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京没多久,宁玉芙便迎来了及笄礼
林明璋见过侯府对她的冷淡,不再指望侯府能对此上心。
他决心亲自为她办一个风风光光的及笄礼,让侯府上下再不敢轻视她。
他特意请三皇子出面,邀请了圣上的长姐担任主宾。
这位长公主从小父母疼爱,出嫁后又夫妻和睦,儿孙满堂,是宗室中有名的“五福俱全”之人。
当长公主府派人来知会侯府时,整个安平侯府都震惊了。
侯爷和侯夫人都有些不敢相信,长公主身份尊贵,早已多年不出席此类仪式,如今竟肯为他们这个名不见经传的二女儿担任主宾?
震惊之后,便是狂喜。
安平侯府立刻行动起来,以最高标准筹备及笄礼,不敢有丝毫怠慢。
那些惯会看人下菜碟的下人,见到这般阵仗,对宁玉芙的态度瞬间变得无比恭敬,再不敢有半分轻慢。
及笄礼当日,侯府宾客盈门,热闹非凡。
长公主如期而至,她虽然上了年纪,但仍然凤仪万千,雍容华贵,一举一动皆引人注目。
她亲自为宁玉芙梳头加笄,口中念着美好的祝词。
宁玉芙身着华丽的长裙礼衣,端坐在席上,仪态端庄,容貌明媚。
今日不仅主宾尊贵无比,前来观礼的宾客也身份贵重。
三皇子虽未亲自前来,却送来了厚礼。
周尚书夫妇二人更是亲自到场。
此外还有许多与林明璋交好的世家子弟,青云书院的同窗好友,乃至一些想与林明璋交好的官员,都派了女眷送来贺礼。
这场及笄礼,办得风光无限,羡煞旁人。
京城勋贵圈中,一时之间都在谈论安平侯府二小姐的这场及笄礼。
宁玉芙的大姐宁玉蓉和三妹宁玉荷也全程参与了典礼,两人心中嫉妒得几乎发狂。
宁玉蓉脸上维持着温婉的笑容,指甲却早已掐进了掌心。
她前些年便已嫁给了永国公府的嫡次子为妻。
永国公府不同于安平侯府,永国公简在帝心,是圣上的肱骨大臣。
这门亲事算是侯府高攀,当初的她也是颇为满意。
然而,当她嫁进去后才知其中滋味。
永国公府规矩极大,她作为次子媳妇,上有婆婆和长嫂压着,下有妯娌争宠攀比,就连公府仆役都对她捧高踩低,阳奉阴违。
她的日子过得并不轻松。
因为她的夫君是次子,根本无法继承爵位。
等到日后分府别居,权势地位和长房根本无法相比。
所以日常交际中,她对那些地位显赫的宗室妇和勋贵家女眷总是小心翼翼地奉承。
虽然如此,但一直到今日前,她都觉得这些都是值得的。
她从一个败落的侯府嫁到了煊赫的国公府,即便只是次子,但也比嫁给同样只有花花架子的勋贵人家或者家世普通的官宦子弟,要好太多了。
但今日,在她二妹妹的及笄礼上,她却愕然地发现,她平日需恭敬问安的贵妇人,竟都笑容和煦地围着宁玉芙攀谈,言语间颇为客气,甚至带着几分隐隐的讨好。
宁玉蓉穿着精心准备的华服,站在冷清的角落,看着被众人簇拥在中间,容光焕发的宁玉芙,只觉得胸口堵得发慌。
明明她都把两人分开了,明明都过去这么多年了,兜兜转转两人居然还能在一起?
都已经是她的手下败将,却得了那样一个前程远大,将她视若珍宝的未婚夫。
连及笄礼都要请来京城权贵,帮她风光大办。
而她,堂堂侯府嫡长女,自幼被精心培养,嫁的也是国公府,却要日日看人脸色,谨小慎微,何曾享受过这般众星捧月的待遇?
她努力维持着脸上温婉得体的笑容,与相熟的夫人小姐们寒暄,但目光掠过宁玉芙时,眼中却闪过阴沉与不甘。
她都能想象出,今天过后,那些和她不对付的夫人嘲讽的目光以及妯娌幸灾乐祸的眼神,这些仿佛一根根针般刺在她的心上。
及笄礼圆满结束后,林明璋在京中陪伴了宁玉芙几日,便准备启程前往江南。
“小芙,”他看着她,眼中满是缱绻不舍。
“游学之期未满,我需得返回江南。你安心待在府中,有任何事,无论大小,都可让小厮寻了林齐去办。”
林齐是他留在京中的心腹,为人机敏可靠,由他帮宁玉芙处理杂事,最合适不过。
他顿了顿,神色中仍有几分担忧:“若遇棘手之事,林齐也无法解决,可派人去周尚书府上求助。世伯已答应我会照看于你,有他老人家在,侯府无人敢轻视你。”
宁玉芙心中亦是极为不舍,但知他志向远大,便乖巧点头:“我知道的,你放心去吧。我会照顾好自己,再说还有春桃和几位妈妈在呢。”
她努力让自己的语气显得轻松,“你在外也要当心身体,别只顾着读书。”
林明璋抬手,轻轻拂过她的发梢,承诺道:“待明年春闱后,我便前来娶你。”
翌日清晨,林明璋辞别周尚书,又去侯府拜别了侯爷夫妇,最后深深看了一眼宁玉芙,这才翻身上马,带着林全等人离京南下。
出了城门,他勒住马,对前来送行的林齐再次细细叮嘱。
“林齐,京中一切,尤其是侯府二小姐那边,我便交托与你了。你机灵些,派人多留意侯府的动静。无论何事,只要事关小姐,都需及时传信于我,不可有丝毫延误懈怠,明白吗?”
林齐神色一凛,恭敬应道:“公子放心!小的必定竭尽全力,护小姐周全,事事禀报,绝不敢有负公子所托!”
林明璋这才点点头,最后望了一眼京城,一挥马鞭,策马向着江南方向而去。
他心中虽有万般不舍,但他知道自己还需努力,只有博得一个锦绣前程,才能风风光光地将他心爱的姑娘迎娶回家,予她一世安稳尊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