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朝历代都进行了一些完善补充,史书和神话,有出入和不同的地方(作者非专业人士,未能考证,有兴趣的可以自行考证)。
但大致为,远古时代,以物象确定天时,谷物熟了,就是一年,所以以农历十月,为一年之首,最开始“新年”也就是在十月。
在历法和术数上,十月为“甲”,甲古文中的甲字,写做“十”或者“田”,当然不是完全一样,到代表的是种子破壳而出,万物萌生的意思,甲胄反而是后面衍生出来的。
在推年法中,就是以“甲”作为开始,天气始于甲,地气始于子,人气始于寅,所以开天辟地第一年,就是甲子年。
从年开始算月,月从子开始,但子是十一月,寅是正月(同星象有关),也因寅为木,代表万物生发,所以也是代表一年之始,推年法就用“五虎遁”。
从月上推日,就用“五鼠遁”,因为子为一日之始,老鼠是混沌初开是第一个出来活动的动物,夜深人静的时候,老鼠也就出来了,又因老鼠爪子前为奇数后为偶数,符合子时阴阳交融的特征,所以老鼠这种上不得台面的东西,却是生肖之首。
其他生肖也是一样,看其爪子数量,判断阴阳,暗合一天的变化,午时为马,正是一天阳气最重的时候,马的方方面面,也显得阳气最为重,蛇无爪,也是阴,这就是生肖和一天十二时辰的关系。
子午相对,但子时多了一个一天之始的特性,所以选择了一个老鼠这种生物。
而更特别的一点,就是人,所谓人气始于寅,就是因为寅时气血从肺开始流注至全身,肺大肠胃脾心小肠膀胱肾心包三焦胆肝,这样的一个过程,因为是经脉对应的脏腑,所以这里是十二个而非五脏六腑,多了一个脏,心包。
这都是中医和历法有关的东西,没有历法就没有中医,也体现了中医天人合一,顺应自然的规则。
至于为什么是十二年为一个甲子轮转,则和木星,也就是“岁星”有关,木星的恒星周期,就是十二年,而木星也就代表着“太岁”,太岁神,就是因为电影而备受诟病的“殷郊”,但实际殷郊不光是最大的太岁,也是哪吒形象的原型,殷郊大名就叫“金哪吒”,后来哪吒的出生以及受教,就基本是改编的殷郊故事。
哪吒也不用去追究到底是哪里人了,因为他是外国人,最早他的记载是《毗沙门天王仪轨》,为天王之子,所以才叫太子,毗沙门天王形象后和战神李靖融合,才变成了托塔天王。
轩辕时期历法有了雏形,在颛顼有了颛顼历,后在尧时,帝尧命羲仲,羲叔,和仲,和叔负责观测天时,完善颛顼历,至此历法基本成型,也就是农历,即阴阳合历,通过观测太阳,月亮,木星的运行轨迹而制作出来的历法,后世继续精确时间,通过闰月,来抵消合历时的数字偏差。
现在的的阳历,并不准确,并且月中十五,不一定是圆月,三十天一个周期之后,也不一定是新月。
羲和,在轩辕时期,可能没有此人,是后来对于羲,和二族合称后,造出来的神话人物,具体是哪个,不得而知,看专业人士应当怎么看,但上古没有史书,怎么得知呢?
反正现在在白风面前的,就是羲和,常羲两位女官。
华夏派来观测月亮的人,反而能力不如轩辕部的人强,这是因为在很久之前,轩辕部,神农氏这些比较古老的部族,已经在观测星空,并且有一定的认知了,原来的华夏,就是一个小部落,没有时间和能力,对着天空去发呆。
白风询问他们对于观测月亮的进度。羲和便总结说到:“我们通过观察月亮的圆缺变化,发现月亮是三十天变化一次,用华夏的话说,就是一个周期,我们把月亮开始变大的第一天,叫朔,月亮变的最圆的一天,也就是第十五天,叫望,望之后,月亮又开始变小。
其他的一个词,都是你们华夏的词,比如上弦月,下弦月……”
轩辕吃惊:“那你们这不是已经观察出来结果了吗,为什么不说,现在还在观察什么呢?”
羲和回轩辕:“族长,因为我们发现,有几颗星星,在每天太阳落下和升起的时候,都有一些变化,在特定的日子里,就会固定在同一个位置。
但是我们没法确定到底是哪一天,而且,我们也发现太阳和月亮,每天升起和落下的方向,不一样,它一直在变,我们还没有找到这个规律。”
轩辕望向白风,想要知道这事因为什么原因,白风也挠头,因为这个,他还真不知道,他光知道一个,就是太阳在升起之前,天边最亮的那颗星,就叫金星,也就是启明星,除此之外,他对于星象,实在是不了解。
但是,对于太阳东升西落的这些原因,他是清楚的,但有点完蛋的是,这里负责观测月亮的人,并不知道所谓南北回归线的这事,因为经纬线还没有出现,所以白风怕他们听不懂,所以没讲,只是讲过,太阳会在两个特定的时间,到达边界,然后又回来,所以日影长短,会有变化。
“你看看,这就是你们互相不交流的麻烦了,要是你们和观测太阳的这一组,多交流交流,这问题不就解决了吗?”
负责观测太阳的人,也是一脸懵,这自己怎么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啊?
白风为双方合并信息:“你们看到太阳和月亮,东升西落的方向不固定,是因为咱们脚下的地在动,太阳在动,月亮也在动,你们光看自己的,肯定就不知道是因为什么了。
在春分和秋分这天,太阳就是在正东升起的,也就是春天和秋天最中间的一天,秋分之后太阳就开始在东南方升起了,而春分之后,太阳就朝着东北方升起,就这么来回的转着。
一年里,就两天的时间,太阳是在正东升起,正西落下。
什么??没听懂?算了,纸来!笔来!我来给你们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