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永乐元年五月中旬,应天的暑气已经开始渐浓,奉天殿内却寒意彻骨。朱棣身着明黄衮服,端坐在九龙金椅之上,目光如寒潭,扫过殿内乌泱泱跪了一片的文武官员。御案上,堆积如山的弹劾奏折高高摞起,几乎挡住了他的视线,每一本奏折的封面,都赫然写着“弹劾当今陛下十大罪状”的之类地内容。

六部尚书、侍郎,大理寺卿、少卿,都察院左右都御史、监察御史,内阁学士,上至韩国公李善长这样的开国元勋,下至各部主事、都给事中,数百名文官齐齐跪倒在地,鸦雀无声,却透着一股逼宫的决绝。

朱棣没有急于开口,只是缓缓拿起最上面一本奏折,翻开扉页,目光扫过那“十大罪状”,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

“一,滥用民力,大兴土木,修筑宫苑,筹备下西洋,致使民生艰难,流离失所;二,广布鹰犬,设立东厂、锦衣卫,监视百官,陷害忠义之士,朝野人人自危;三,刚愎多猜,猜忌国之栋梁,无故贬谪功臣,动摇社稷根基;四,苛待宗室,削减宗室俸禄,圈禁诸王,致使兄弟子侄生活艰苦;五,穷兵黩武,征讨云南,北伐辽东,劳民伤财,有失天朝上国威严;六,独断专行,废弃祖制,不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破坏千年成例;七,搜刮民财,将辽东大捷缴获尽数纳入内帑,与民争利,贪婪无度;八,宠信宦官,纵容东厂干预朝政,开启阉党乱政之祸;九,违背圣人之道,不尊孔孟,打压文臣,败坏教化;十,滥杀无辜,屠戮百姓,刑罚严苛,致使天怒人怨。”

十条罪状,条条直指朱棣的新政与皇权,字里行间满是指责与威胁。

一条条罪状,如同重锤般砸在奉天殿内,百官齐声附和:“恳请陛下自省!”

朱棣将奏折扔回御案,发出“啪”的一声闷响,打破了殿内的死寂。他没有问责,只是目光直直盯着跪在最前排的六部尚书、侍郎等一众高官大员,语气平静却带着千钧之力:“你们联名上奏,列举朕这十大罪状,意欲何为?”

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遍殿内每一个角落,跪在地上的百官都忍不住心头一颤。

“终于说实话了。”朱棣冷笑一声,“你们不是弹劾朕有十大罪状,而是对朕不满,对朕所实行的新政不满,对朕牢牢掌控皇权不满,对吧?”

户部尚书缓缓抬头,作为六部之首,他沉声道:“陛下,臣等并非有意指责,只是恳请陛下效仿圣人之治,重启唐宋遗风,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罢黜东厂,停止下西洋,缩减军费,还朝堂清明,还百姓安宁!”

“陛下初临大宝,尚且稚嫩,诸多举措难免有失偏颇。”吏部尚书出列躬身,语气带着几分“劝谏”的意味,“臣等食君之禄,担君之忧,愿为陛下赴汤蹈火,万死不辞。只是,陛下大兴土木、下西洋、讨云南、征辽东,耗费无数,又滥杀无辜,屠戮百姓,已然铸成大错。若陛下再不悔改,继续推行弊政,大明恐有灭国之患啊!”

“是啊,陛下!百姓苦啊!”

“陛下三思!切莫再一意孤行!”

陛下,回头是岸啊!”

“若继续推行弊政,天怒人怨,江山危矣!”

百官纷纷附和,声泪俱下,仿佛朱棣真的是一个十恶不赦的暴君,大明已经到了危在旦夕的地步。

朱棣端坐在御座上,一动不动,神情淡然自若,仿佛没有听到百官的劝谏。等众人说得口干舌燥,渐渐停下时,他才缓缓开口,语气坚定不可动摇:“照你们这么说,不按你们的意思做,不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大明就要亡国了?”

跪在前列的礼部侍郎硬着头皮回道:“陛下执意如此,违背祖制,背离圣人之道,未尝不会!”

“朕已经给你们打过招呼了,收敛心性,安分守己,不要再闹事。”朱棣的语气陡然转厉,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可你们不仅不听,反而变本加厉,联合六部、大理寺、都察院、内阁,结党乱政,逼迫朕让步。你们当真以为,朕不敢处置你们吗?这就是你们所谓的‘食君之禄,担君之忧’?”

“回陛下,上书言事是臣等的职责,并非闹事,更不是乱政!”都察院左都御史高声反驳,“为了大明江山,为了天下百姓,臣等虽万死而不辞!”

“那尔等是承认结党了?”朱棣猛地一拍御案,站起身来,居高临下地看着众人,“啊?!”

左都御史脸色一僵,随即硬着头皮道:“陛下说结党便是结党,然君子有党,小人无党!臣等皆是为了大明江山,为了天下百姓,并非为了一己私利!”

“好胆!”朱棣怒极反笑,“你们这是明着要和朕打擂台啊!前不久河南生员罢考,山东万民‘血书’请愿,福建官员聚众闹事,逼迫地方官府停止推行新政,这些事情,也是你们结党所为吧?”

百官脸色微变,没想到朱棣竟然将这些事情都查得一清二楚。

“臣等不敢!”吏部尚书连忙道,“这些都是百姓自发所为,与臣等无关!然陛下动辄斥骂文臣,甚至动用东厂、锦衣卫武力胁迫臣等,此非圣君所为!陛下明知弊政乱国,违背祖制,却一意孤行,致使天怒人怨,所作所为,与秦皇汉武何异?”

(这里别骂,在古人的眼里,秦皇汉武一直都是负面评价大于正面,只是站在现代人角度二人罪在当代,功在千秋。)

“陛下,天子与士大夫共治天下,是千百年来的成例,是先帝也未曾更改的祖制!”另一名老臣高声道,“请陛下恪守祖制,取消弊政,重用文臣,则天下太平!”

“哈哈哈……”朱棣突然放声大笑,笑声震得殿内的梁柱仿佛都在颤抖,“凭你们也配说天下太平?!”

他走到殿中,目光扫过每一位官员,语气带着浓浓的嘲讽:“朕登基之时,国库空虚,百姓独担赋税,而你们这些士大夫、地主士绅,占有天下大半良田,却凭借各种特权,一文赋税也不交!朝廷连赈灾的钱都拿不出来,边疆将士连军饷都发不全,这就是你们口中的‘天下太平’?”

“朕并非贪图钱财!”朱棣的声音陡然提高,带着一股凛然正气,“国库和内帑之资,皆为天子所有,而天子所有,即为天下人之所有!朕将辽东缴获纳入内帑,是为了赏赐将士、补充军饷、筹备下西洋开拓海外贸易,为大明赚取更多财富,让百姓能减轻赋税,让朝廷能有钱赈灾、兴修水利!可到了你们嘴里,朕就成了不顾百姓死活的暴君!”

他指着六部尚书等人,厉声质问道:“你们口中的‘民’,到底是那些流离失所、无田无地的穷苦百姓,还是你们这些兼并土地、偷税漏税的地主士绅?你们吃着朝廷的俸禄,享受着朝廷的特权,却任凭国弱民穷,只想着维护自己的利益,这样的千年成例,这样的祖制,难道不应该改吗?”

“不应该改!”礼部侍郎高声反驳,“陛下,唯上智与下愚不移!这是圣人之言!士大夫乃天下之表率,百姓乃愚昧之辈,岂能让他们与士大夫读书人平起平坐?祖制不可改,成例不可破!”

“那‘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又是谁的话?”朱棣眼神锐利如刀,“你们不过是翻过几篇朱子格言,抄过几篇高足讲章,就敢在这里妄谈圣人之言,狂妄至极!”

他深吸一口气,语气变得冰冷而坚定:“朕告诉你们,只要朕还是大明的皇帝,就绝不会容许你们这些只会说假话、说空话,不干实事、不顾全大局的读书人在这妄言乱政!你们这些弹劾奏折,朕一个字也不看,一个字也不批!”

“陛下!”礼部侍郎鼓起勇气,抬起头来,“您这样做,就不怕千秋万代之后,留下暴君的骂名吗?”

说完这句话,他突然闭上了嘴,脸上露出一丝慌乱。天幕早已揭示了朱棣未来的功绩,虽然眼下文官们指责他是暴君,但天幕已经为朱棣正名,他这样说,无异于质疑上天的判定,若是被朱棣抓住把柄,后果不堪设想。

朱棣的目光瞬间锁定在他身上,眼神冰冷刺骨:“你刚刚说什么?再说一遍!”

礼部侍郎心中一慌,连忙低下头:“臣……臣恳请陛下收回成命,三思而后行!”

“给天下万民一个答复。”朱棣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抗拒的压力,“你刚刚说,朕会留下什么骂名?”

侍郎吓得魂飞魄散,顾左右而言他:“陛下……臣……臣失言了!臣罪该万死!”

“朕问你刚刚说什么?”朱棣一步步走到他面前,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是问朕怕不怕千秋万代留下骂名,对吗?”

“臣……臣等只是不希望陛下千秋万代之后,留下骂名……”礼部侍郎声音颤抖,不敢直视朱棣的眼睛。其他官员也纷纷俯首磕头,附和道:“恳请陛下三思!”

朱棣没有理会其他人,转身走到兵部尚书和户部尚书面前,这两人是此次联名弹劾的核心人物,也是文官集团在六部中的重要支柱。他伸出手,亲手摘下了两人头上的官冕,扔在地上,发出清脆的声响。

“看起来,朕就是想不留骂名,也难了。”朱棣语气平静,却透着一股决绝,“来人!”

“臣在!”殿外的侍卫和御林军立刻冲了进来,整齐地跪在地上。

“摘去他们的官服,打入天牢!”朱棣指着兵部尚书和户部尚书,沉声道,“明日午时三刻,明正典刑,以儆效尤!你放心,你去了之后,朕不会苛待你的家人,会给他们一笔抚恤金,保他们衣食无忧。”

“陛下!万万不可!”户部侍郎连忙上前阻拦,“他们皆是国之栋梁,忠心耿耿,只是言辞过激,罪不至死啊!”

“忠心耿耿?”朱棣冷笑一声,“结党乱政,逼迫君王,这也叫忠心耿耿?拉出去!”

侍卫们不敢耽搁,立刻上前,架起还在挣扎的兵部尚书和户部尚书,拖出殿外。两人一边挣扎,一边高喊:“陛下!真的要如此对待忠臣吗?死则死耳,臣绝不求饶!”

“拉出去!”朱棣厉声喝道。

说完,他瞥了一眼其他官员,语气冰冷:“朕没想到,前朝的党争,在我大明又重现了!但你们不要忘了,朕不是两宋的官家,那般软弱可欺!朕是当了十几年皇子,水里来火里去,在战场上浴血搏杀,在凤阳田间摸爬滚打出来的铁骨头、硬汉子!你们读的书,朕全读了;你们没读的书,朕也都读过!当年在漠北,朕和那帮鞑子拼了一天一夜,尸山血海里都没怕过,朕还怕你们用奏折把朕给淹了?”

“其他人,拉出去,杖责二十!至于你们的药钱,由内帑双倍发放,算是朕对你们‘忠心劝谏’的赏赐。但若有人因伤怠政,延误公务,罪加一等!”

“陛下!臣等冤枉啊!”

“陛下三思!”

陛下!真的要如此对待忠臣吗?”一名官员高声哭喊。

“死则死耳,不要求饶!”兵部尚书仰天长叹。

“拉出去!”朱棣不再废话。

百官纷纷哭喊着喊冤,却被侍卫们一个个拖了出去,奉天殿内很快便恢复了平静,只剩下朱棣和少数几位未曾参与弹劾的武将,李善长今日以卧病在床为由在家休沐。一时间,奉天殿外传来此起彼伏的惨叫声,殿内剩下的官员吓得浑身发抖,再也不敢有丝毫异动。

李善长看着内线递出的消息,心中大为震惊。他万万没想到,朱棣竟然如此狠辣,如此有魄力!先是佯装暴怒,实则精准打击,只诛首恶,不牵连过多,既震慑了百官,又不至于引发太大的动荡。而且,他选中的兵部尚书和户部尚书,是六部中最重要的两个职位,一旦除去,文官集团在六部的势力将受到重创。

“老夫还真是小看了他。”李善长心中暗忖,“如此魄力,如此手段,当真高明。朱小四,不愧是能从北平一路打到应天的人。”

然而,更让李善长和文官集团措手不及的是,第二天,朱棣又抛出了一个重磅消息——他越过六部和都察院,直接下旨,任命赵仁和陈敬两位六品官员,分别担任兵部尚书和户部尚书。

这两人,几乎没有任何名气,在朝中毫无根基,却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朱棣的铁杆嫡系。赵仁早年曾是徐达麾下的幕僚,因才华出众被徐达举荐为官,对徐达和朱棣忠心耿耿;陈敬则是泾国公陈亨的远房堂弟,一直跟随陈亨在北平军中任职,沉稳干练,深得朱棣信任。

与此同时,原本担任兵部侍郎和户部侍郎的官员,也传出了“因伤势过重,不治身亡”的消息。明眼人都知道,这两人多半是被朱棣暗中处置了,所谓的“伤势过重”,不过是掩人耳目的借口。很快,朱棣便任命了自己的心腹官员,填补了侍郎的空缺。

更致命的是,被打入天牢的前兵部尚书和户部尚书,在狱中“供出”了其他四部尚书、侍郎的诸多“腌臜事”——贪污受贿、结党营私、打压异己、偷税漏税等,桩桩件件,证据确凿。

朱棣抓住机会,立刻下旨,将吏部、礼部、刑部、工部的相关官员尽数下狱审讯,随后以“结党乱政”“贪污受贿”等罪名,或贬谪、或流放、或处死,彻底清洗了六部中的文官集团势力,全部换上了自己的心腹亲信。

一夜之间,大明的六部,几乎被朱棣彻底掌控。

韩国公府内,李善长、宋濂等文官集团的核心人物聚集在一起,脸色铁青,气氛凝重得几乎能滴出水来。

“这个朱小四,下手太狠了!”一名官员咬牙切齿地说道,“一夜之间,六部就换了天,我们经营多年的势力,几乎被他连根拔起!”

“他这是早有预谋!”一位官员沉声道,“辽东大捷是他的底气,缴获的财富是他的后盾,东厂和锦衣卫是他的爪牙。他就是借着我们联名弹劾的机会,名正言顺地清洗朝堂,扶持自己的势力!”

“韩国公,我们不能就这么算了!”一名官员恨声道,“他杀了我们的人,夺了我们的权,我们必须反击!”

“反击?怎么反击?”李善长苦笑一声,“现在兵权在他手中,六部核心在他手中,东厂、锦衣卫遍布朝野,我们根本没有还手之力!”

“那我们就这么认了?”

“不认又能如何?”李善长沉声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李善长端坐在主位上,手指摩挲着胡须,眼中满是阴鸷:“没想到,他竟然如此果断,如此不留情面。我们还是低估了他的野心和手段。”

“韩国公,现在怎么办?”有人焦急地问道,“六部已被他掌控,东厂和锦衣卫监视严密,我们以后想要再有所作为,难上加难了!”

李善长缓缓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不甘与狠厉:“陛下不要以为,这样就赢了。”

他顿了顿,语气坚定:“朝堂之上,不是换几个人就能改变一切的。士大夫读书人,扎根天下,门生故吏遍布朝野,百姓心中也认我们这些读书人。他能清洗六部,却不能清洗天下所有的官员;他能打压我们,却不能堵住天下人的嘴。”

“咱们来日方长。”李善长的声音带着一丝冰冷的杀意,“他推行的新政,触动了太多人的利益,迟早会引发更大的矛盾。下西洋耗费巨大,北伐辽东劳民伤财,只要这些事情出现纰漏,就是我们反击的机会。到时候,我们再联合宗室、勋贵,里应外合,定能让他付出代价!”

众人闻言,眼中重新燃起希望,纷纷点头:“韩国公英明!我等愿听韩国公调遣。”

李善长看着众人,心中暗下决心:朱棣,你想独断专行,掌控天下,没那么容易!老夫倒要看看,你所谓的永乐盛世,能维持多久!

就在文官集团暗中积蓄力量,准备伺机反扑之际,朱棣却突然下了一份罪己诏,以文言文写就,言辞恳切,传遍了天下:

“朕以菲薄之身,承继大统,君临天下。自登基以来,推行新政,兴兵伐逆,本意是为大明江山永固,为天下百姓安宁。然朕性情刚愎,行事急躁,未能体恤群臣之心,未能尽察民间疾苦,竟至滥杀臣子,株连无辜,此乃朕之过也!

万方有罪,罪在朕躬一人。朕深知,治国之道,在于宽严相济,在于君臣同心。然奸邪当道,结党乱政,若不雷霆手段,不足以肃朝纲,不足以安天下。朕此举,虽有违圣君之道,却是顺天应命,不得已而为之。

自今日起,朕当自省己身,减轻百姓徭役,宽宥无辜之臣。愿上天垂怜,愿百姓谅解,愿大明江山长治久安。钦此。”

这份罪己诏,看似是朱棣承认了自己的过错,实则是在为自己清洗朝堂的行为正名——朕之所以滥杀臣子,是因为他们结党乱政;朕之所以行事急躁,是为了肃清朝纲。既堵住了天下人的嘴,又保住了自己的威严。

李善长等人看到这份罪己诏,气得差点没背过气去。

“无耻!简直无耻至极!”一名官员怒骂道,“他这是当了婊子又立牌坊!自己杀了人,夺了权,转过头来又说自己错了,还把自己塑造成一个为了大明不得已而为之的明君!先帝朱元璋在位时,虽铁血嗜杀,却也没这么无耻!”

“他这是堵天下人之口啊!”李善长脸色铁青,“罪己诏一颁,百姓只会觉得陛下虚心纳谏,而我们这些被罢黜、被杖责的官员,反倒成了无理取闹、阻碍新政的奸佞!好手段,好手段啊!”

他们心中清楚,朱棣这一步棋,走得极为高明。一份罪己诏,既平息了民间的议论,又堵住了文官集团的嘴,同时还保留了新政的核心,可谓一举三得。

而此时的乾清宫内,朱棣看着案头的罪己诏副本,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笑意。

皮皮读书推荐阅读:斗魄星辰农门小媳妇:随身带着APP帝凰之神医弃妃绝代宦爷盛世独宠:狼性王爷,你好坏铁血中唐明朝第一弄臣末世重生之黑暗国度人在初唐:我与武曌争皇位三国之最强帝国系统大秦之极品皇帝魔君霸宠:天才萌宝腹黑娘亲汉末之并州豪雄三代不能科举?我刚好第四代乐土之王大秦:开局祖龙先祖永乐大帝:朱标破晓之征晨曦红楼野心家穿越后我在封地召唤华夏英魂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打卡1850美洲黄金大亨部落崛起从救活主角开始开元内卫魂穿司马遹,地狱开局异世界三国风云之奇葩争霸我姐大将军,我每周刷新超能力世子请叛逆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指南剑三国:开局获项羽之力,武霸天下从司农官开始变强我只是夫子懒妃有毒岳飞之血战中原图清大唐日不落,从造反开始灵气大宋刘备谋主,算尽天下我意外穿越来到了大唐葬元三国:最强谋士大唐之我的叛逆期系统楚汉争鼎开局武力天花板,被公主现场直播器焰嚣张帅教官职场沉浮录苟在妖武乱世修仙那些年西游的兄弟
皮皮读书搜藏榜:承明之治盛唐小国师三国从掳走洛神开始战机英雄凌天仙帝大唐:摊牌了,本驸马要造反!我在三国建了一座城穿越:废柴作家梦回南宋末年征兵令尘途雕弓落刘禅的人生成就系统亮剑:开局战俘营,我带和尚打鬼子秦时实践家大成公子绝世小书儒明末皇太子乱世小土匪三国大曹贼,开局拯救杜夫人逆转乾坤之东汉末年的倒霉蛋儿们从县令到帝师开局十选三,召唤十神将称霸异世农家小女医妃笑倾城,狐仙小王爷荣耀之路:国民校草是女生重生:回到1937最强训犬员寒王纵宠,绝世娇妃神兽饲养员八岁登基,后世都说我是暴君!中天稗史大清之祸害嬴政:时空之主回到远古建华夏武牧江湖穿越了,我的手机还能购物汉风再起之帝国时代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直播:我挖掘国足之光!时空战记:清末新篇章小子,快给爷科考去冒牌皇叔大秦:从醉花楼开始签到陨石榜乱世:手搓大炮养妻女,随时造反亮真理我镇南王世子,你让我干点正事?曹贼休走大周第一狠人明末少年神话三国:我能够进化词条三国:重生为阿斗,开局扶刘备亮剑之我成了赵刚
皮皮读书最新小说:本王只想修路:父皇求我继承大统大秦:扶苏的两千年救赎!三国:从桃园四结义开始无敌抗倭战神快穿:硬核授课,教的太子都篡位南诏残魂穿越三国:主角比吕布还猛科举:大梁魅魔,肩抗两京十三省楚汉争霸演义我在明朝修铁路历史天幕:永乐大帝梁朝九皇子汉武基建:墨家系统带我定乾坤李世民重生水浒南海龙腾:从张保仔到七海之王吴越霸业之这个钱镠不一般糊涂县令贾清廉开局怒打朱元璋,老婆竟是他女儿明末,你让我一只狗拯救大明朝朕,陆地神仙,你让我当傀儡!大明1643,我以敌血铸轩辕扶苏双穿:用科技打造日不落唐朝穿越917,巨舰重炮横扫两大洲大夏九皇子与紫微星宿传说:星辰归途录天问:大秦末路风波亭外大唐,我真的是来作死的饥荒年,我来拯救快饿死的少女桃花酒赠君,往愿君安康崇祯一拳歼八百,全大明跪喊真神三国:一代谋圣陈渡三国:我在三国支教红楼:贾政从教坊司救人挽大明天倾:从驿卒开始签到北疆,开局召唤霍去病穿越大秦之我和始皇帝抢下班明末:开局一把刀,天下任我枭三国:开局带走孙家小萝莉醉剑江湖社畜?不,系统说我是天选之子秦始皇的小伙伴好难为得到我粮食,硬塞老婆给我谋天录开局废柴少爷华夏兵王杀疯了三国:美女收集者财倾山海缔王志这饷,李自成拷得我崇祯拷不得?逆天改命:牛马玩穿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