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后,婚礼布置系列的产品清漆全部晾干,大家开始有条不紊地打包。院子里铺着厚厚的气泡膜,各式竹编部件整齐排列,阳光洒在上面,泛着温润的光泽。
“大家小心点,仪式亭的帘幔比较薄,打包时一定要多裹两层气泡膜。”孙晓一边给帘幔裹膜,一边反复叮嘱,“别刮到竹丝,不然影响整体美观。”
周阳蹲在地上,正把路引装进定制的纸箱里,闻言应道:“放心吧晓姐,我每根路引都用气泡膜缠了三圈,还在纸箱缝隙里塞了泡沫块,保证运输中不会晃动。”他说着拍了拍纸箱,“你看,结实着呢。”
赵磊拿着胶带,负责封箱,动作麻利地在纸箱四周缠了好几圈:“我这封箱技术,保证半路不会开盒。之前帮我爸打包过家具,这点小事不在话下。”
刘婶则在一旁整理喜糖盒,把它们小心翼翼地放进精致的棉布袋里:“喜糖盒小巧,容易磕碰,用棉布袋装着再装箱,既防潮又防刮。每个袋子里我都放了干燥剂,现在天气虽然热,但物流车里闷,得防着受潮。”
林晚蹲在刘婶身边帮忙,手里捧着一堆棉布袋:“刘婶想得真周到。客户特意嘱咐过,喜糖盒是要分给宾客的,外观一定要完好。对了,签到台的屏风是大件,怎么打包啊?”
“屏风我和李伯来处理。”张叔扛着一卷加厚气泡膜走过来,身后跟着李伯,手里拿着几块硬纸板,“我们先给屏风包上气泡膜,再用硬纸板做个框架套在外面,最后装进木框箱,这样就算遇到颠簸也不怕。”
李伯补充道:“木框箱我们昨天就打好了,尺寸刚好,四周还垫了防震棉,绝对万无一失。就是搬的时候得小心,毕竟是大件,别碰坏了编织的花纹。”
王爷爷坐在石桌旁,手里拿着小镊子,仔细检查着每一件小部件:“椅背装饰的蝴蝶结别针要固定好,别松动了。还有桌旗的边角,看看有没有翘起来的,有的话用胶水轻轻粘一下。”
张强凑过来,手里拿着一个椅背装饰:“王爷爷,我检查过了,所有蝴蝶结都很牢固。您看这个,我特意多缠了两圈竹丝,肯定不会掉。”
王爷爷接过来看了看,点点头:“不错,做事越来越细心了。这些小细节最能体现手艺,不能马虎。”
沈乐乐抱着一堆编织好的小雏菊装饰,蹦蹦跳跳地过来:“晓姐,我把额外多编的二十朵小花都打包好了,万一运输中有损坏,客户还能自己补上。这些小花我都用单独的小袋子装着,标注清楚了。”
孙晓看着乐乐手里的袋子,笑着说:“乐乐想得真贴心,客户看到肯定会高兴的。对了,陈屿呢?物流那边联系得怎么样了,什么时候过来取货?”
话音刚落,陈屿就拿着手机从屋里走出来:“刚跟物流确认过,他们半小时后就到。我把所有产品都列了清单,每箱装什么、数量多少都标注清楚了,到时候跟物流师傅核对一下就行。”他扬了扬手里的清单,“一共十五箱,其中大件三箱,都是屏风和仪式亭的部件,其余的是小件和配件。”
“辛苦你了,陈屿。”孙晓欣慰地说,“清单多打印两份,一份给物流,一份我们留底,免得后续出问题。”
“早准备好了。”陈屿从口袋里掏出两份清单晃了晃,“一份纸质版,一份电子版存在手机里,双保险。”
大家说笑间,动作却没停。不一会儿,十五个纸箱就整整齐齐地堆在了院子门口,每个纸箱上都贴着标签,写着“易碎品”“轻拿轻放”的字样。
“呼,终于打包完了,胳膊都酸了。”赵磊直起身子,揉了揉肩膀,“这比编帘幔还累,一直弯腰封箱,腰都快断了。”
周阳也伸了个懒腰:“可不是嘛,不过看着这些成品,心里还挺有成就感的。这可是咱们接的第一笔完整的婚礼布置订单,必须漂漂亮亮地送到客户手里。”
“等这笔订单完成,客户满意了,以后肯定会有更多订单的。”林晚笑着说,“到时候咱们说不定要扩大规模,招更多人来学竹编呢。”
孙晓看着大家充满干劲的样子,心里暖暖的:“大家这段时间都辛苦了,等物流把货取走,我请大家吃顿好的,好好放松一下。”
“太好了!谢谢晓姐!”众人齐声欢呼,连日来的疲惫仿佛都消散了不少。
没过多久,院子门口就传来了货车的轰鸣声。一辆中型货车停在门口,两个穿着物流制服的师傅从车上下来。
“请问是老巷竹编吗?我们来取货。”其中一个师傅喊道。
“是的是的,师傅快请进!”陈屿连忙迎上去,递上清单,“这是货物清单,一共十五箱,麻烦你们核对一下。大件都在这边,比较沉,可能需要帮忙抬一下。”
“没问题。”两个师傅接过清单,开始核对纸箱数量,“十五箱没错,标注的大件也对。来,咱们先抬大件。”
张叔、李伯、周阳和赵磊立刻上前帮忙,四个壮汉合力将装着屏风的木框箱抬上货车。“小心点,慢点走,别磕到车门。”张叔一边指挥,一边用力稳住箱子。
孙晓在一旁看着,时不时提醒:“师傅,箱子里是竹编屏风,比较易碎,麻烦放的时候尽量靠里,别压在最下面。”
“放心吧,我们知道,易碎品都会单独摆放,轻拿轻放的。”物流师傅笑着说,“我们经常帮手工艺品店送货,有经验。”
折腾了二十多分钟,所有纸箱都顺利装上了货车。陈屿和物流师傅核对完清单,签下字,又叮嘱道:“师傅,这批货是客户婚礼用的,时间比较急,麻烦你们尽快送到,路上多费心。”
“放心,我们会优先配送,预计三天就能到。到货后会联系客户签收的。”师傅说完,关上货车门,发动车子离开了。
看着货车远去的背影,大家都松了口气。孙晓拍了拍手:“好了,货已经发走了,接下来咱们就等着客户签收反馈了。大家先休息半小时,然后咱们继续推进方雅的订单。”
众人纷纷找地方坐下休息,张强端起桌上的水杯,大口喝了起来:“终于能歇会儿了,刚才抬箱子真是费力气。晓姐,方雅的订单,我接下来是不是要帮忙编签到簿的封面啊?”
“对,”孙晓点点头,“你编完签到簿,再跟着王爷爷学学麦穗纹样的编织,方雅的喜糖盒和婚房三件套都需要大量的麦穗和雏菊纹样,得多准备点。”
王爷爷放下手里的小部件,说道:“麦穗纹样编织时,要注意麦芒的弧度,不能太直也不能太弯,不然就不像了。等会儿我再给你演示一遍,你仔细看着。”
“好嘞,王爷爷,我肯定好好学!”张强放下水杯,一脸认真地说。
沈乐乐拿出画本,翻到雏菊纹样的页面:“我这边也没问题,请柬的样品已经确认了,接下来批量生产就行。我打算先编一批请柬封面,再做喜糖盒的纹样。”
林晚拿着手机,说道:“我刚给方雅发了消息,告诉她样品已经确认,我们开始批量生产了,她特别开心,还说期待成品。另外,之前直播间的几个粉丝也私信我,问能不能定制小型的竹编婚庆挂饰,我已经记下了,等忙完这批订单,咱们再研究。”
陈屿则在一旁整理订单资料:“我把方雅的订单明细整理一下,原材料方面,细竹丝和彩色竹丝都还够,就是楠竹篾需要再进一批,签到簿的封面要用不少。我等会儿就联系供应商,让他们尽快送货。”
孙晓满意地点点头:“大家都安排得很妥当。休息得差不多了,咱们开始干活吧,争取尽快把方雅的订单赶出来。”
就在大家准备起身干活时,院子门口传来了一个熟悉的声音:“请问孙晓在吗?”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个穿着休闲装、背着双肩包的年轻男子站在门口,脸上带着笑容。
孙晓愣了一下,随即认出了对方,惊喜地迎上去:“大志!你怎么来了?好久没见了!”
这个叫大志的男子是孙晓的老同学,以前在学校的时候就对竹编很感兴趣,毕业后去了外地发展,没想到今天会突然出现。
大志走进院子,目光扫过院子里的竹编成品,眼睛一亮:“没想到你真的把老巷竹编做起来了,而且做得这么好!我在外地就听说老家有个很火的竹编店,原来是你开的。”
“是啊,毕业后就想着把咱们老家的竹编手艺传承下去,就开了这家店。”孙晓笑着说,“来,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些都是我的伙伴们。”
她指着众人一一介绍:“这是王爷爷,是咱们店里的竹编老师傅,手艺特别好;这是张叔、李伯,负责技术和打包;这是周阳、赵磊、张强,都是年轻的学徒,学得很快;这是沈乐乐,负责设计和编织小部件;这是林晚,负责客户沟通和直播;这是陈屿,负责订单和后勤。”
大志笑着和大家一一打招呼:“大家好,我叫李大志,是孙晓的老同学,以前也跟着家里人学过一点竹编,今天特地过来看看。”
“欢迎欢迎!”众人纷纷热情回应,王爷爷看着大志,笑着说:“既然学过竹编,那也是同道中人啊。快坐,喝点水。”
孙晓给大志倒了一杯水,问道:“你这次回来是专门办事的,还是特意来看我的?”
“本来是回来探亲的,偶然听家里人说起老巷竹编,没想到是你开的,就赶紧过来了。”大志喝了口水,感慨道,“我在外地这些年,也见过不少手工艺品,但还是觉得咱们老家的竹编最有味道。你能把它做成这样,真的太厉害了。”
“都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孙晓笑着说,“对了,你现在还做竹编相关的工作吗?”
“算是吧,”大志点点头,“我现在在一家文化创意公司上班,负责传统手工艺的推广和合作。这次回来,其实还有个事想跟你谈谈。”
孙晓好奇地问:“什么事啊?难道是想合作?”
“没错!”大志眼睛一亮,“我们公司最近在做一个‘传统手工艺进校园’的项目,想找一些优秀的手工艺品品牌合作,让孩子们了解和学习传统手艺。我觉得你们老巷竹编特别合适,不管是手艺还是产品风格,都很符合项目需求。”
众人听到这话,都兴奋地围了过来。林晚激动地问:“真的吗?那具体是怎么合作啊?是要我们去学校教孩子们竹编吗?”
“是的,”大志笑着说,“我们计划在市区的几所小学开展竹编体验课,需要专业的竹编师傅去授课,同时展示一些竹编成品,让孩子们近距离感受竹编的魅力。另外,我们还想定制一批小型的竹编材料包,让孩子们可以自己动手制作,这些材料包也希望能由你们来做。”
王爷爷闻言,欣慰地说:“这个项目好啊!让孩子们从小接触竹编,才能把这门手艺传下去。我愿意去学校授课,教孩子们基础的竹编技巧。”
“我也想去!”张强立刻举手,“我虽然学得时间不长,但基础的编织还是会的,可以帮忙打下手。”
沈乐乐也说道:“材料包的设计交给我吧!我可以做一些简单又有趣的小图案,比如小动物、小花之类的,孩子们肯定喜欢。”
孙晓看着大家积极的样子,心里十分感动,对大志说:“这个合作我们很乐意!具体的合作细节是什么样的?比如授课时间、材料包的数量和样式,还有费用方面。”
大志拿出手机,翻出项目方案:“授课时间安排在周末,每个学校安排两节课,一共五所学校,大概需要持续一个月。材料包我们预计需要五百份,样式可以简单一点,比如竹编小篮子、小挂饰之类的,方便孩子们制作。费用方面,我们公司会按照授课次数和材料包数量支付报酬,具体金额可以再商量。”
陈屿立刻说道:“五百份材料包的话,我们需要准备足够的细竹丝、小竹篾和编织工具。我可以先核算一下成本,然后和你商量具体的价格。”
“没问题,”大志点点头,“我这次回来会待一周,这几天我们可以慢慢商量细节。另外,我们公司还打算举办一个传统手工艺展,到时候也想邀请你们老巷竹编参展,展示你们的婚庆系列和其他成品,说不定能吸引更多客户。”
“太好了!”孙晓激动地说,“既能推广竹编手艺,又能增加曝光度,简直是一举两得。大志,真是太谢谢你了,给我们带来这么好的机会。”
“不用谢,”大志笑着说,“我也是真心希望咱们老家的竹编手艺能被更多人知道。而且你们的手艺这么好,值得被推广。对了,我刚才在院子里看到那些婚庆系列的成品,做得真精致,能不能给我详细介绍一下?”
“当然可以!”沈乐乐立刻拉着大志,走到之前打包剩下的样品旁,“你看这个喜糖盒,上面编了雏菊纹样,还有这个婚房挂屏,是麦穗图案,特别适合田园风婚礼……”
她一边展示,一边详细介绍,大志听得十分认真,时不时点头称赞:“这些设计真的很新颖,把传统竹编和现代婚庆需求结合得很好。难怪能吸引这么多客户。”
王爷爷也走过来,拿起一个编织好的小篮子:“这是我们编的基础款小篮子,孩子们在体验课上就可以学编这个,难度不大,又能锻炼动手能力。”
大志接过小篮子,仔细看了看编织纹路:“这个正好!简单易上手,很适合小学生。到时候授课的时候,王爷爷您就负责教这个基础款,张强可以帮忙指导孩子们,肯定没问题。”
张强笑着说:“放心吧,我肯定能帮好忙!到时候我提前多练几遍,保证教得清楚。”
孙晓看着大家热烈讨论的样子,心里充满了期待。她知道,这次和大志公司的合作,将会是老巷竹编发展的一个新起点。不仅能让更多孩子了解竹编手艺,还能让老巷竹编被更多人熟知,说不定以后会有更多的合作机会。
“好了,”孙晓拍了拍手,“既然大家都对这个合作很有兴趣,那接下来我们就分工行动。陈屿负责核算材料包的成本,和大志商量合作价格;乐乐负责设计材料包的样式和授课用的教学图纸;王爷爷和张强负责准备授课内容,熟悉基础款的编织步骤;林晚负责联系学校,确认授课的具体时间和地点;其他人继续推进方雅的订单,不能耽误了交货时间。”
“收到!”众人齐声应道,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兴奋和干劲。
大志看着这充满活力的一幕,笑着说:“我就知道找你们合作是对的。没想到你们团队这么有凝聚力,相信这次的项目一定会圆满成功。”
孙晓笑着说:“借你吉言!我们一定会全力以赴,既要做好方雅的订单,也要把这次的进校园项目和手工艺展做好。等忙完这些,咱们再好好聚聚。”
“好啊!”大志点点头,“那我先回去整理一下合作方案的具体细节,下午再过来和陈屿商量成本和价格的事。”
“没问题,我下午就在店里等你。”陈屿说道。
送走大志后,院子里的气氛更加热烈了。大家都干劲十足,投入到了各自的工作中。
周阳和赵磊坐在一旁,开始编织喜糖盒的框架:“没想到咱们还能和文化公司合作,以后说不定能走出老家,让更多人知道老巷竹编呢。”
“那是肯定的!”赵磊手里的动作不停,“咱们的手艺这么好,只要有机会展示,肯定能被更多人喜欢。到时候说不定还能接到外地的大订单呢。”
沈乐乐趴在石桌上,认真地画着材料包的设计图:“我要把材料包的图案设计得可爱一点,再配上简单的编织步骤说明,这样孩子们一看就懂。还要准备几种颜色的竹丝,让孩子们可以编出彩色的小篮子。”
王爷爷则在给张强演示基础款小篮子的编织方法:“编这个小篮子,首先要固定好底架,然后往上编织侧面,每编三圈就要收紧一次,这样编出来的篮子才结实。你看,像这样……”
张强认真地跟着学习,手里的竹丝在指尖灵活地穿梭:“我明白了,王爷爷,这样编出来的篮子底部很平整,侧面也很规整。我再试一遍。”
林晚拿着手机,正在和大志公司的项目负责人联系,确认学校的具体信息:“您好,我是老巷竹编的林晚,想确认一下进校园项目的授课时间……好的,周末上午九点到十一点是吧?没问题,我们会提前准备好……”
陈屿则在一旁核算材料包的成本,手里拿着计算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