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豆的事件悄然平息,杨小帅凭借智慧化解冲突的方式,在一些底层弟子中悄悄流传,但也仅限于此。外门的生活依旧以修炼为核心,波澜不惊。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来自同辈的竞争压力,始终如影随形。
这一日,天朗气清,正是修炼《青岚基础剑诀》的好时机。演武场上,剑气破空声与教习师兄的呼喝声交织在一起。杨小帅凝神静气,一遍又一遍地演练着“清风拂柳”。经过一段时间的苦练,加上突破炼气一层后对身体掌控力的提升,他的剑法虽仍谈不上精妙,但已初具形态,少了最初的笨拙,多了几分流畅自然。
他专注于自己的剑招,心无旁骛,试图将观察青藤所得的“柔韧”之意更好地融入剑式之中。就在他沉浸其中时,一股锐利的气息自身侧传来,伴随着一道略带讥诮的声音:
“杨师弟,多日不见,你这‘清风拂柳’,倒是舞得越来越像‘醉汉打拳’了,只是不知这醉意里,有几分是真功夫?”
杨小帅收剑而立,转头望去。只见周明不知何时已练完一套剑法,正站在不远处,手持他那柄明显品阶不俗的青钢剑,嘴角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目光却如他手中的剑一般,带着审视和一丝不易察觉的锋芒。
周围的弟子们察觉到这边的动静,纷纷放缓了动作,投来关注的目光。周明和杨小帅,一个是根基扎实、进步迅速的世家子弟,一个是天赋异禀却剑法蹩脚的“混沌灵根”,这两人之间的碰撞,总是格外引人注目。
王铁牛立刻提着木剑站到了杨小帅身边,瓮声瓮气地说:“周师兄,你啥意思?小帅师兄练得好着呢!”
周明看都没看王铁牛,目光依旧锁定杨小帅,语气平淡却带着压力:“杨师弟,我并无他意。只是听闻你悟性超群,连引气都能别出心裁。但这剑法一道,讲究的是千锤百炼,是实打实的水磨工夫。光靠些取巧的心思,恐怕难登大雅之堂。我辈修士,终究要以实力说话。”
这话听起来像是师兄的善意提醒,但结合他那神态和语气,挑衅的意味再明显不过。他是在质疑杨小帅的剑法只是花架子,暗示他依靠小聪明,根基不牢。
杨小帅能感受到周明话语中的那根刺。他知道,周明这种世家子弟,骨子里有着自己的骄傲。自己这个“乡下小子”凭借混沌灵根后来居上,在天赋和关注度上压了他一头,难免会让对方心中不服。之前的几次接触,周明虽然表面客气,但那种若有若无的距离感和竞争意识,杨小帅并非没有察觉。
若是几个月前,面对这种当众的质疑,杨小帅或许会面红耳赤,急于辩解。但经历了外门的磨砺,他的心性沉稳了许多。他并未动怒,反而笑了笑,将木剑随手挽了个剑花——这个动作他练习了无数次,依旧算不上漂亮,但至少不再僵硬。
“周师兄说得是。”杨小帅语气平和,仿佛没听出对方的弦外之音,“剑法确实需要苦练,师弟我资质鲁钝,正需要像师兄这样的榜样鞭策。”他话锋一转,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好奇”表情,“不过,师弟一直有个疑惑,正好向师兄请教。这‘清风拂柳’一式,讲究以柔克刚,但若遇到刚猛无比的攻势,比如……比如张猛师兄那种路数,该如何将‘柔’运用到极致,才能卸力化解,而不是一味躲闪呢?”
他这个问题问得十分巧妙。一来,承认了自己剑法不足,姿态放得很低;二来,将话题引向了具体的剑理探讨,而非意气之争;三来,隐含地抬了周明一手,将他置于“指点者”的位置。
周明显然没料到杨小帅会是这种反应。他预想中杨小帅可能会羞愤,可能会强辩,甚至可能冲动之下提出比试,那样他就可以名正言顺地“指点”一下对方,展示自己扎实的功底。却没想到,杨小帅完全不接招,反而虚心请教起来,这让他蓄势待发的一拳仿佛打在了空处。
周围弟子们也窃窃私语起来:
“杨师弟这脾气真好……”
“是啊,不卑不亢,还虚心请教。”
“周师兄是不是有点咄咄逼人了?”
周明脸上那丝讥诮的笑意有些挂不住了。他骑虎难下,若不回答,显得他小气,没有同门之谊;若回答,就等于被杨小帅牵着鼻子走,失去了主动权。他深吸一口气,勉强维持着风度,开始讲解应对刚猛攻势的技巧,言语间不免带上了一些卖弄和说教的意味。
杨小帅听得十分“认真”,不时点头,偶尔还会追问一两个细节,显得求知若渴。但他的问题往往能问到点子上,甚至隐隐触及周明剑法中的一些细微不足之处,让周明讲解起来越来越吃力,额角微微见汗。
王铁牛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他虽然憨直,但也看出小帅师兄这招“以柔克刚”用得实在是妙!简直比剑法还厉害!
周明讲了一大通,自觉已经充分展示了“师兄”的水平和“风度”,便想找个借口结束这场让他越来越不舒服的“指点”。他清了清嗓子:“……大致便是如此。剑法之道,还需自行体会。杨师弟若无事,我便先……”
“师兄且慢!”杨小帅再次开口,脸上带着人畜无害的笑容,“师兄讲解得如此透彻,师弟茅塞顿开!为了加深理解,不如我们简单切磋一下?只比招式,不用灵力,正好请师兄现场指点一下我刚才理解得对不对?”
周明:“!!!”
他差点一口气没上来!他本来就想找机会切磋,没想到被杨小帅以这种“虚心请教后验证学习成果”的方式主动提了出来!这下他连拒绝的理由都没有了!拒绝,就是怕了,或者刚才的讲解是纸上谈兵;接受,则完全落入了杨小帅的节奏!
周围弟子的兴趣彻底被吊了起来,纷纷围拢过来。连教习师兄都抱着胳膊,饶有兴致地看着,没有阻止的意思。同门间这种点到即止的招式切磋,是被允许甚至鼓励的。
周明骑虎难下,脸色变幻了几下,最终只能硬着头皮,强作镇定道:“既然杨师弟有此兴致,为兄便陪你过两招,切记,点到为止。”
两人来到场中空地,相对而立。周明手持青钢剑,剑尖斜指地面,架势标准,气息沉稳,尽显世家风范。杨小帅则还是那柄普通木剑,随意握着,姿势依旧算不上好看,但眼神却格外专注。
“杨师弟,请。”周明打算速战速决,一出手便是《青岚基础剑诀》中攻势较强的一式“青松迎客”,剑尖抖动,直刺杨小帅面门,速度极快,带着破风声。
若在以往,杨小帅多半会选择闪避。但这一次,他脑海中回响着刚才周明讲解(以及自己观察感悟)的卸力技巧,还有那青藤缠绕岩石的意象。他不退反进,木剑并非硬格,而是贴着周明的剑身顺势一引,手腕微转,身体如同柳絮般随着剑势轻轻一侧。
周明只觉得剑上一股力道传来,原本凌厉的直刺竟被带偏了方向,从他身侧滑过,刺在了空处!而杨小帅的木剑,却如同附骨之疽,顺着他的剑脊滑向他的手腕!
周明心中一惊,急忙变招后撤。他没想到杨小帅的应对如此诡异灵动,完全不像新手!
杨小帅得势不饶人,他根本不管什么固定招式,完全凭借超强的反应和直觉,将“清风拂柳”的“柔”与自己在实战考核中那种无章法却有效的打法结合了起来。他的剑招时而轻柔如风,时而刁钻如蛇,专攻周明招式转换间的细微破绽。
周明剑法扎实,力量、速度都胜过杨小帅,但杨小帅这种不按常理出牌、注重实效的打法,让他十分别扭,有种有力使不出的感觉。好几次,他的精妙剑招都被杨小帅用最简单、最直接的方式化解或干扰。
场下的弟子们看得眼花缭乱,惊叹连连。
“杨师弟这剑法……好奇特!”
“看起来没章法,但好像很有效?”
“周师兄好像被克制了!”
王铁牛更是激动得满脸通红,恨不得亲自上场助威。
切磋了约莫二十招,周明越打越心惊,也越打越烦躁。他久攻不下,自觉颜面有损,心中一急,剑法出现了一丝紊乱。杨小帅敏锐地抓住这个机会,木剑如毒蛇出洞,穿过他的防御,轻轻点在了他的手腕上。
虽然只是木剑,且未用力,但按照切磋规矩,这已经是输了半招。
周明动作一僵,脸色瞬间变得难看之极。
杨小帅立刻收剑后退,拱手行礼,语气诚恳:“周师兄承让!多谢师兄指点,师弟受益匪浅!师兄剑法精湛,若非有意相让,师弟绝无机会。”
他这番做足姿态,给周明留足了面子。
周明看着杨小帅那“真诚”的脸,胸口堵着一口气,上不来下不去。他明明输了半招,却还得接受对方的“感谢”和“吹捧”,这种憋屈的感觉比直接被打败还难受!他勉强挤出一丝比哭还难看的笑容:“杨师弟……进步神速。” 说完,再也待不下去,转身快步离开了演武场,背影显得有些狼狈。
一场看似不可避免的冲突,就这样被杨小帅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化解,并且还小胜半招。他没有选择硬碰硬,而是用了智慧、心性和一点点“狡猾”,不仅维护了自己的尊严,还让周明吃了个哑巴亏。
王铁牛兴奋地冲上来:“小帅师兄!你太厉害了!把周师兄都打败了!”
杨小帅却摇了摇头,看着周明离去的方向,神色平静:“算不上打败,只是取巧。周师兄根基比我扎实得多,若真动用灵力全力相搏,我必输无疑。” 他清楚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这次“挑衅”事件,更像是一面镜子,让他更清醒地认识到了自己与真正扎实修行者之间的差距,也让他明白,在外门,除了修为,处事的方式和智慧同样重要。
经此一事,杨小帅在外门弟子中的形象更加立体了。他不仅是那个天赋异禀、有点小聪明的“混沌灵根”,更是一个懂得隐忍、善于应对、不惧挑战的少年。而他和周明之间那层微妙的竞争关系,也由此变得更加明显。青岚宗内的锋芒,在这一次次的碰撞中,正悄然显露其独特的棱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