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去高媛媛家,她的家人对张洋还算满意,主要是有话题聊,而且比前面两个看起来更正经一些,三观也是没的说。
张洋也是佩服自己,在经历了这些东西以后还能保持一颗红色的心。
这次张洋拿着小笔记本和高爸爸聊天,他之前和韩三坪聊过,要准备一部大片,思来想去,他还是想借鉴国外的科幻电影。
目前国内的合拍片有,但都不伦不类,在海外很难有共鸣,既然如此可以尝试合拍科幻电影,试一试看一看。
能不能成功张洋不能确定,就算是失败也是自己一次大胆的尝试,也别说他自己没能力全靠抄。
这几年的积累下来,他对自己也有点想法,在前人的路上添加自己的想法进去。
听到张洋对科幻有想法,高爸爸很高兴,能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上吹牛,爽的很。
张洋就像是小学生一样,提出了一些问题,比如在火星上一个人生存,靠着种土豆怎么样,还有国际救援,可以不可以利用上一次聊的弹弓原理,把发射器从火星轨道上弹射出来,然后被地球上的太空站捕捉到。
聊了很多,张洋也听不懂,但高爸爸明显来了兴趣,表示可以实现的。
说了很多专业的术语,上一次张洋回去后他就开始想弹弓弹射和打水漂两个想法。
现在的发射容易,回来难,回来才是最危险的,发射他们已经完成过了,前些年把人送上了太空后回来。
还处于摸索的阶段,可不意味着就不研究怎么上月球了,反倒是他所提出的这两项理论还得到了不少专家的认可。
在高家吃了一顿饭,张洋开车回家,带着小笔记本内的东西,开始写他的剧本。
后续可能还需要找相关的航天专家在专业上给予帮助,张洋负责故事内容,他们负责完善内部的一些知识等等。
张洋拿着写好的剧本故事,去找中影找韩三坪了。
提前约好的,韩三坪已经在等他了,看到张洋对方比他还迫不及待。
“剧本呢?”韩三坪问道。
“韩董不要着急,在这里呢。”张洋从包里把剧本拿出来递给了韩三坪。
故事并不复杂,2050年人类的科技已经发展到了太空上,白头鹰和兔子的人都已经上了火星,并且在火星上拥有了各自的基地。
然而一场太阳风暴摧毁了火星上的一切,两个国家都各有一名宇航员被逗留在了火星上。
兔子这边的是一名植物科学家,而白头鹰那边的是一名工程师。
两人在火星上发现了对方,一开始还是处于紧张的状态,后来他们意识到自己必须要携手合作才能离开,于是乎一个负责两人的食物,在火星上种植了土豆,另外一人负责寻找修复已经损坏的飞行器。
最后两人在火星上存活了下来,并且通过和地面的联系,让两个大国携手合作,启动了双方在太空上空间站,最终利用弹弓的原理,实现了把两人从火星上救回来的奇迹。
剧本是根据未来上映的电影《火星救援》改编,把一个宇航员改成了两个,数十个国家共同协助,完成了一场全人类一起的救援行动。
老实说很符合国情,不过在白头鹰那边看,估计是会觉得不爽,现在世界上拥有国际空间站的只有他们才对,需要你们这只兔子干什么?
所以这部电影目前的背景下,其实挺难的,就看中影能不能找到合作方,外加剧本需要更多的物理航天技术的支持。
按照张洋的计算,投资可能高达三四亿,需要搭建场景,需要布置火星的场地,还有真实的种植土豆出来。
除此之外还有两个空间站,最后牺牲了已经被淘汰多年的国际空间站,完成对他们的救援任务。
韩三坪看完剧本,闭上眼睛,这肯定是一个大项目,双方合作,提升国际影响力。
“项目是好的,难度也是有的,西方现在傲慢的很。”韩三坪道。
“所以我倾向于电影零八年之后上映,可以的话拍摄是在零七年。”张洋说道。
“为什么在零八年?”
“因为奥运,等奥运之后上映,或者是在奥运期间上映,才能让全球都关注到,也能输出我们国家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
“你说的对,目前的剧本是一个大概,还需要长时间的打磨对吧。”
“是的,我也不懂航天的一些能力,虽然是科幻电影没错,也要有一些物理依据的,这方面可能需要和航天局那边合作,或者是找到相关方面有兴趣的文学作家协助我。”张洋道。
“按照你现在说的计划,那还有三年的时间给你准备,对你来说很长啊。”韩三坪笑道。
“在这期间我肯定是有其他的项目,剧本打磨好,还需要和白头鹰那边的电影公司合作才行。”张洋苦笑道。
“这点你放心,他们也会想和我们合作的。”韩三坪笑了笑。
张洋看到对方的笑容,显然是胸有成竹,既然如此那也不必多想了,这个剧本他拿回去自己琢磨,继续完善起来。
也许是明年的事了,现在先不着急去想这些,他还想继续搞钱,多拍点电影出来。
《误杀》第二部也该提上日程了。
张洋下半年就这部电影计划,叶问的续集再等一段时间。
今年的《超级女声》真的是大爆了,火遍大江南北,到处都能看到推广,在年轻人心目中留下深刻记忆。
去年第一季的时候没有那么火爆,现在积累下来的名气,第二季直接爆了。
主打一个想唱就唱,张洋回去北电上学听到不少同学在议论要不要报名去参加。
接下来就等戛纳国际电影节召开,到时候去参加电影节,顺带的卖掉《画皮》的版权,还有七月回到国内上映电影。
然后是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把《珠江》给卖掉,然后在国庆档上上映在戛纳和威尼斯期间,去暹罗拍摄《误杀》第二部。
这就是他今年的计划,《误杀2》也应该会在年底的贺岁档上,一年三部电影,够多了。
明年可以筹备《火星救援》,零六年筹备,零七年拍摄,零八年上映,这是他的计划。
用三年的时间去准备一部电影并不长,虽然有原型,也算是张洋自己改编了不少,为了全球市场而准备的一部电影。
零八年还是有风险的,毕竟那场风暴席卷,哪里还有人有钱去看电影啊。
全世界都在遇到那场危机,如果真是这样,那就要在风暴到来之前上映,零八年七月上映。
为了这个电影剧本,张洋决定去拜访一个人。
通过各种关系,他来到了位于西山省平定县的娘子关发电厂。
“你好先生,请问你来这里有事吗?”门口的守卫看到背着大包小包,还提着水果的张洋问道。
“大哥你好。”张洋放下水果,从兜里拿出来烟递给对方。
“哟呵,不错啊这烟。”对方一看烟瞬间开心了起来。
“大哥,我是从首都来的,是一名电影编剧,想问一下你们厂里有没有一个叫刘磁欣的人。”张洋道。
“你是他亲戚?”门卫道。
“算,算是吧。”张洋道。
“我给你问一下,好像是有这样一个人。”门卫去打了电话,很快一个戴着眼镜四十出头的中年男子走了出来,圆圆的脸,看不出来居然是大作家刘磁欣。
“谁找我啊?”刘磁欣心里也奇怪,家里的亲戚,应该是某个读者吧,在他想来应该是这样。
“刘老师!”张洋挥手道。
“你是……”
“我叫张洋,是一名电影导演,这是我的名片。”张洋道。
“张洋?电影导演?”刘磁欣接过手中的名片,看了一下猛的想起来。
“哦哦哦,你就是《周处除三害》里面的桂林仔对吧,大导演大明星啊你。”刘磁欣惊呼道。
门卫愣了一下,看向张洋有些意外,这是大导演?大明星?不过的确是长的很高大,很帅气,和他见过的年轻人气质上有不小的区别。
“刘老师客气了,我是无事不登三宝殿,上门来请您帮助来了。”张洋道。
“我们进去聊吧。”刘磁欣道。
刘磁欣在文学奖有名气,但是在他们厂里很少人知道他是写科幻小说的大作家。
现在的文学小说作家,其实不怎么卖钱,十年后的版权时代才真的值钱。
带着张洋到了他家,厂里分配的,大刘的父亲当年也是打过仗,后来进了煤矿工厂,他也算是子承父业了。
妻子还在上班,张洋把东西放下,刘磁欣心里还在想张洋找他是有什么事。
结果张洋迫不及待的从包里拿出一叠纸递给他,上面的油墨味道很重,显然是刚刚打印出来不久。
“刘老师,这是我写的一个科幻电影剧本,您帮我看看怎么样。”
听到张洋这样说过,刘磁欣也来了兴趣,接过手,扶了扶眼镜,看了起来。
“我看看啊!《火星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