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的清晨还带着冬日的余寒,市一中的操场上却早已人声鼎沸。红色的“文理分科咨询会”横幅在寒风中猎猎作响,文科咨询区和理科咨询区被前来咨询的学生、家长分成两大阵营,此起彼伏的提问声、讨论声交织在一起,热闹得像过年的集市。 白杨紧紧牵着大姐白玲的手,跟着爸爸妈妈挤过人群,好不容易才走到文科咨询区前排。王老师早已在摊位后等候,看到他们,立刻笑着挥手:“玲玲,你们来啦!快过来,我给你介绍几位经验丰富的文科老师。” 白玲刚走到摊位前,还没来得及开口提问,旁边理科咨询区突然传来一阵骚动。只见一位戴眼镜的理科老师正拿着话筒,对着围拢的学生和家长大声宣讲:“同学们!理科才是未来的趋势!你看去年我们学校理科一本率85%,文科只有68%;再看就业,计算机、医学、工程这些热门专业,哪个不是招理科生?文科生毕业只能当文员、教小学,有什么前途?” 这番话像一颗石子投进平静的湖面,立刻引起了文科咨询区的骚动。几位文科家长皱着眉小声议论,白玲身边一位想选文科的女生更是红了眼眶,紧紧攥着妈妈的衣角。白玲握着笔记本的手也微微收紧,之前被李老师质疑的紧张感再次涌上心头。 爸爸立刻往前走了一步,挡在白玲身前,对着那位理科老师大声说:“老师,话不能这么说!我女儿文科成绩年级前三,写的作文还拿过市级奖项,怎么就没前途了?我们小区有位文科生,现在是报社资深记者,薪资比很多理科生都高,这又怎么说?” 理科老师没想到会有人反驳,愣了一下,随即放下话筒走过来,上下打量着白玲:“这位同学,你成绩好更应该选理科!文科考高分全靠死记硬背,就算考上大学,专业也没含金量。听老师的,选理科,以后才能有好发展。” 白玲深吸一口气,想起咨询会前白杨教自己的“用事实反驳”,她拿出王老师给的文科毕业生就业数据,指着上面的数字说:“老师,您看我们学校去年文科毕业生,有12人考上985大学,23人考上211大学,新闻学专业的毕业生还有进央视实习的。而且文科不是死记硬背,像历史可以用讲故事的方式学习,语文需要积累和思考,这些都是能力的培养,不是简单的背诵。” 周围的家长和学生都围过来看数据,之前红眼眶的女生小声说:“我也喜欢文科,我想当编辑,是不是也可以选文科呀?”王老师赶紧走过来,拍了拍女生的肩膀:“当然可以!文科有很多好专业,编辑、记者、公务员、博物馆研究员,都是很有意义的职业,只要你喜欢、愿意努力,就一定能有好前途。” 理科老师看着围过来的人群,又看了看白玲手里的数据,脸色一阵红一阵白。他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却被旁边一位文科老教师打断:“老李,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价值,不能用片面的眼光评判。我们应该尊重学生的选择,而不是强迫他们按我们的想法走。” 理科老师最终没再反驳,悻悻地走回了理科咨询区。周围的人纷纷为白玲鼓掌,一位家长笑着说:“这姑娘说得真好!有主见,还能用事实说话,选文科肯定能有出息。”白玲握着数据单的手慢慢放松,她抬头看向家人,看到白杨正对着自己竖大拇指,心里的紧张感渐渐被成就感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