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深秋的北疆,已是遍地枯黄,秋风怒号,席卷长城内外,伴随着的是迭起的烽烟。从九月中旬起,辽军便对汉关边防展开了进攻,一时间,长城沿线汉关,处处示警告急。

在山阳北部,沿长城一线,大汉前后一共设有二十四座大小镇堡,分布在诸紧要道路隘口,各屯戍卒,大堡两百卒,小戍仅二十人。

这些戍点,对于漫长的长城沿线而言,实在起不到太多的防御作用,最主要的功能,还在于警备。而在过去的十多年中,大汉对长城以北的控制与影响是与日俱增的,因此在戍堡的防御建设上是有放缓的。

而此番,辽军大举南侵,这些堡寨自然也没能起到太多阻遏的作用。但是,告急之时,所有戍堡,收到的命令只有一条,坚守待援,不许放弃,不许后撤。

显然,朝廷的用意很明显,意图通过这些戍堡,尽量阻止、迟缓辽军的南侵,哪怕只能提供一些绵薄之力,也要尽力。

甚至于,长城以北的那些胡汉部族、牧民,都成了牵扯辽军的诱饵,聪明的、见机快的早早的就逃回塞南,或许躲入城池,或藏进深山。

而更多的人,则成为了这场战争最初的牺牲品,那些由山阳官府主导,由胡汉百姓建设的镇甸牧场,也确实吸引了辽军的注意力。

辽军西进,足足花了七日的时间,对那些反应不及的塞北百姓进行扫荡劫掠,对于被战争逼得快山穷水尽的辽军而言,不要说那些牲畜、粮食、茶盐、铁器,就算是帐篷、草料,都有抢掠的价值。

而这七日时间,对于汉军的而言,也是十分珍贵的。由于局势恶化地太厉害,即便大汉这边在刘皇帝的指示下反应地已经足够快了,但仍旧需要时间。

不管是命令的传达、兵马的调动、军需的筹集、百姓的收容,都需要时间。像发往丰州的最远调令,即便快马加鞭,不眠不休,也要六七日,若再加上整备东援的时间,那就更多了。

因此,这多出来的六七日时间,仍旧不止渴。不过,对大汉的备战而言,哪怕多出半日、一日,也都是抢到赚到的。

至少,在辽军扫荡漠南期间,奉义军使田重进引五千军还云中,就近的宁远、定襄、永宁援军,也陆续赶到,九原侯李万超也不顾老迈,紧赶慢赶抵达云中,开始统筹山阳诸军。

在山阳这边,上足发条,紧锣密鼓地展开应对,并且搞得鸡飞狗跳之时,辽军也没有过于放松,耶律贤及时下令,约束劫掠的辽军,继续南下的征程。

这一回,耶律贤的目标十分明确,没有任何试探,也没有去管长城沿线的那些汉军隘口堡垒,而是直接冲着的云中以北约百里的焦山镇而去。

焦山镇,当漠南入山阳的要道,也是主道,当年耶律璟大军自云中北撤,就是走的这条路线。过去,大汉于此常年屯有戍卒五百,因为北伐以及李处耘北上援救刘廷翰,抽调了大半,只剩下两百人。

当然,耶律贤选择从焦山镇突破,倒不是看准了此隘的空虚,而是觉得这条路好走,作为塞南塞北主要的军事、商旅交通要道,山阳官府这边是有进行修筑扩宽的,如今,也算是被辽军利用上了。

山阳这边,由于缺少主心骨,反应没能跟得上,还是田重进在返回云中后,先行往焦山镇增兵一千,但这一千,也是疲兵。

赶上了焦山防御战,面对的却是数十倍的敌军,辽军那边,在耶律贤的驱策下,决心很大,骑兵被当步军用,挑拣精锐死士,下马攻寨,且不顾伤亡。

结果,汉军足足抵御了三日的时间,焦山镇被攻破,辽军付出了三千多人的伤亡,而防守的一千多汉军,全部战死,镇上剩下的几百民众,也没能幸免,全部遇难。

而当时,在李万超到任后,得知焦山镇之危,紧急派田重进领军三千北上增援,途方过半,就得知焦山镇失陷的消息,无奈,折返云中。

焦山镇的陷落,就像堤坝开了一道口子,辽军就如洪水一般,顺着溃口涌进山阳。九月十七日,焦山镇破,九月十八日傍晚,辽军前锋万骑,就已南下叩关。

到九月二十日,辽军近十万众,在辽帝耶律贤的亲率下,兵临云中城下,将云中城团团围困。此时,云中城内,连军带民,不足五万,能战之士只有一万两千余人,更多援军,或在援应途中,或还在紧急征召武备之中。

所幸,有九原侯李万超主持军事防御,老将军威望甚高,抚兵安民,统筹调度,做得很到位。云中城,是由宋琪当年在任时重建的,城池很是坚实,城中虽然只有一万多战兵,但是以几部边军组成,战力仍有保证,官仓粮库中更囤有大量为中路军准备的军需。

兵力稍弱,但粮草兵器都不缺,为弥补防御人手的不足,李万超直接将城中所有的精壮都组织起来,发给武器,辅助守城。在边境道州讨生活的汉子,从来都是上佳的兵源,很多更属于乡兵,给把武器就是英勇的战士,而在防御辽军这件事上,更是同仇敌忾,全城一心。

大概也是感受到了云中的难啃,辽军虽然将城池围困得水泄不通,进攻的命令却迟迟未下。到二十一日,休整了一天的辽军,干脆明确地表示放弃对云中的进攻,而是选择,分兵四野,进攻劫掠其他州县。

云中或许固若金汤,难以攻克,但山阳其他州县城池,可就不一定了,辽军或许没有胆量强攻云中,但对于那些小城、小镇,显然还是有要扣咬上一咬的。

于是九月的下旬,云中以南以东的大片地区,成为辽军肆虐的跑马场,超过四万的辽军,兵分数路,四面出击,攻城劫掠,焚屋毁田。

虽然山阳官府坚壁清野的工作已经做在前头,但总有不及逃亡的百姓,不及收容的财产粮食,这些都是辽军的攻击对象。

最张狂的辽军,甚至越过桑干河,进攻应州州城金城县,不过,这毕竟是一州州城,守备官军民的骨头很硬,顽强抵御,让斗胆攻城的辽骑撞了个头破血流。

当然,不是所有的汉城,都有那个防御能力,比如云中以南的怀仁城,这是当年符彦卿北伐时的驻军之所,被一万多辽军围攻,虽然拼死抵抗,结果还是城破人亡。

云中以东的长青县,设置的时间还不长,是云中东部新建立的一座年轻的县城,城小人寡,即便有些地利,仍旧没能抵挡住辽军的进攻。

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有些明朗了,辽军此番大举南下,甚至坚决地突破长城,进入塞南,兵寇云中,打云中明显不是主要目的,趁山阳空虚,劫掠北疆,大搞破坏,才是目标。

在这种情况下,有实力不足的限制,汉军能做的,在短时间内,就显得不那么多了。增派援兵,都得小心翼翼地,以免援应途中为辽军所趁,围城打援这种阳谋,永远得防着,汉军过去惯会使用,辽军也会。

云中的守军实力足够,暂时也只能缩首城中,毕竟城外仍有超过五万的辽军围困着,监视着。云中尚且如此,其余州县城百姓,也只能依靠自己了。

历来防御作战,守方往往会陷入到这种窘境,困守一城,久守必失,这不仅考验将领的指挥调度能力,以及军心士气,还需有援军,要看得见守住的希望。

事实上,云中面临的情况,要好得多了,虽然被困,但自守无忧,各路援军也在统筹调度下赶来,需要做的,只是配合之后的作战罢了。

只是,这种被围困,看敌军驰骋国境、肆虐疆土、侵害乡梓的滋味不那么好受罢了。

皮皮读书推荐阅读:斗魄星辰穿越从开荒开始农门小媳妇:随身带着APP帝凰之神医弃妃绝代宦爷盛世独宠:狼性王爷,你好坏铁血中唐霸仙绝杀红缎军的征途明朝第一弄臣末世重生之黑暗国度人在初唐:我与武曌争皇位三国之最强帝国系统大秦之极品皇帝魔君霸宠:天才萌宝腹黑娘亲汉末之并州豪雄此去安都两万里奸臣三代不能科举?我刚好第四代明贼乐土之王大秦:开局祖龙先祖永乐大帝:朱标大清巨鳄破晓之征晨曦吾乃世家子红楼野心家召唤系统:从土匪开始称霸天下官居一品穿越后我在封地召唤华夏英魂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打卡穿越宁采臣1850美洲黄金大亨部落崛起从救活主角开始毒后妖娆:腹黑王爷宠上瘾烟火大唐开元内卫魂穿司马遹,地狱开局异世界三国风云之奇葩争霸秦时实践家我姐大将军,我每周刷新超能力世子请叛逆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我在大唐位极人臣指南剑疯狂爆兵:我在大宋杀疯了三国:开局获项羽之力,武霸天下汉末之王道天下从司农官开始变强大唐之极品皇帝
皮皮读书搜藏榜:承明之治盛唐小国师三国从掳走洛神开始战机英雄凌天仙帝大唐:摊牌了,本驸马要造反!我在三国建了一座城穿越:废柴作家梦回南宋末年征兵令尘途雕弓落刘禅的人生成就系统亮剑:开局战俘营,我带和尚打鬼子秦时实践家大成公子绝世小书儒明末皇太子乱世小土匪三国大曹贼,开局拯救杜夫人逆转乾坤之东汉末年的倒霉蛋儿们从县令到帝师开局十选三,召唤十神将称霸异世农家小女医妃笑倾城,狐仙小王爷荣耀之路:国民校草是女生重生:回到1937最强训犬员寒王纵宠,绝世娇妃神兽饲养员八岁登基,后世都说我是暴君!中天稗史大清之祸害嬴政:时空之主回到远古建华夏武牧江湖穿越了,我的手机还能购物汉风再起之帝国时代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直播:我挖掘国足之光!时空战记:清末新篇章小子,快给爷科考去冒牌皇叔我镇南王世子,你让我干点正事?曹贼休走神话三国:我能够进化词条三国:重生为阿斗,开局扶刘备亮剑之我成了赵刚徐怀小说免费阅读全文红楼如此多骄三国之曹家孽子重生之妖孽作家
皮皮读书最新小说:战火燎原:吞丹!灭天狼!风流小医仙,穿越北宋封宰相大谋谋天下嘉庆变法:数据治国重生悍卒:从强制发老婆开始战神:龙族人族混得开手搓大炮养娇妻,怎么就黄袍加身了?皇朝:挟我以令诸侯?朕直接屠你满门!穿越千年的时空之旅饥荒年,我喂养了一个大玄女帝大舜西游记燕山血旗:开局千户所暴杀天下大乾贵公子大胤商枭开局于谦典韦?这反我造定了!医冠权宦穿越古代,我靠仓库养老婆荒年神医:开局揭榜娶绝色病妻左传游记直播大明:打仗全靠后世企业赞助人在冷宫,带着三千犯妇权倾朝野陛下就是躺赢狗爱搞钱搞事三公子大漠群英传苏定方演义风雪战火哈哈哈,大明太子无敌夺我王位?那我可要称帝了!抗日:我有一艘鱼雷艇爱你老妈,玄武门见十七世纪富二代穿越大景:我靠打猎养活肺痨妻女大唐:灵魂互换,两个李承乾大明:无敌杀神,震惊朱棣汴京风云录那年那景那些人如果君主去世后加入聊天群大明:我朱允熥,请爷爷退位禅让朱雄英:爷爷,我真的不想当皇帝皇孙雄途大明朱雄英天幕:我规划了秦皇汉武的死法!1853用炮火检验真理梗王饶命穿越净事房,咱家可是有系统的男人带着武库回明末爱情江山朕都要穿越古代:我靠打猎养活美娇妻!大明:朱棣求我登基,我保老朱家长存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