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南京城的国子监里,槐树的影子被晨光拉得很长,落在朱红色的廊柱上,像泼了墨的画。李东阳站在“明伦堂”的匾额下,手里捏着份名册,指尖在“日本留学生”一栏反复摩挲——松平次郎、田中健一……共二十个名字,每个名字旁边都用朱笔标着识字程度,大多是“初学”,只有松平次郎后面写着“通《论语》”。

“李大人,时辰差不多了。”助教王彦走过来,手里捧着一摞课本,封面是洒金的“三字经”,“孩子们都在外面等着呢,连朝鲜和安南的学生也来了,凑了满满一院子。”

李东阳点点头,理了理官袍的褶皱,迈步走出堂外。院子里果然站满了孩子,大的不过十二岁,小的才六岁,穿着各式衣裳——日本孩子的藏青色胴丸,朝鲜孩子的白色短褂,安南孩子的越服,还有些中原本地的学童,穿着半旧的儒衫。他们手里都攥着小布包,里面是笔墨纸砚,眼神里又怯又好奇,像一群刚破壳的雏鸟。

“都安静。”李东阳的声音不高,却带着威严,院子里瞬间静了下来,“从今日起,你们便是国子监的学生了。不管来自哪里,进了这门,就得守这里的规矩——读书、习字、明礼。”

他指着堂前的孔子像:“这位是孔圣人,咱们学的学问,都从他这里来。”说着,示意王彦分发课本,“先从《三字经》读起,谁认识这三个字?”

人群里,一个穿白色短褂的朝鲜男孩怯生生地举手,用生硬的汉语说:“我……我认识,三、字、经。”他叫金允文,父亲是朝鲜世子派来的使臣,特意让他来中原求学。

李东阳赞许地点点头:“不错,赏你一支狼毫笔。”

金允文接过笔,脸涨得通红,深深鞠了一躬。旁边的松平次郎看得眼热,忍不住往前站了半步。他今日穿了件浆洗得发白的襕衫,是托人从苏州买的,领口还别着块玉佩,是父亲给的“入学礼”。他攥紧手里的毛笔,笔杆是上好的湘妃竹,还是沈万三送的。

“松平次郎,你来说说,‘人之初’后面是什么?”李东阳忽然点名。

松平次郎心里一紧,深吸一口气,朗声答道:“性本善。”他的汉语比金允文流利些,只是尾音带着点日语的调子,“性相近,习相远。”

“好!”李东阳抚掌大笑,“看来你果然通《论语》,这《三字经》对你来说不难。”他转向众人,“都找座位坐下,王助教,先教他们握笔。”

孩子们涌进明伦堂,找位置坐下。松木桌椅擦得锃亮,桌面上刻着浅浅的“正”字,是往届学生用来练字的。松平次郎选了靠窗的位置,刚坐下,就见金允文坐到了他旁边,咧嘴一笑,露出两颗小虎牙:“我叫金允文,你呢?”

“松平次郎。”他答道,将课本摊开,忽然发现书页里夹着片枫叶,是他从长崎带来的,“你父亲是使臣?”

“嗯,他说学好汉文,将来能当朝鲜的通事。”金允文说着,从布包里掏出块打糕,“给你,我娘做的,甜的。”

松平次郎接过打糕,还没来得及道谢,就见王彦拿着戒尺走进来,喊道:“都坐好!先学握笔,拇指要捏在这里,食指压在上面……”

他走到松平次郎身边,见这孩子握笔的姿势竟有模有样,有些惊讶:“你学过?”

“在家跟着先生练过《多宝塔碑》。”松平次郎说着,手腕一转,在纸上写下个“明”字,笔画虽稚嫩,却筋骨分明。

王彦眼睛一亮:“不错啊,比有些中原孩子写得还好。”他转向其他学生,声音提高了些,“都看好了,就像松平同学这样握笔,手腕要悬空,别趴在桌上。”

课堂里渐渐响起朗朗的读书声:“人之初,性本善……”日本孩子的语调抑扬顿挫,朝鲜孩子带着点鼻音,安南孩子的声音软软糯糯,混在一起,竟有种奇异的和谐。李东阳站在门口听着,嘴角噙着笑,忽然看见个小不点正对着课本哭,是个安南来的孩子,才六岁,连汉字都认不全,急得眼泪直流。

李东阳走过去,蹲在他身边,拿起课本指着“孝”字:“这个字念‘孝’,就是要尊敬爹娘,就像你帮娘捶背一样。”他用手指在桌上画着,“你看,上面是‘老’字的一半,下面是‘子’,意思是孩子背着老人,就是孝。”

小不点似懂非懂地眨眨眼,止住了哭声。李东阳又教他念了几遍,见他开始跟着读,才起身往回走。路过走廊时,撞见锦衣卫指挥佥事牟斌,对方穿着飞鱼服,腰佩绣春刀,显然是刚从宫里出来。

“李大人,陛下让你过去一趟。”牟斌的声音压得很低,“关于留学生的事,陛下有些想法。”

李东阳心里“咯噔”一下,跟着牟斌往皇宫走。一路上,他心里直打鼓——陛下会问什么?是担心这些外国孩子学不好,还是怕他们学到太多中原学问?

乾清宫里,朱元璋正坐在龙椅上,翻看着国子监的名册。见李东阳进来,他放下名册,指了指旁边的椅子:“坐。那些外国学生,学得怎么样?”

“回陛下,都很用功,尤其是日本的松平次郎,《论语》背得很熟,字也写得好。”李东阳答道,手心有些冒汗。

朱元璋点点头,忽然话锋一转:“听说你给他们讲‘夷夏之辨’了?”

李东阳一愣,连忙起身:“臣只是讲了《论语》里的‘四海之内皆兄弟’,并未提及‘夷夏’。”他知道陛下素来忌讳搞文化对立,尤其是现在海外领地渐多,更需以文怀柔。

“做得对。”朱元璋摆摆手让他坐下,“学问不分夷夏,能学会用,就是好事。但有一条,”他眼神一沉,“绝不能让他们学兵法、造火器,这是底线。”

“臣明白,课本里只选了经史子集,军械、算术都用的是民用版本。”李东阳赶紧回道。

朱元璋这才满意,又问:“安南那边的学生,是不是有几个是陈朝宗室的孩子?”

“是,陈王特意送来的,说想让他们学中原的典章制度。”

“嗯,好好教。”朱元璋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宫外的国子监方向,“等他们学成回去,就是咱们的‘活文书’,比派百十个使臣都管用。”

李东阳走出乾清宫时,阳光正好照在琉璃瓦上,晃得人睁不开眼。他忽然想起明伦堂里的情景——松平次郎和金允文正凑在一起看同一本书,安南的小不点拿着毛笔,在纸上歪歪扭扭地写着“孝”字。

回到国子监,下课铃正好响了。孩子们涌到院子里,松平次郎正给金允文讲日本的和歌,围了一圈人听;小不点举着写满“孝”字的纸,向王彦炫耀;几个中原学童则拉着安南孩子,教他们玩弹珠。

李东阳站在廊下,看着这一幕,忽然觉得陛下说得对——学问是桥,能把不同地方的人连在一起。他转身走进书房,提笔写下“有教无类”四个大字,墨迹未干时,王彦走进来,手里拿着份名单:“大人,日本又送来十个学生,说要学医术。”

李东阳笑了,提笔在名单上添了个“准”字:“让太医院的刘院判来教,先从《黄帝内经》教起。”

窗外的槐树上,几只麻雀叽叽喳喳地叫着,像是在为这新开的学堂助兴。阳光穿过叶隙,在“有教无类”的字幅上投下斑驳的光点,仿佛在预示着,这片土地上的文化之根,正借着这些孩子的脚步,往更遥远的地方延伸。

皮皮读书推荐阅读:斗魄星辰农门小媳妇:随身带着APP帝凰之神医弃妃绝代宦爷盛世独宠:狼性王爷,你好坏铁血中唐明朝第一弄臣末世重生之黑暗国度人在初唐:我与武曌争皇位三国之最强帝国系统大秦之极品皇帝魔君霸宠:天才萌宝腹黑娘亲汉末之并州豪雄三代不能科举?我刚好第四代乐土之王大秦:开局祖龙先祖永乐大帝:朱标破晓之征晨曦红楼野心家穿越后我在封地召唤华夏英魂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打卡1850美洲黄金大亨部落崛起从救活主角开始开元内卫魂穿司马遹,地狱开局异世界三国风云之奇葩争霸我姐大将军,我每周刷新超能力世子请叛逆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指南剑三国:开局获项羽之力,武霸天下从司农官开始变强我只是夫子懒妃有毒岳飞之血战中原图清大唐日不落,从造反开始灵气大宋刘备谋主,算尽天下我意外穿越来到了大唐葬元三国:最强谋士大唐之我的叛逆期系统楚汉争鼎开局武力天花板,被公主现场直播器焰嚣张帅教官职场沉浮录苟在妖武乱世修仙那些年西游的兄弟
皮皮读书搜藏榜:承明之治盛唐小国师三国从掳走洛神开始战机英雄凌天仙帝大唐:摊牌了,本驸马要造反!我在三国建了一座城穿越:废柴作家梦回南宋末年征兵令尘途雕弓落刘禅的人生成就系统亮剑:开局战俘营,我带和尚打鬼子秦时实践家大成公子绝世小书儒明末皇太子乱世小土匪三国大曹贼,开局拯救杜夫人逆转乾坤之东汉末年的倒霉蛋儿们从县令到帝师开局十选三,召唤十神将称霸异世农家小女医妃笑倾城,狐仙小王爷荣耀之路:国民校草是女生重生:回到1937最强训犬员寒王纵宠,绝世娇妃神兽饲养员八岁登基,后世都说我是暴君!中天稗史大清之祸害嬴政:时空之主回到远古建华夏武牧江湖穿越了,我的手机还能购物汉风再起之帝国时代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直播:我挖掘国足之光!时空战记:清末新篇章小子,快给爷科考去冒牌皇叔大秦:从醉花楼开始签到陨石榜乱世:手搓大炮养妻女,随时造反亮真理我镇南王世子,你让我干点正事?曹贼休走大周第一狠人明末少年神话三国:我能够进化词条三国:重生为阿斗,开局扶刘备亮剑之我成了赵刚
皮皮读书最新小说:赘婿掌心娇九域雄皇开局迎娶双胞胎大明第一CEO重铸周魂:朕柴荣,不做短命天子明:开局造反,杀高起潜救卢象升特种兵王变扶苏:始皇帝懵了大明基建录穿越?我在大唐搞基建穿越朱元璋,率大明军队征伐天下庶子闲云志:穿回古代后只想躺平三国:开局北上求援,刘备我来了穿越古代,开局先娶三位敌国公主铁器时代:从零开始的工业革命幽冥帝阙:阴阳同仇录开局无敌:我在金营杀人如麻老子今朝,点检形骸大秦,让我魂牵梦绕大明,那个位置你坐到底!我等着汉阙孤臣我统一了战国开局家将,继承十二位遗孀联的江山,全是梗!!!大唐:我成了什么都能卖神秘商人朕的阿斗不可能这么英明!大秦轮回指南:从入门到入土再造大宋:我在靖康玩职场权谋穿越隋末,君临天下我在古代开盲盒,女帝们抢疯了明末:铁血山河穿成成济:保曹髦定三国一阙夺鼎:八皇子的帝王梦寒川霸主:我的科技帝国天幕直播:带着老祖宗一起发展三国:重生吕布从下邳开始大明巨匠烟雨龙魂路本王只想修路:父皇求我继承大统大秦:扶苏的两千年救赎!三国:从桃园四结义开始无敌抗倭战神快穿:硬核授课,教的太子都篡位南诏残魂穿越三国:主角比吕布还猛科举:大梁魅魔,肩抗两京十三省楚汉争霸演义我在明朝修铁路历史天幕:永乐大帝梁朝九皇子汉武基建:墨家系统带我定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