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话一出,下方的两人顿时愣在了原地,极速的思考着那张字据上的破绽。
可思考了很久,也没有发现任何破绽。
只因皇帝这两个字,就杜绝了老爷子任何违背字据的可能!
“就你们俩这笨脑子还是别想了!”
话毕,他转头看向了四周的北伐将领。
命令道:“传令下去,加速前进!”
“是!”
瞬间,四周的将领纷纷拍马离去。
而老二老三两人,也是不情不愿的骑上了自己的马。
随着大军开始加速前进,朱棣三人也跟着大军开始加速。
但老二老三两人仍旧围在了朱棣旁边不停的劝。
“爹,您还是回去,您是皇帝,带兵北伐算什么事啊?”
开口的是老二朱高煦。
毕竟原本北伐统帅是他,可如今换成了老爷子,他实在有点不能忍。
“爹您要是再不回去,四弟和大哥该担心了,说不定现在就急得到处找你呢!”
说话的是老三朱高燧。
毕竟老爷子突然一走了之,不用想也知道京城肯定还在隐瞒着。
到时候四弟还有大哥找不到,也不知道会急成什么样。
朱棣不语,只是一个劲的使劲抽打马屁股。
甚至他直接略过了中军,带着护卫一路冲到了前军。
显然,这是想着离京城越远越好。
一直来到了大军的最前面,朱棣才终于畅快的大笑了起来。
“他姥姥的,二十二年,整整二十二年啊,老子终于自由了!”
看着他发癫,跟在他马屁股后面的老二老三两人面面相觑。
忍不住用眼神疯狂的交流了起来。
“咱爹没事吧?”
“没事,也就是疯了而已!”
“哦,疯了啊,啊?”
而另一边的朱棣,畅快的大喊大叫之后,才终于转头看着后面的俩儿子。
“对了,以后不要再叫我皇帝了,我怕老四误会,你们要叫我太上皇!”
老二老三两人一愣,随即震惊的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
忍不住发出了一阵惊呼。
“太上皇?”
另一边的京城内,朱高烁和老大父子俩也是如此。
朱高烁不敢置信的看着刚刚升任为礼部尚书的杨清。
“老杨,你跟我说实话,老爷子到底跑哪去了?”
之前朱高烁本以为老爷子是驾崩了,差点要哭个死去活来。
好在一直跟着他的梁安慢慢察觉到了不对劲,所以连忙告诉了他是朱棣离开京城了,不是离开人间了。
几乎瞬间,朱高烁就和老大父子俩冲进了宫里头。
本想去质问刘永诚,可万万没有想到,文武百官也紧随而至。
杨清更是满脸笑嘻嘻的告诉了这个令他眼前一黑的消息。
老爷子退位了。
甚至在去年就已经拟好了退位诏书交给杨清保管。
而如今,他即将成为大明皇帝!
至于那写下的字据,只能管得了皇帝,管不了太上皇!
人的悲观并不相通,文武百官满脸笑嘻嘻,而朱高烁却一点也笑不出来。
他是想当皇帝没错,可总得有一个心理准备才行啊!
老爷子冷不丁扔下了那么大的国家给他,他根本就没有一个适应的过程。
不过很快,朱高烁反应了过来。
立即扯着嗓子喊道:“快,快去把老爷子追回来!”
随着他的话音落下,顿时就有人行礼高喊:“遵命,皇上!”
显然,在场有人是迫不及待了。
朱高烁忍不住心惊,连连摆手。
“不要叫我皇上!”
当即就有人改了口。
行礼高喊道:“是,陛下!”
这让朱高烁满头黑线,无语道:“也不要叫我陛下!”
听到这话,在场文武百官愣了,随后就有人纷纷站出来高喊。
“那...官家?”
“圣人?”
“还是国家?”
显然,这从宋至汉,各朝各代对皇帝的称呼全都被拿了出来。
令朱高烁心烦不已。
“当务之急,是要把皇上接回来!”
“接回来?”
群臣心中暗自嘀咕,忍不住互相看了一眼。
而就在朱高烁担忧他们这个所谓的接,很有可能是他最不想看到的接。
群臣终于有人走出来高喊道:“启禀皇上,太上皇早在去年就已下令,不得让您接他回来!”
此时的朱高烁也不在意他们怎么称呼自己了。
只是说道:“如今皇上不在,我这个太子做主,立刻把他接回来!”
听到这话,群臣再次犹豫,互相交头接耳。
最终,有人笑眯眯的站了出来。
“启禀皇上,太子虽有监国之权,但却也打不过皇上的旨意。”
“所以...”
朱高烁闻言,眉头一皱,立即问道:“所以什么?”
下方的朝臣笑了。
随即满脸恭敬的行礼道:“所以需要您立即继承大统,以皇帝之尊下令方可迎接太上皇归来!”
随着他的话音落下,满朝文武也立即列队站好。
冲朱高烁行礼高喊道:“臣等请皇上继位!”
或许是担心被朱高烁抓住错误,又或者他们早已把朱高烁当成了皇帝。
就连让他继位,也不喊一声太子,只喊皇上。
这气得朱高烁差点晕厥。
使劲喘了几口气后,才喊道:“你们...你们竟然连一声太子都不喊了吗?”
他没想到群臣对他防范至此,竟连一点信任都没有。
下方群臣闻言,也是咧嘴笑着不开口。
而此时,老大父子两人也跟着捣乱。
“请皇上继位,好迎回太上皇!”
朱高烁看着在场所有人都这样,不由得望向了奉天大殿上的那把宝座。
通体金黄,在这阳光照耀下闪闪发光。
皇位确实很诱人,朱高烁也承认自己经不住诱惑。
但他也明白,事到如今,他必须,也只能坐上这个位置了。
否则就老爷子的身体根本经不住这么长时间的路途。
“小四,坐上去吧,这个位置舍你其谁?”
始皇帝嬴政开了口。
“是啊小四,咱们的梦想不就是这一刻吗?”
项羽也跟着说道。
“坐上去吧,大明将在你手中越来越辉煌,必将超越大汉!”
这是诸葛亮。
“小四,你不是想创建教人带兵打仗的学院吗?机会来了!”
韩信也是笑呵呵的开了口。
而最终,真正让朱高烁下定决心坐上龙椅的,还是朱元璋说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