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白塔寺的废墟,如同一块被烈火反复舔舐、又被岁月遗忘的巨大疮疤,横亘在凉州城北的荒原之上。风,裹挟着焦黑的尘土和刺骨的寒意,像无数冰冷的鞭子,无情地抽打在桑吉与阿娜尔的脸上、身上,更深深抽打着他们沉入冰窟的心。桑吉的目光空洞地掠过断壁残垣,那些曾经承载着无上荣光与和平伟业的基石,如今不过是散落一地的冰冷顽石。药筐深处,那尊残破的阎魔德迦金佛,透过藤条的缝隙,传递来的不再是神性的威严,而是一种深入骨髓的、令人窒息的虚无感。护教?复国?在这片象征着我教荣光彻底湮灭的焦土面前,这些字眼如同风中残烛,微弱、飘摇,显得如此苍白而可笑,仿佛命运本身发出的最尖锐的嘲讽。阿娜尔紧紧握着他冰凉的手,指节因用力而发白,她无声的担忧与支持如同涓涓细流,试图温暖他冻僵的灵魂,却无法驱散那浓得化不开、几乎要将他吞噬的绝望迷雾。每一次呼吸,都带着废墟的尘埃和失败的苦涩,他们就这样伫立良久。

“阿弥陀佛。”一声平和的佛号,如同投入死水的石子,泛起的涟漪虽小,却清晰地打破了这片令人窒息的、凝固的死寂。

桑吉与阿娜尔悚然一惊,如同从噩梦中被惊醒的困兽,迅速收敛起外溢的情绪,身体瞬间绷紧,带着高度的警觉转身望去。只见一位身形宽厚的老僧,不知何时已悄然立于他们身后数步之外。他身着洗得发白、几乎看不出原色的灰色僧衣,外罩一件半旧的褐色袈裟,衣料朴素,针脚细密。面容圆润慈和,双耳垂肩,眉宇间沉淀着一种阅尽人间沧桑、看透世事浮沉后的平静与深邃智慧。他双手合十,姿态从容,目光温和地注视着他们,那目光里没有审视,只有一丝洞察世情的悲悯:“两位施主,在此废墟前伫立良久,悲戚之色溢于言表,直透心髓。此白塔古寺,毁于前朝战火。岁月流转,人事代谢,此地已成焦土久矣。莫非二位……竟不知晓?” 他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穿透风声,带着一种奇异的安抚力量,又隐隐蕴含着探究。

桑吉心中警铃大作,如同绷紧的弓弦。这老僧出现的时机、地点都太过巧合,言语虽平和,却直指他们内心的波澜。他面上却迅速调动起“陈福安”这个身份的伪装,混杂着惊讶、惋惜与行脚医者的质朴,连忙举手还礼,语气恳切:“大师有礼。在下陈福安,携内子柳氏。惭愧惭愧,不瞒大师,十几年前我路经凉州,曾在此白塔寺许下心愿。承蒙佛祖慈悲,今朝心愿得偿,特来还愿。不想……不想十几年光景,竟已物是人非,宝刹成墟……”他重重叹息一声,带着行路人特有的风尘与对佛门发自内心的敬畏,“见此圣地倾颓,实在令人痛彻心扉!一时情难自抑,失态之处,还望大师海涵。” 他刻意强调了“圣地倾颓”四个字,试图将自己过度的悲痛合理化。

老僧深邃的目光在桑吉脸上停留了片刻,那目光仿佛能穿透“陈福安”那层精心编织的惋惜外衣,直达其眼底深处翻涌的迷茫、痛苦与信仰崩塌后的巨大空洞。他微微颔首,脸上的悲悯之色更浓,如同冬日暖阳试图融化坚冰:“阿弥陀佛,善哉善哉。心愿得偿,本是人生一大喜事。然施主心愿成真后,仍能不忘昔日许愿之地,更因见宝刹倾颓而心生如此深切悲戚,此等念旧感恩之心,已足见佛缘深厚,善根深种,非泛泛香客可比。” 他顿了顿,继续温和地说道,语气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引导:“佛门广大,普度十方,本不拘泥于一寺一塔之形骸。既然施主虔心向佛,心怀慈悲,何不随贫僧移步?此地荒僻风烈,非久留之所。前方不远,就是贫僧之寺,贫僧此次化缘而归正要返回,不如同路叙谈,以慰佛心,也免得二位施主在此空留哀伤。”

桑吉顿生疑虑,去还是不去呢?此僧出现得蹊跷,言语温和却句句潜藏机锋。如果不去?自己方才以“还愿信徒”自居,对佛门圣地表现出深切眷恋,此刻断然拒绝一位老僧的善意邀请,不仅失礼,更会显得心虚异常。更重要的是,那源自僧伽血脉、对三宝(佛、法、僧)的天然敬畏,如同无形的枷锁,让他无法对一个很可能代表“法”与“僧”的老者失礼。他看了一眼阿娜尔,阿娜尔眼中虽有浓得化不开的忧虑,嘴唇微动似想劝阻,但最终只是轻轻点了点头,表示愿随他同行,眼神中传递着“小心”的警示。

“大师慈悲,体恤入微,晚辈感激不尽。愿随大师同往,聆听教诲。”桑吉再次行礼,恭敬应道,将“陈福安”的谦卑与感激表现得恰到好处。

“善哉。”老僧面露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仿佛一切尽在预料之中。他转身引路,步履沉稳如山岳,宽大的僧袍在凛冽的朔风中微微飘拂,自有一股能抚平躁动的安详气度,与这荒凉破败的废墟背景形成奇异的和谐。

三人离开白塔寺那如同巨大伤口的废墟,沿着一条更加荒僻、几乎被枯草和碎石掩埋的小径向东北方向行去。凉州城北的喧嚣市声被远远抛在身后,仿佛隔着一个世界。天地间只剩下呼啸的寒风掠过荒原的呜咽,卷起细碎的沙砾打在脸上生疼,以及三人踩在冻土和碎石上发出的单调脚步声。阿娜尔默默跟在桑吉身侧,落后半步,身体保持着微妙的姿态,既能随时应对突发状况,又能清晰地听到前方的对话,她的目光锐利如鹰隼,警惕地扫视着四周和前方老僧的背影。桑吉则与老僧并肩而行,心中那根警惕的弦绷到了极致,面上却维持着“陈福安”应有的恭敬与对长者的礼数。

风声呜咽,如同无数亡魂在废墟上空低泣。

“施主,”老僧的声音在风中显得格外平和,穿透风声的阻隔,清晰传入桑吉耳中,仿佛闲聊家常,又仿佛带着某种宿命的开场,“方才在白塔寺废墟前,贫僧驻足良久。二位那份源自心底最深处的悲悯与失落,绝非寻常香客面对古刹废墟所能有。寻常香客,或惋惜,或感慨世事无常,其情虽真,其痛却浮于表面。而二位之痛……”他微微侧首,目光如同实质般落在桑吉脸上,“痛入骨髓,痛彻神魂,乃至动摇生存之根基。若非对佛教法脉有着至深的虔诚,对往圣亲手缔造的伟业有着刻骨铭心的认同与归属,断难至此。”

桑吉心头如遭重锤,暗道“果然”!这老僧不仅看穿了伪装,更是一语道破了我们与白塔寺、与萨迦法脉不可分割的深层联系!对方已经掀开了第一层面纱。他强压下翻涌的心绪,谨慎地回应,语气中带着“陈福安”所能表现出的、对佛教的敬仰:“大师法眼如炬,洞彻人心。晚辈虽为行医之人,然自幼随家父礼佛,深知因果循环,慈悲为怀之理。白塔寺乃凉州会盟之地,曾有大师以大智慧、大慈悲,与凉王在此缔造和平,止息干戈,泽被苍生万民,功在千秋。今见圣地倾颓,象征湮灭,不免……不免感怀世事之无常,佛法之兴衰,更叹先贤伟业,竟成焦土,令人扼腕。”

“感怀世事无常……佛法兴衰……”老僧喟然长叹,那叹息声悠长沉重,仿佛承载着千年古刹的重量。他目光投向凉州新城那巍峨雄浑、象征着新兴王朝力量的轮廓,声音带着一种穿透历史的苍茫:“朝代更迭,兴衰轮转,本是天道循环,非人力所能强求。强盛如蒙元,铁蹄踏遍欧亚,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我佛门清净地,亦在此历史洪流中载沉载浮,如海中孤舟。施主可知,我大明开国太祖高皇帝,龙兴之前,年少困顿,迫于生计,曾入皇觉寺为僧,‘空门礼佛,出入僧房’,青灯古佛,晨钟暮鼓,虽清苦至极,却也在太祖心中深深种下了佛缘的种子?那段僧寮岁月,于太祖而言,非是逃避,而是困顿中的庇护,是磨砺心志的熔炉。”

他话锋一转,语气中带上了几分追忆与凝重:“后来风云际会,天下板荡,太祖于情势万分危急、生死抉择之际,曾重返寺内,于佛前焚香祷祝,至诚叩问,求佛指明前路。最终得冥冥启示,豁然开朗,遂毅然投奔义军,开启了龙兴之路。佛门于太祖,这份渊源,太祖刻骨铭心,从未忘怀。”

“故而,”老僧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权威感,仿佛在宣读某种无形的法旨,“立国之后,太祖深念佛门恩德与教化之功,设立善世院,僧录司,专司天下僧务,统摄各宗。更颁布《申明佛教榜册》,条分缕析,意在正本清源,整肃僧伽纲纪,剔除伪滥,扶持正信佛法,修缮古刹名蓝,广施法雨。此乃护法之善举,亦是帝王对佛门昔日庇护与启迪之恩的深切回护!此等尊崇,历朝历代,亦属罕见。” 他描绘了一幅朝廷大力扶持正统佛教的宏伟图景。

桑吉默默听着,心中波澜起伏。这老僧所言太祖事迹,他亦有耳闻,但经由对方口中说出,更显得确凿无疑,且将朝廷的宗教政策赋予了极高的意义。他不由得微微点头,表示认同。

然而,老僧的声音继续传来,却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沉重的叹息,如同晴空飘来一片阴云:“然,护持之中,必有规束。此乃治国之常理,如同医者用药,扶正亦需祛邪。朝廷明令昭昭,严禁白莲社、明尊教(摩尼教)、弥勒教等左道旁门,严禁其妄称弥勒下生、明王出世等妖言,聚众烧香,夜聚晓散,惑乱民心,图谋不轨。此乃维护社稷安定、黎民福祉之根本,断无姑息,无可厚非。”

话锋至此,老僧微微停顿,他的声音压低了几分,带着一种推心置腹却又令人心悸的直白:“只是……对于藏传佛教一脉,尤其是其密宗法流,朝廷之策,则更为审慎,乃至……不得不有所抑制。” 这“抑制”二字,如同冰锥,刺破了刚才营造的和谐氛围。

桑吉的心猛地一沉,仿佛坠入无底深渊,一股寒意自脊椎升起。面上却努力维持着“陈福安”的惊讶与不解:“哦?大师此言何解?据我所知:藏传佛教亦是佛陀教法,普度众生,其显宗教义与汉地相通,密宗亦源自印度正法,何故独受抑制?岂非有违佛法平等之旨?”

老僧停下脚步,转身正对着桑吉。荒原的风吹动他的僧袍,猎猎作响,他却如磐石般稳固。眼神清澈而深邃,仿佛能洞悉人心最幽微之处,也看透了桑吉伪装下的真实心绪。

“施主问到了关键之处,亦是朝廷不得不为的苦衷所在。”老僧的声音带着一种剖析时局的冷静,如同医者解剖病灶,“藏传佛教,教义精深,传承有序,本无不可。然其法脉根基,深植于雪域高原,受控于当地政教合一之领袖,远离中枢万里之遥。朝廷虽有册封羁縻之策,然终究鞭长莫及,难以对其僧团组织、法脉传承、乃至寺院经济进行细致有效的管束与监察。此其一,地理之隔,政令难达,易生枝节。”

他竖起第二根手指,语气更加凝重:“其二,藏密仪轨,深邃玄奥,多有异于汉地显宗之处。贫僧修习本宗佛法,略知其本尊修法、曼荼罗观想、气脉明点、乃至某些忿怒相与双运法门,其形其相,易与中土民间隐秘教派、巫傩之术、乃至被禁之邪法外道相混淆,成为滋生事端、秘密结社、聚集力量的渊薮。前元之季,藏僧常出入宫闱禁苑,交结权贵,干预朝政,甚至参与宫廷倾轧,乃至与地方豪强勾结,此等教训,殷鉴不远,血迹未干!朝廷岂能不防微杜渐?”

最后,老僧的声音压得更低,几乎融入风声,却带着一种令人毛骨悚然的寒意,他竖起第三根手指:“其三……亦是朝廷心腹之患!北元鞑虏,虽败退漠北,然其心不死,如草原饿狼,时刻觊觎中原。其部常借‘护教’、‘礼佛’之名,行渗透、刺探、勾连之实。藏地毗邻其境,信众往来频繁,商道交错,朝廷不得不百倍警惕其借藏传佛教之便,尤其是某些具有象征意义的圣物或高僧为媒介,勾连内应,煽动边衅,动摇我大明边陲之根基!此乃关乎社稷存亡之大事,宁严勿纵!”

一番话,条分缕析,层层递进,桑吉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直冲天灵盖,浑身冰冷。老僧最后长叹一声,那叹息饱含着超越宗派立场的悲悯与无奈,仿佛在为这难以调和的矛盾而叹息:“是以,朝廷之策,非为灭法,更非仇视藏民信众。实为杜渐防微,稳固国本,保境安民!此乃帝王权衡利弊、谋及万世之不得已!白塔寺,乃藏传密宗于河西走廊之最高圣地,萨迦法王之象征,其政治意义与宗教感召力巨大无比。其迟迟未能复建,非因朝廷吝啬,根由便在于此呀!

在贫僧看来,无论是汉传显宗,抑或藏传密教,乃至南传上座,其根本教义,皆不离‘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四句偈!佛门本是一家,同源异流,皆以慈悲为怀,普度众生为旨归。执着于门户之见,形迹之别,执着于寺塔金身、法王名号,实乃着相,已背离了佛陀拈花微笑、直指人心的本怀!”

老僧这番话,如同暮鼓晨钟,又似万钧雷霆,重重地、连续不断地轰击在桑吉心头!朝廷冰冷现实的考量、血淋淋的历史教训、严峻复杂的边境羁绊……被条分缕析,直指核心,无情地碾碎了他心中残留的、关于白塔寺重建、关于萨迦法脉在汉地公开弘扬的最后一丝幻想。更令他灵魂震撼的是老僧最后点出的“佛门一家”之论和那质朴无华却又至高的“四句偈”。这与他自幼在师父身边所受的“万法归一”、“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的至高教导,何其相通!这老僧,绝非寻常汉地僧人!桑吉望向老僧的目光,瞬间充满了真正的敬意与一种在绝望深渊中抓住救命绳索般的探求渴望。

“大师所言,字字珠玑,振聋发聩!”桑吉由衷赞叹,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心中那层“陈福安”的伪装,在面对如此直指佛理核心的对话时,悄然褪去几分,语气中不由自主地带上了属于桑吉本真的沉凝、思辨与一种寻求真理的迫切,佛教典籍“《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有云:‘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又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佛性本自具足,如虚空遍在,不因地域、传承、仪轨之异而有丝毫差别。执着于寺塔金身之存毁、显密门户之高下、法王名号之有无,岂非正是着了‘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离了这‘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真如实相?”

老僧眼中精光一闪,如同暗夜中的星辰骤然点亮,脸上露出真正欣喜而深邃的笑容:“好!好一个‘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施主对《金刚经》空性真谛的领悟,已非泛泛!贫僧观施主行止气度,沉稳内敛,悲心深藏,绝非寻常行医之人。方才一番话,更是直指心性本源,深契般若空慧!妙悟非凡!”

他话锋一转,带着考校与深究的意味:“然则,贫僧尚有一问,欲与施主参详。经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此‘梦幻观’乃破执利器,直指万法空性。然在密乘行者看来,‘即身成佛’乃无上精进法门,强调即此五蕴之身,可证无上菩提。此‘精进’与‘梦幻观’所指向的‘空寂’,如何相融通?如何不落于断灭空寂之边见,亦不执着于‘成佛’之相?”

一场关于佛法至高奥义的思辨,就在这通往寺院的荒僻小径上,在凛冽的寒风中,在废墟的阴影下,如同两股强大的精神激流,猛烈地碰撞、交融。

桑吉精神陡然一振,仿佛从绝望的泥沼中被拉出,回到了敦煌与索南上师彻夜辩经的峥嵘岁月。胸中块垒,似乎在这思想的交锋中找到了宣泄的出口。他挺直了背脊,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如同暗室明灯:

“大师考校,晚辈斗胆陈词浅见。”桑吉的声音恢复了僧侣的沉静与自信,“《金刚经》此偈,如狮子吼,道尽世间万法缘起性空,刹那生灭,无有独立自存之实相。此乃破一切执着之金刚利剑!然在密乘行者看来,此‘空’绝非虚无之顽空、死寂之断灭!万法虽空,其显相宛然,生灭不息,因果不爽,功用不虚。此即‘缘起性空,性空缘起’之不二妙理,空有不二,如手心手背!”

他顿了顿,字句清晰,带着密法特有的力量感:“‘即身成佛’之精进,绝非执着于‘成佛’之果位名相,亦非视此身为恒常坚固之实有。恰恰相反,它是在深谙‘此身如幻’、‘万法本空’之后,于当下一念,观自身五蕴(色、受、想、行、识)、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六识(眼识乃至意识),皆为本尊清净坛城之庄严显现!烦恼即是菩提,生死即是涅盘,无二无别!借气脉明点之甚深方便,转贪嗔痴慢疑五毒为五方佛智,即此‘如梦幻泡影’之五蕴假合之身,当体证得‘空性’与‘光明’不二之佛果境界。所谓‘方便为究竟’,此无上精进,正是在彻底了悟‘空性’基石之上,于‘空’中生起无缘大悲之心与无穷妙用之行!如莲花出于淤泥而不染,如日月行空而不住于空!” 桑吉的一番思辨,将所学密宗的“即身成佛”建立在最彻底的“空性”理解之上,强调其“悲智双运”、“空有不二”的特质,化解了与“梦幻观”的表面矛盾,这也是桑吉多年佛学所成。

老僧静静聆听,脸上的赞赏之色越来越浓,最后竟抚掌而叹,声音洪亮,盖过了风声:“妙哉!妙哉!施主深谙龙树菩萨《中论》‘八不’(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出)中观正见精髓,更得密乘真髓!以‘空性’为基,坚固不动;以‘大悲’为帆,普度众生;以‘方便’为桨,善巧应机。于生死幻海之狂涛中,不惧不迷,直航涅盘彼岸!此论深契般若,圆融无碍,更与《大日经》‘菩提心为因,大悲为根本,方便为究竟’之三句妙义,如出一辙,交相辉映!” 他看向桑吉的目光,已从最初的悲悯、欣赏,变为毫不掩饰的惊叹与激赏,仿佛发现了一块绝世璞玉,“贫僧观施主年岁未高,然对佛法显密经典之精研、对心性实相之体悟,竟有如此极深造诣!显密圆通,解行并重,实乃难得!难得呀!”

桑吉亦被老僧那渊博如海、洞彻幽微的佛学修养与证悟境界所深深折服。对方不仅熟稔汉传显宗经论,对藏密精要乃至《大日经》这样的密教根本经典也如数家珍,其见识远超寻常汉地高僧。他隐隐感觉到,眼前这位看似普通的汉传老僧,其智慧深不可测,恐怕不在他最敬仰的索南上师之下!他恭敬合十,发自内心地谦逊道:“大师谬赞,折煞晚辈。桑吉愚钝,萤火之光,岂敢与皓月争辉?今日所论,皆承蒙师长教诲,拾人牙慧罢了。大师方才所论‘佛门一家’,以‘四句偈’为归,破除门户形相之执,直指心性本源,更如醍醐灌顶,令晚辈豁然开朗,如拨云见日!”

老僧微微颔首,微笑示之。他目光炯炯,如同火炬,直射桑吉心底:“善!大善!施主,汝已得‘心佛不二’之真味!,虽非我佛门中人,但终将入我佛门呀。寺塔倾颓,形骸可毁;法脉受阻,外缘可断。然萨往圣以无上智慧与博大胸怀,与凉王在此凉州缔造和平、止息干戈、泽被苍生之精神,何尝不是一座永不倾颓、光照千古的‘心塔’?!此塔不假外物,不依形迹,存乎此心,传乎此行,历劫不坏,远胜泥塑木雕,金瓦玉阶!此即《金刚经》所言‘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之真义!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即是汝之本来面目,何须外求?!”

“心塔……”桑吉喃喃重复着这两个字,如同被一道强烈的闪电击中,浑身剧震。老僧的话,如同开天辟地的巨斧,劈开了笼罩在他心头的厚重绝望阴云。桑吉突然顿悟:是啊!白塔寺的砖石纵然化为齑粉,凉州会盟所象征的智慧、慈悲、和平与交融的精神,却早已融入历史的长河,成为这片土地乃至整个汉藏蒙回等多民族共同记忆中的不朽丰碑!这精神,才是佛教法脉最珍贵的核心!而护佑阎魔德迦金佛,其意义,难道仅仅是为了金佛本身吗?不!金佛是精神的象征,是法脉传承的信物,是“心塔”在物质世界的强大映射和凝聚!护佑它,就是护佑这份超越生死、超越形骸的智慧与慈悲的精神传承!就是在守护那座永不倒塌的“心塔”!纵使前路遍布荆棘,纵使历经磨难,只要这份精神不灭,只要这象征法脉不绝的金佛犹在,希望就永存!他的使命,并非注定失败,而是以另一种更加艰难、更加隐忍、也更加伟大的方式在进行——在无声处守护惊雷,在绝望中点燃心灯!

一股前所未有的力量感,如同沉睡的火山,自桑吉心底最深处轰然喷发!那废墟带来的幻灭感、虚无感,如同脆弱的薄冰,在这股灼热而坚定的力量冲击下,瞬间消融瓦解!他的眼神不再空洞迷茫,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穿透迷雾、洞见佛法真谛后的澄澈、坚定与重生般的炽热光芒!

两人相视,无需言语,一切尽在不言中。先前的沉重与绝望,在这番直指心性、勘破形相的法义激荡下,已被一种更为开阔、更为深邃、也更为坚定的信念所取代。荒原的风依旧寒冷,却再也无法侵入桑吉此刻如金刚般坚固的心境。

阿娜尔跟在后面,虽然对显密高深的佛理不能尽解,但她敏锐地感受到了桑吉身上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份几乎将她也要压垮的沉郁绝望消失了,一种内在的、如同磐石般的坚定和充满生机的力量感从他身上散发出来。她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眼中闪烁着欣喜和希望的光芒,仿佛也获得了新生。

老僧看着桑吉眼中重燃的光芒和那份无声的坚定,脸上露出了真正欣慰的笑容,如同园丁看到精心培育的种子终于破土而出。他不再言语,只是微微颔首,三人就这样走出荒径,眼前来到了一片开阔之地。

眼前是一座古朴而恢弘的崭新寺院。青砖灰瓦,朱漆大门,虽无新建凉州城的崭新气派,却透着一股历经千年沧桑的沉静与庄严。门额之上,“鸠摩罗什寺”五个鎏金大字,在夕阳余晖下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寺内古木参天,梵呗悠扬,檀香之气隐隐飘出。

皮皮读书推荐阅读:电竞男神不好惹纵情死后睁眼重回婚前,踹渣男嫁军官女主重生后,每天都想锤人倾世华歌:千古白衣卿全新的穿越到洪荒大陆未开的时候前妻的春天1852铁血中华四合院之我总能置身事外神游悲郁地崩坏:身在特摄的逐火之旅旺财命订九命猫妖盛世帝女王爷太妖孽:腹黑世子妃隐秘偷欢和顶流亲弟上种田综艺后我爆红了东北那边的怪谈惹不起,国家霸霸都要抱紧她大腿异界之不灭战神人在斩神,身患绝症签到原神七神火烧的燎原星光的新书算命直播抓鬼穿成大佬姐姐的妹妹后放飞自我了四合院:身在民间,心向红星我错了姐姐,再打哭给你看穿越虫族之奇遇我曾爱过你,但不做男主白月光,我做反派掌中雀女将军的病娇公主夫人【魔道同人】我在夷陵养阿婴修真界白月光手握舔狗师姐剧本云中月之残月孤灯霍格沃茨的冒牌巫师枯萎的碎冰蓝横行港诡,从掠夺僵尸开始牵着我的你劫与解重生女帝之天尊掌中三寸金莲开局举报继父,病弱女配下乡被宠秦云萧淑妃四合院:阎家老二是个挂比游走诸天,全靠暗黑技能多!亿万婚约:她的财富帝国神临九天:斩邪上了大学你们异能者就不用考试了参演无限副本后,我成了顶流戮魔道大佬带着异能空间在七零霸道虐渣人在星铁,但是p社活阎王病娇孽徒的白月光竟是我
皮皮读书搜藏榜:谁家炉鼎师尊被孽徒抱在怀里亲啊开局公司破产,在娱乐圈咸鱼翻身山海探秘之陌途棹渡纤尘山大杂院:人间烟火气小师祖真不浪,她只是想搞钱一剑,破长空你出轨我重生,做你女儿给你送终!穿书后,抢了女主万人迷的属性被雷劈后:我在地球忙着种田穿成养猪女,兽医她乐了小家族的崛起从弃婴到总裁八零军婚:阵亡的糙汉丈夫回来了给你一颗奶糖,很甜哒!原神:我给散兵讲童话影视快穿之宿主她不按套路出牌魔法之勋章穿越女尊,成为美男收割机原神:始源律者的光辉照耀提瓦特中奖一亿后我依旧选择做社畜农女有财被造谣后,丑妃闪婚病弱摄政王平安修行记荒年全国躲旱尸,我有空间我不虚美艳大师姐,和平修仙界困惑人生名剑美人[综武侠]仙界崩坏,落魄神仙下岗再就业妃常不乖:王爷别过来快穿囤货:利已的我杀疯了犯罪直觉:神探少女全职法师炸裂高手【观影体】森鸥外没有出现过超级农场系统死后:偏执王爷他为我殉葬了最强狂婿叶凡秋沐橙臣与陛下平淡如水蓄意撩惹:京圈二爷低头诱宠安老师!你的病弱前男友洗白啦盗墓:她来自古武世界荒野直播:小糊咖被毛绒绒包围了逆水沉舟寻晴记各天涯铁马飞桥新书无敌邪神伏阴【又名:后妈很凶残】古穿今:七零空间福运崽崽逼我断亲,住牛棚我暴富你们哭啥
皮皮读书最新小说:穿越修真界,我在剑宗当师尊槐荫巷17号百鬼夜行鬼王御世原神病娇短文合辑榴莲味的星光资质太差,我只能当杂役和护卫了749局:九处特案调查科素芳谷小哑仙种田实录全修真界偷听我吃瓜给魔法世界一点修仙震撼疯人院的最后讯号陕北民间故事四合院:我的青蛙每天送大礼瓦盆村崩坏:为了美好而存在的ooo我在城里捡垃圾总裁的隐形契约婚姻药庐春深菱城的雨天离开三年,江少爷急红了眼火影:我在木叶的进步生活KPL:渣攻他不想打职业黑暗动乱?我赛亚人横推禁区!原神:叫你发刀没叫你养boss盗墓开局,被胡八一当成大墓郭纯:这可是派乐蒙,你穿得起吗鸣潮:我,开局获得,魔刀千刃!飞升误闯星际,又又修搞点灵力跑道尽头的心动方程式心机绿茶的攻略计划重生2000:高考状元为国争光重生后,这恶毒女配我不当了圣者轮回兼祧两房?废后她重生之后杀疯了守归墟之门长安狐事长生:从开启第二丹田开始靠联姻称霸忍界的宇智波九大女帝爱上我,还得生孩子?八零重生:我养废了白眼狼们开局杂役,吞噬成神觉醒后更要努力被强制爱我,玄学大佬!专给霸总改运!快穿:什么反派那是亲亲老婆年代娇宠:重生军嫂又美又飒穿成炮灰后我靠美食爆红了飞升仙界,我搞职场KPI穿越之娇娇女的农门奋斗记快穿:黑月光她刀刀暴击真正的反派总以黑月光的形式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