega七十年代的宝穿越后胎胎俩娃血眼修罗:开局灭村,终成大将墓中的风声四合院:我在四合院有个青梅竹马从被辞退到被敬畏垂涎狼兔:爱你在心口难开贵女为后,事业批帝王杀疯了特工修仙不讲武德庶女惊华:苏悦传奇黑爷,花儿爷生气了,后果很严重食人山庄之阴阳诡谋母亲是赤脚医生说好和离,绿茶将军怎么又吃醋了少歌:咸鱼世子,百晓堂最强赘婿游戏入侵:一心求死的我杀穿副本呆女觉醒阴阳眼,捉鬼续命闯阴间四合院:白莲花傻娥子,我全都要民俗规则怪谈:我的纸扎能通神大秦:咸鱼皇子,靠躺平登顶金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