偃月湾大营的灯火彻夜未熄。糜兰于中军帐内,面对巨大的荆襄舆图,已然静立了半个时辰。汉水两岸的对峙陷入了短暂的僵局,曹军水师频繁游弋,却因岸防严密未曾贸然进攻;樊城方向亦是诡异地平静。但这平静之下,是更为汹涌的暗流。
“主公,”糜兰终于转身,声音打破了帐内的沉寂,“僵局必须打破。曹操在整合荆州降众,调集粮草,时间拖得越久,其根基越稳。我军新立,久守必生疲态。破局之关键,不在汉水,而在东南。”
刘备目光一凝:“先生是指……江东孙权?”
“正是。”糜兰走到地图前,手指点向建业,“孙仲谋坐拥一州六郡,兵精粮足,更兼有周瑜、鲁肃等俊杰辅佐。其态度,足以左右荆襄战局,乃至天下大势。曹操势大,若其全取荆州,下一步必是江东,孙权不会不知唇亡齿寒之理。然,其麾下亦有张竑等主和派,畏惧曹操兵威,摇摆不定。”
陈宫接口道:“糜兰之意,是需遣一能言善辩、洞悉大势之才,前往江东,陈说利害,坚定孙权抗曹之心,促成孙刘联盟?”
“非仅如此。”糜兰眼中闪烁着深邃的光芒,“此行更是要与曹操赛跑。曹操绝非庸主,我等能看到的,他亦能看到。他必定也已派出使者前往江东,或施以威逼,或诱以利禄。谁先说服孙权,谁便能在这场博弈中占得先机,甚至……锁定胜局。”
刘备深吸一口气,神色凝重:“先生认为,何人可担此重任?”
糜兰毫不犹豫,斩钉截铁道:“非孔明不可!”
他看向刘备,语气充满信任与期待:“孔明身在西岸,对全局洞若观火,更与江东鲁肃有旧谊,其辩才、智慧、对天下大势的把握,皆是不二人选。且他代表我军与刘琦公子,身份足够,能取信于孙权。请主公即刻修书,以最快速度送至樊城,请孔明设法潜出,星夜奔赴江东!此行成败,关乎荆襄存亡,关乎我军未来!”
刘备深知此事千钧之重,当即应允:“好!我即刻手书!只是……樊城被围,孔明如何能脱身?”
糜兰微微一笑,成竹在胸:“主公放心,兰已通过通济行密道,与孔明取得联系。八阵图奥秘,非止困敌,亦有生门。孔明自有金蝉脱壳之计。”
几乎在同一时刻,襄阳城,曹操行辕。
曹操亦正与麾下谋士商议江东之事。他面色沉静,但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案几,显露出内心的思虑。
“刘备据偃月湾,与樊城、江夏呼应,已成气候。强攻虽可,然损失必大,且恐江东趁虚而入。”曹操缓缓道,“孙权,年少而有大志,然性格谨慎,易受左右影响。若能使其按兵不动,或……转而助我,则刘备、刘琦,皆为瓮中之鳖。”
程昱道:“丞相明鉴。孙权麾下,张竑、顾雍等皆主张归附,唯有周瑜、鲁肃等力主抗曹。其态度,确有可操作之处。”
贾诩则道:“孙权非轻易可说服之人。需派一智计深远、能洞察其心,且能应对周瑜、鲁肃之辈的使者方可。”
曹操目光扫过帐下众人,最终落在了一个一直沉默寡言的年轻文官身上——此人正是新任的文学掾,司马懿,字仲达。他虽职位不高,但几次献策,皆显露出不凡的见识和深沉的城府。
“仲达,”曹操开口道,“汝素有机谋,洞察人心。此番出使江东,游说孙权,汝可愿往?”
司马懿闻言,出列躬身,姿态谦卑,声音平稳无波:“承蒙丞相信重,懿,愿往。必当竭尽全力,陈说丞相天威,分析利害,使孙权不敢北顾,或……使其心生疑惧,不敢与刘备合流。”
曹操深深看了司马懿一眼,此人如古井深潭,看似平静,内里却不知隐藏着多少机锋。“好!便命你为军师,持我节信,即刻出发,前往柴桑,面见孙权!许其若肯归附,必保其荣华富贵,永镇江东;若执意与刘备勾结,则王师南下,玉石俱焚!”
“懿,领命!”司马懿再拜,低头瞬间,眼中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精光。
数日后,樊城,密室。
诸葛亮接到了刘备的密信与糜兰的亲笔手书。他细细阅毕,脸上露出了与糜兰几乎如出一辙的、了然于胸的神情。
“终于,到了这一步。”诸葛亮轻摇羽扇,对身旁的文聘道,“仲业将军,江东之行,关乎全局,亮需即刻动身。樊城之事,暂托付于将军。八阵图奥秘,亮已尽数告知,将军依计行事,曹仁短期内必不敢妄动。亮会令通济行之人,继续协助将军联络各方,稳固城防。”
文聘抱拳,神色肃然:“军师放心!聘必与樊城共存亡!预祝军师江东之行,马到成功!”
是夜,月黑风高。诸葛亮仅带两名通济行的心腹好手,自水门一处极其隐秘的暗道,乘一叶扁舟,悄无声息地滑入汉水,借着夜色与江雾的掩护,直向下游,绕开曹军水师封锁,踏上了前往江东的旅程。他立于船头,衣袂飘飘,目光坚定地望向东南方向,那里,将是他与未见面的对手——司马懿,以及整个江东势力的第一次正面交锋。
而与此同时,另一条官道上,司马懿乘坐的马车也在护卫的簇拥下,不疾不徐地向着同一个目的地——孙权所在的柴桑进发。他车厢内光线昏暗,只有他一人静静坐着,手指在膝上无声地划动着,推演着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以及如何利用孙权集团内部的矛盾,如何应对周瑜、鲁肃等人的诘难。
两支代表着当世最强两大势力的使团,怀着不同的使命,却朝着同一个目标,在初冬的寒风中,展开了一场无声的赛跑。江东柴桑,即将成为另一个没有硝烟,却同样决定天下归属的激烈战场。糜兰在偃月湾运筹帷幄,将最重要的棋子——诸葛亮,投向了江东,而曹操,也派出了他视为奇兵的司马懿。这场外交上的博弈,其凶险与重要,丝毫不亚于汉水两岸的刀光剑影。所有人的目光,在关注汉水对峙的同时,也不由自主地投向了东南,等待着从柴桑传来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