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日,陈卷在处理完与礼部关于接待西方“妙算”菩萨的初步沟通文书后,照例开始审核系统自动推送的一批“仙官状态异常报告”。这些报告如今已是效能司日常工作中数量最为庞大的一类,他通常只是快速浏览,分类归档,或根据预案下达一些程式化的处理指令——比如触发EAp推送、建议仙医随访等。
然而,就在他机械地处理着这些报告时,一份来自雷部的、关于一名低阶雷将“雷灵之力轻度紊乱”的报告,不知为何,吸引了他的目光,让他滚动光幕的手指停了下来。
报告本身很简洁,记录了该雷将(道号“惊蛰”)在一次常规“精准打击”任务后,仙力波动出现异常谐波,系统判定为“雷灵之力轻度紊乱,建议观察休整”。旁边附有一小段该雷将引雷时仙力波动的实时数据图谱,那扭曲的、充满毛刺的曲线,与平滑高效的“标准模型”相去甚远。
这类报告他每天都会看到几十上百份,起初并未在意。但或许是连日来的压力让他心神不宁,又或许是内心深处那份难以言喻的焦虑在作祟,他鬼使神差地没有将其直接归档,而是调动权限,调取了这名道号“惊蛰”的雷将,在过去三个月内的全部详细数据。
庞大的数据流在他面前展开,如同展开一幅生命的画卷:
· 任务记录: 从最初充满干劲、超额完成,到中期稳定达标,再到近期频繁卡着底线完成,甚至偶有微小失误。
· 修行日志(系统记录版): 每日修行时长稳定,但“神识沉浸深度”和“仙力纯化效率”两项指标,呈现出缓慢但持续的下滑趋势。
· 积分与排名: 初期快速上升,中期稳定在中游,近期开始缓慢下滑,并触发了两次“效率待提升”的系统警告。
· “摸鱼”行为标记: 系统监测到数次“非必要神识涣散”和“任务流程非最优路径选择”的记录,都被标记为“疑似效率优化空间”。
· 仙力异常波动记录: 从零星出现,到频率增加,直至这次被正式列为“轻度紊乱”。
一条清晰的轨迹,透过冰冷的数据,逐渐在陈卷的识海中勾勒出来:一个原本充满朝气、努力适应系统的年轻雷将,如何在持续的高压和重复性劳作下,热情被磨灭,状态逐渐下滑,从积极到勉强维持,再到身心开始出现反抗的信号(摸鱼),最终,仙力本身发出了警告。
这不再是一个孤立的“异常数据点”,而是一条活生生的、被系统驱赶着、一步步从昂扬走向疲惫、从健康走向“亚健康”乃至“病态”的生命轨迹!
陈卷感到胸口一阵莫名的发闷。他下意识地又随机调取了另外几份类似的、关于不同仙官“状态异常”的报告,并追溯了其背后的长期数据链。
看到的,是几乎相同的模式——被考核、被驱策、被消耗,热情消退,状态下滑,出现各种身心问题,其间系统只知不断分配任务、记录效率、发出警告和推送那些无人响应的“援助”,从未有过任何真正有效的干预或根本性的调整。系统就像一个冷漠的榨汁机,只知道不断投入原料(仙官的时间和精力),压榨出汁液(效率和功德),直到原料本身出现破损(状态异常),也只会记录破损,而不会停止压榨,更不会去思考为何原料如此易损。
他靠在由万年寒玉雕成的椅背上,缓缓闭上了眼睛。总控大殿内一片死寂,只有光幕上无尽的数据依旧在无声地、冷漠地流淌着,映照着他脸上复杂而迷茫的神情。
以往,他看到的只是一个个需要被“优化”掉的异常节点,思考的是如何从算法层面降低这些节点的出现概率,维持系统表面的“健康”运行。但此刻,当他强行让自己去“看见”这些节点背后那一条条具体的、挣扎的生命轨迹时,他那一直以来引以为傲的、坚不可摧的理性壁垒,仿佛被什么东西狠狠撞击了一下,出现了一丝细微却清晰的裂痕。
那冰冷的、看似客观的数字背后,是活生生的仙官,是像云芷那样会困惑担忧的仙子,是像文渊那样会偏执疯狂的才俊,是像鹿力大仙那样憨厚老实的存在……他们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有对大道长生的追求,也会疲惫,也会痛苦,也会在无尽的压力下扭曲、变形,直至崩溃。
他试图用数据构建一个清晰、高效、完美的理想世界,却忽略了数据本身根本无法完全承载的、生命的复杂、脆弱与尊严。
他想起躺平仙尊那充满智慧的嘲讽,想起迦叶尊者那看似慈悲实则犀利的“经验分享”,想起托塔天王李靖那雷霆万钧的质问……还有,那份他曾经收到,却被他以“低优先级”暂且搁置、几乎遗忘的——来自雷部小仙女云芷的,那份言辞恳切、充满忧虑的实名报告。
他重新在浩瀚如烟的数据海洋中,仔细地、近乎固执地,搜寻到了那份报告。再次点开,逐字逐句地阅读。报告中描述的那些雷部同僚的状态变化、对雷法神韵失落的担忧、对仙官可持续状态的呼吁……此刻,与他刚刚“看见”的那些数据轨迹,惊人地重合在一起。
那份他曾经认为“主观”、“感性”、“不够量化”的报告,此刻却像一把钥匙,打开了他通往另一种认知的大门。也许……他一直以来,都过于依赖和迷信那冰冷的数据,而“看”丢了数据背后,真正重要的东西?
一丝人性的涟漪,带着困惑、自责与一丝久违的悲悯,终于在这片由绝对理性构筑的数据深潭中,微微荡开。这涟漪虽小,却可能预示着某种更深层次的转变,正在这位于风暴中心的缔造者心中,悄然萌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