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那头继续传来何勇书记威严的声音:
吴院长,我给你下死命令,不惜一切代价,必须让王成功同志健健康康地醒来,听明白了吗?
吴光辉顿时感到压力如山。
健健康康这四个字重若千钧,这不仅是要求病人苏醒,更是要求不能留下任何后遗症。
但他不敢有丝毫犹豫,立即回答:是,书记,我立即组织全院最强力量对王成功同志的情况进行研判,保证完成任务!
挂断电话后,吴光辉睡意全无,额头上已经渗出细密的汗珠。
他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脑海中快速盘算着。
何勇书记亲自在凌晨一点打来电话,而且用的是私人号码,这充分说明了对王成功的重视程度。
这种压力,他从业三十年来从未经历过。
不能再等了。吴光辉自言自语道,随即拨通了医院办公室主任的电话。
立即通知脑外科、骨科、重症医学科、神经内科的所有主任医师,包括副院长,还有护理部主任,凌晨两点前必须到医院开会!
吴光辉语气急促,告诉他们,这是何勇书记亲自交代的重要任务!
办公室主任在电话那头显然也吃了一惊,但很快反应过来:明白院长,我马上通知!
放下电话,吴光辉又仔细思考还需要哪些科室参与。
他想起王成功还有颅脑损伤,于是又通知了影像科主任,要求准备好所有检查资料。
凌晨一点二十分,一辆辆汽车驶入医院大门,被从睡梦中叫醒的专家们陆续赶到。
他们个个面带困惑,但听到是何勇书记亲自交代的任务,都不敢怠慢。
脑外科主任一边穿着白大褂一边问急匆匆赶来的副院长:李院长,什么情况这么紧急?何书记亲自过问?
副院长摇摇头:我也不太清楚,但吴院长非常重视,说是死命令。
一点35分,小会议室里已经坐满了人。吴光辉院长面色凝重地走进来,开门见山地说:
各位,何勇书记凌晨一点亲自给我打电话,要求我们不惜一切代价,确保王成功同志健健康康地康复。
会议室里顿时一片寂静,所有人都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现在,请各科室汇报病人情况。
吴光辉示意会议开始。脑外科主任首先发言……
听完汇报,吴光辉沉思片刻,提出:立即成立专门的治疗小组,由我亲自任组长,各科室主任参与,每天早晚两次会诊。
院长,这个待遇是不是太高了?副院长小声提醒,通常只有厅级领导才享受这样的医疗保障。
吴光辉严肃地说:这是何书记的死命令!我们必须以最高标准来对待。另外,我要求:第一,24小时特级护理;第二,每天进行两次多学科会诊;第三,准备应急预案,应对任何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会议持续到凌晨三点,制定了详细的治疗方案。
散会后,吴光辉又特意去干部病房查看。
王成功仍然昏迷着,但生命体征平稳。
值班护士详细汇报着监护数据,不敢有丝毫大意。
有任何变化,立即通知我,不管什么时间!吴光辉叮嘱道。明白,院长。护士郑重回答,心中却默默地想,这位23岁的年轻干部到底是什么人?
回到办公室,他仔细回想今晚的每一个细节,何勇书记那句健健康康的要求在他脑海中反复回响。
他明白,这不仅仅是一个医疗任务,更是一个政治任务。
一晚未眠,吴院长斟酌许久,在6点半,吴光辉终于鼓起勇气拨通何勇书记的电话。
电话很快被接起。
书记,我们已经制定了详细治疗方案,成立了专门治疗小组。吴光辉详细汇报了会议内容。
好,辛苦了。何勇书记的语气听不出任何情绪,成功同志是个人才,我们要珍惜。
挂断电话后,吴光辉长舒一口气。
他站在窗前,看着黎明前的城市,心中感慨万千。
一个23岁的干部,能让市委书记如此重视,这在他三十年的医疗生涯中是从未见过的。
清晨7点,吴光辉又去病房查看了一次。值班医生汇报说病人情况稳定,夜间没有出现异常。
今天上午九点,进行第二次会诊。吴光辉交代,请省里的专家也参与,进行远程会诊。
整个医院都能感受到院长对这件事的重视程度。
医护人员私下里都在猜测这个年轻病人的来历,但更多的是全力以赴地执行各项指令。
而此刻,在安静的干部病房里,王成功仍然昏迷着,对周围发生的一切毫不知情。
入院第五天的清晨,阳光透过病房的窗帘洒在王成功的脸上。
他缓缓睁开眼睛,模糊的视线逐渐清晰,发现自己躺在一间宽敞明亮的病房里。
白色的天花板、消毒水的气味、手背上的输液管,这一切都在告诉他,自己正在医院。
醒了醒了!成功哥哥醒了!耳边传来赵雅雯惊喜的声音。
紧接着,父母王腾和何春娟也围了过来。
眼睛睁开了,快叫医生快叫医生!何春娟激动地喊道,声音里有些哽咽。
王成功张了张嘴,喉咙干涩得发不出声音。
赵雅雯连忙用棉签蘸水轻轻湿润他的嘴唇。成功哥哥,你感觉怎么样?没事吧?
没...事了...王成功艰难地吐出几个字,声音微弱。
他试图移动身体,却感到全身乏力,左腿传来阵阵疼痛。
这时,医生和护士快步走进病房。
医生仔细检查了王成功的瞳孔反应、生命体征,又轻轻按压了他的头部和腿部。
王科长,您能听见我说话吗?
王成功微微点头。
很好,意识清醒,生命体征平稳。
医生对家属说,醒来就说明最危险的阶段已经过去了。不过病人还很虚弱,需要静养。
王成功缓了一会儿,视线逐渐清晰。
他看到赵雅雯眼下的黑眼圈,轻声问:雅雯...你怎么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