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煜在心理学和哲学区域仔细搜寻着。
这里的书籍大多陈旧,散发着岁月的味道。
他抽出一本荣格的《原型与集体无意识》,翻开书页,里面是密密麻麻的繁体字和晦涩的理论。
正当他沉浸其中时,一个身影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他身边。
“对这类书感兴趣?”
张煜吓了一跳,抬起头,看到张柠老师不知何时站在了他旁边。她今天穿着一件浅灰色的羊绒开衫,里面是白色的衬衫,下身是及踝的长裙,整个人散发着知性而柔和的气质。她手里拿着几本生物学的专着,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眼神清澈,仿佛只是偶然遇到,随口一问。
“张老师。”张煜合上书,恭敬地打招呼。
“荣格的理论很深奥,”张柠老师目光扫过张煜手中的书,语气温和,“尤其是关于集体潜意识和个人意识边界的研究……有时候,过于深入,反而会模糊了现实与幻想的界限。”她的话语看似随意,却像一根针,精准地刺中了张煜内心的困惑。
“只是……随便看看。”张煜谨慎地回答。
“年轻人多读书是好事。”张柠老师笑了笑,目光意有所指地扫过书架深处,“不过,也要注意选择。有些领域……就像深水区,看似平静,下面却可能藏着漩涡。”她顿了顿,补充道,“尤其是……当你感觉自己看到了一些‘不同寻常’的东西时,更要保持警惕,那可能只是大脑在特定压力下产生的幻觉。”
她在暗示什么?是在警告他不要深究?还是在提醒他“表层”世界的脆弱性?
“谢谢张老师提醒,我会注意的。”张煜垂下眼睑。
“嗯,那就好。”张柠老师满意地点点头,抱着书离开了,步伐轻盈,像一阵温柔的风。
张煜看着她离去的背影,心中的疑团越来越大。张柠老师的话,听起来是师长的关心,但结合地底的经历和蓝山的对话,却更像是某种……安抚和引导?她在试图让他接受“幻觉”的说法,将那些异常合理化?
他摇了摇头,不再多想,继续在书架间搜寻。当他走到图书馆最里面、一个摆放着过期期刊和冷门资料的区域时,在一个积满灰尘的角落,他有了意外的发现。
那是一本没有书名、封面是暗红色硬皮的古旧笔记本。它被随意地塞在书架最底层,仿佛被人遗忘。张煜鬼使神差地将其抽了出来。
笔记本很厚,页角卷曲,纸张泛黄。他随手翻开一页,上面的字迹潦草而狂乱,像是有人在极度激动或恐惧的状态下写下的。
“……观测到异常波动,频率与‘源点’共鸣……个体意识出现溶解迹象……”
“……‘表层’稳定性下降,怀疑与‘残留’的情感锚点有关……”
“……必须找到‘钥匙’,否则‘镜像’将彻底崩塌,后果不堪设想……”
“……她……在看着我们……一直都在……”
这些断断续续的笔记,如同破碎的密码,让张煜的心脏狂跳起来!“源点”、“表层”、“残留”、“镜像”、“钥匙”……这些词语,与蓝山和张柠的对话,以及他自己的经历,惊人地吻合!
这笔记本是谁留下的?任斌?还是……其他人?
他快速地将笔记本塞进自己的书包,心跳如鼓。他有种预感,这本笔记,或许能解开许多谜团。
就在他准备离开时,眼角的余光瞥见,在对面书架的空隙间,有一双眼睛正冷冷地注视着他。
是蓝山。
她站在阴影里,金丝眼镜后的眼神锐利如手术刀,隔着书架的空隙,与张煜的目光相遇。她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但张煜能感觉到那目光中的冰冷和……一丝难以察觉的杀意。
她看到他了!看到他拿走了那本笔记!
张煜心中一惊,立刻低下头,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快步离开了那个区域。
他能感觉到,背后那道冰冷的视线,一直跟随着他,直到他走出图书馆的大门。
夕阳西下,将天边染成一片橘红。张煜走在回宿舍的路上,书包里的那本笔记沉甸甸的,仿佛一块灼热的炭。
他知道,自己可能触碰到了某个核心的秘密。蓝山那冰冷的眼神,表明这笔记至关重要。
而这个“重置”后的校园日常,看似平静,其下隐藏的暗流,因为他今天的发现,恐怕要变得更加汹涌了。
笔记本里到底记载了什么?“钥匙”又是指什么?
张煜感觉,自己正一步步走向一个更加巨大、更加危险的漩涡中心。
……
一九九七年二月二十七日,星期四。
距离张煜在图书馆发现那本暗红色笔记本,已经过去了两天。
这两天里,他如同怀抱着一块灼热的冰块,既不敢轻易示人,又无法忽视其存在。
笔记本被他小心地藏在床铺下最隐秘的角落,上面还压了几本厚重的教材。
每当夜深人静,宿舍里鼾声四起时,他才会借着窗外微弱的路灯光,小心翼翼地翻阅几页。
笔记的内容断断续续,字迹狂乱,仿佛书写者正处于精神崩溃的边缘。除了之前看到的关于“源点”、“表层”、“残留”、“镜像”、“钥匙”的片段外,还有一些更加令人不安的记录:
“……实验体G-013出现强烈排异反应,意识边界模糊,开始吞噬周围低强度意识流……”
“……‘她’的意志正在苏醒,通过情感纽带渗透‘表层’……温馨……是第一个锚点,也是最不稳定的变量……”
“……必须找到‘初始契约物’,那是唯一能稳定或彻底瓦解‘镜像’的‘钥匙’……银铃……耳钉……”
“……它们在看着……墙壁里,水里,甚至我们的影子里……无处不在……”
“……时间不多了……当湖心的‘眼睛’完全睁开,‘表层’将彻底溶解,所有人都将成为‘她’回归的养料……”
“湖心的眼睛”!
看到这个词,张煜的心猛地一缩,立刻想起了前天晚上,温馨在湖边指向湖心那点微弱银光的情景!那不是幻觉!笔记本证实了湖心确实存在异常!
而“银铃耳钉”……张煜记得,在地底意识熔炉崩塌前,那个完美形态的“温馨”掌心曾浮现过银铃耳钉的虚影。
难道那不仅仅是记忆的碎片,而是所谓的“初始契约物”和“钥匙”?
笔记没有署名,字迹也并非他熟悉的任何人的笔迹。
这让他更加不安。留下笔记的人是谁?是之前的“调查者”?还是……“她”的另一个受害者?这个人现在在哪里?
巨大的信息量和潜在的危机感,让张煜这两天显得有些心神不宁。即使在课堂上,他也经常走神,目光不由自主地飘向窗外,仿佛在搜寻着什么无形的威胁。
“老六,你丫没事吧?”课间,王亮用他那只布满老茧、力量十足的大手重重拍了拍张煜的后背,把他从沉思中惊醒,“这两天魂不守舍的,跟丢了魂似的。是不是和陈琛妹子闹矛盾了?”他挤眉弄眼,露出一个“哥们都懂”的表情,结实的胸肌在紧身背心下随着他的动作微微起伏。
“没……没有。”张煜勉强笑了笑,揉了揉被拍得生疼的后背。
王亮的关心是真诚的,但这真诚建立在对他所处真实困境一无所知的基础上,反而让他感到一种孤独。
“没有就好!”王亮搂住他的肩膀,压低声音,带着男人间特有的猥琐笑意,“哥们儿跟你说,女人嘛,就得哄!你看我,昨天给外语系那妹子送了本诗集,立马就把她感动得……嘿嘿!”他用力晃了晃张煜,“走,打球去!出出汗什么烦恼都没了!”
张煜被他半拖半拽地拉向了篮球场。阳光下,王亮古铜色的皮肤泛着健康的光泽,肌肉线条流畅而充满爆发力,如同一头精力充沛的年轻猎豹。
看着他活力四射的样子,张煜很难将眼前这个鲜活的生命与笔记中描述的、可能成为“养料”的恐怖未来联系起来。
篮球场上喧嚣而充满活力。汗水、呐喊、球鞋摩擦地面的声音……这一切构成了校园生活最寻常不过的图景。
张煜努力投入到运动中,试图用身体的疲惫来麻痹紧绷的神经。在一次激烈的对抗后,他气喘吁吁地坐在场边休息,汗水顺着额角滑落。
就在这时,他看到陈琛和几个女生从球场边经过。
她今天穿了一件淡紫色的毛衣,搭配着白色的及膝裙和浅色打底裤,显得温柔又清新。
阳光下,她柔顺的长发泛着栗色的光泽,白皙的小脸因为快步行走而带着一丝红晕,像初春的桃花。
当她看到场边满头大汗的张煜时,脚步微微一顿,琥珀色的眼眸中闪过一丝关切,随即又像是害羞般迅速低下头,加快脚步离开了,那纤细的背影在裙摆的摇曳中,带着一种我见犹怜的柔弱。
张煜看着她离去的方向,心中五味杂陈。
笔记本里提到“温馨是第一个锚点”,那陈琛呢?
她在这个“镜像”中,又扮演着什么角色?
她偶尔流露出的恐惧和那些模糊的噩梦,是否意味着她也是“不稳定的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