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十,青禾带着收拾好的行李和一大箱医书、药材,准时搬入了十三阿哥府邸的澄心院。
院子和去年来的时候没什么格局变化,但是已经被洒扫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了。
青禾进屋后才发现屋里甚至还提前烧了地龙,一走进去便暖意融融,床铺桌椅,文房四宝,都已经安排得妥妥帖帖,既舒适又清静。
一切都好,只除了一点:澄心院是独立书房院落,并未设小厨房。青禾的一日三餐需得由府里的大厨房统一安排送来。
所幸十三爷府上的厨子手艺是出了名的好。吃吃看吧先。
果然,搬进来的第一顿午膳就让她暗自点头。因着还在正月里,年节的气氛尚未完全散去,送来的菜品都很精致应景。
小太监将带来的红漆食盒打开,里面是三菜一汤并一盘点心。
有一道葱椒燎野鸡片,一道海参烩鱼肚,一道清爽的春韭炒银芽,还有一盅火腿鲜笋汤,主食是一小碗胭脂米饭,旁边还配了一碟枣泥山药糕,做成了小巧精致的梅花形状。
每样菜分量都不大,但搭配得宜,可见厨房是用了心的。
小太监轻手轻脚地摆好膳桌后就退下了,青禾先尝了一口主菜,野鸡肉燎得火候恰到好处,嫩而不柴,带着葱椒特有的焦香,非常开胃。
边上的海参烩鱼肚看着汤汁非常醇厚,海参和鱼肚都发得极好,青禾舀了一勺到米饭里,拌了拌,米饭瞬间裹满了汤汁,粒粒晶莹剔透,吃起来满嘴留香,汤汁浓郁得嘴唇都发粘。
再来上一口清炒,韭菜和豆芽都火候掌握得极好,脆生脆生的,清爽又解腻。
汤用的是上好的南腿和初春最嫩的笋尖,汤色清亮,味道却极鲜。
青禾吃得心满意足,对接下来几日的伙食充满了信心。
正月十一,经过一天的休整,青禾正式开始工作。
她再次仔细勘察了作为手术室的正房。
房间早已按照她的要求用石灰水仔细泼洒过地面,门窗、家具都用高度烧酒擦拭得锃亮,空气中还残留着淡淡的酒气和艾草熏蒸后的清苦味道。
所有可能用到的布巾、棉线、器皿都已经分类摆放得整整齐齐,还仔细地包着干净的细白布防尘。
看着窗明几净、准备周全的环境,再回想起当初给王栓柱做手术时,吴老那间狭小、昏暗的隔间,青禾不由得心生感慨。
这条件,真是比王栓柱那时好上百倍不止了!
优越的环境意味着更低的感染风险,更完善的后勤保障意味着她能更专注于手术本身。
青禾越看越觉得心安,对即将到来的手术也充满了信心。十三爷的身体底子比王栓柱好,术前调理也更充分,加上万事俱备的环境,手术一定会比王栓柱更顺利,恢复得更利索!
确认好筹备情况,伙食又合口味,青禾这几天休养生息吃嘛嘛香,鼓足了劲儿只等着正月的十六到来了。
时间在紧张的筹备中过得飞快,转眼便到了元宵节。
因着十三阿哥明日便要接受手术,府里今年并没有大张旗鼓地庆祝元宵,只在饮食上应了景。
大厨房里准备了各色馅料的元宵,有传统的芝麻、花生,也有宫里赏下来的奶酥松仁馅。
这几日,澄心院因为青禾的到来,倒是比往常热闹了些。
胤祥的第四女茉雅奇(蒙古语,意为“发髻”,有祈福长寿之意),于康熙五十三年十月初十出生,刚一岁又三个月,正是蹒跚学步、咿呀学语,最是玉雪可爱的时候。
因着嫡福晋兆佳氏时常过来与青禾说话,小茉雅奇也总被奶娘抱来。这孩子不怕生,没几天就与青禾相处得十分融洽,尤其喜欢缠着青禾给她讲故事。
青禾哪里会讲什么传统的童谣故事?
但小茉雅奇真的太可爱了,青禾被缠得实在没办法,只好搜肠刮肚将记忆里的现代动画片改编成她能听懂的小故事。
“从前啊,森林里住着一只大熊和一只老虎,”青禾抱着软乎乎的小茉雅奇,轻声细语地讲着,“他们是最好的朋友。有一天,他们发现了一个神奇的蓝色盒子,只要跳进去,就能到任何想去的地方......”
“......还有一只粉色的小猪,她最喜欢在泥坑里跳来跳去,但是跳完之后一定会把自己洗得干干净净......”
小茉雅奇总是听得入了迷,圆溜溜的大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青禾,听到好玩的地方,便咯咯地笑起来,露出几颗小米牙,可爱极了。
元宵节当天傍晚,小茉雅奇又吵着要找禾姑姑,因着天色已晚害怕不安全,奶娘嫲嫲丫鬟们一大群人只好簇拥着她来到了澄心院。
没一会儿,兆佳氏不放心女儿也跟了过来。
正说笑着,十三阿哥胤祥也慢悠悠地踱了进来,笑道:“远远就听到这里的笑声,比我院子里还热闹!看来我是来对了!”
于是,原本清静的澄心院顿时变得闹闹哄哄,充满了人气。
一轮圆月悄然爬上天空,清辉洒满庭院。主子们都在这里,厨房自然没一会儿就送来了热腾腾的元宵,众人围坐在一起吃起来。
小茉雅奇吃得满嘴都是芝麻馅,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因着隔日还有大事,大家都不敢待太晚。
小茉雅奇还挥舞着胖乎乎的小手,咿咿呀呀地说想猜灯谜,兆佳氏连忙让奶娘拿出早就备好的彩色布老虎,柔声哄着:“茉雅奇乖,天黑了,小老虎要睡觉了,咱们也回去睡觉,明天再来找禾姑姑玩,好不好?”
好一番哄劝,小团子才不情不愿地被抱走了。
小茉雅奇一走,方才还充满稚语欢笑的院子仿佛被抽走了生气,立刻冷清了下来。
兆佳氏和胤祥又叮嘱了青禾几句“莫要紧张,好生安歇”,便也相偕离去,将一院的宁静留给了明日的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