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老爷把张兰德收进戏班子的那天,就看上了张兰德的机灵,喜欢上了张兰德。
因为从张兰德给他送玉镯子起,他就发现这个小家伙聪明机灵,懂得人情世故。如果再好好培养他一番,他将来一定会有发展前途的。
因此,谭老爷就把张兰德留在了身边,收他做了他的弟子,而且亲自手把手地教他唱戏的基本功。
谭老爷手下还有一个徒弟,艺名叫“九岁红”。
这个“九岁红”也很厉害,谭老爷给他起艺名叫“九岁红”,是因为他九岁就进了南府戏班子,而且唱戏的基本功非常好,戏唱的也很好,深得谭老爷的喜欢,故谭老爷把他收为其门下得意弟子。
“九岁红”比张兰德小两岁,可是他已经在戏班子里混出名堂来了。
戏班子里的艺人一般都是没有艺名的,只有那些在戏班子里唱出名的艺人,师傅才给他们起艺名,在演出时担任主角,是戏班子的台柱子,拿的银子自然比别人多。
张兰德进了戏班子,除了知道了这些外,他还知道了戏班子人的俸银比其他“四司”“八处”的太监要高出许多倍。
一般太监的俸银是每月不到二两,首领太监也就是五两左右,南府戏班子的人就不同了。
一般戏子太监,每月的俸银将近10两,比一般首领太监的俸银都要高,稍微有点名气的戏子太监,每月的俸银高达20多两,甚至还有的比这个数额拿得更多。
这些戏子太监,他们的俸银可以和李莲英大总管与崔玉贵二总管相比。但是,他们只能得到俸银,再无别的其他灰色收入。顶多就是在唱戏的时候,老佛爷高兴了,赏赐给他们一些红包。
当然,他们这些戏子不能像李莲英和崔玉贵总管那样,可以得到外传,贪污受贿一些,这是他们无法跟李崔二位大总管比拟的。
“九岁红”在师傅谭老爷的细心栽培下, 现在俨然就是南府戏班子的台柱子,大红人,摇钱树。
谭老爷忙的时候,就让“九岁红”指导张兰德唱戏。
别看“九岁红”比张兰德岁数小,可是他做起师傅来,有板子有眼,一本正经的,不苟言笑,非常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甚至说话做事都是铁面无私,不徇私情。
每天天麻麻亮,小师傅“九岁红”就叫醒张兰德,带上他去训练唱戏的基本功。
他们先是找一个无人的偏僻地方,开始吊嗓子。
吊完嗓子,小师傅“九岁红”就让张兰德训练站马步,背台词,比划台上的一招一式。
有时候,小师傅“九岁红”让张兰德蹲马步,一蹲就是一个多时辰,中间不让他休息。
不管张兰德怎样祈求,告饶,他都不会同意的,要求张兰德必须保质保量完成蹲马步任务。
那天,张兰德蹲马步实在坚持不住了,瘫软了下去。
站在旁边的小师傅“九岁红”见张兰德瘫软倒地,板着面孔,绕着他走了一圈,一脸严肃地说:“站起来,接着蹲马步,坚持住,不准偷懒。”
瘫软在地的张兰德,一点儿力气都没有了,趴在地上,一动不动,既不说话,也不站起来。
小师傅“九岁红”见张兰德对他的话无动于衷,保持沉默,瞬间生气,大声呵斥道:“张兰德,你站不站起来,再不站起来,别怪师傅我对你不客气了,我要叫散差来打你,你看着办吧。”
张兰德一听小师傅要叫散差来打他,吓得魂飞魄散,六神无主,立马告饶说:“师傅饶命,奴才起来还不行吗?
说完,张兰德硬着撑身子站了起来,开始蹲马步。
那天,张兰德被小师傅“九岁红”惩罚蹲马步两个多时辰,蹲得张兰德头上直冒虚汗。
两个时辰的马步蹲完后,张兰德浑身像散了架似的,腿都直不起来,站不住,头上豆大的汗珠直往下掉。
从此,张兰德才真正体会到了小师傅“九岁红”的严厉苛刻,不近人情。
还有一次,小师傅“九岁红”帮着张兰德背诵台词,结果张兰德结结巴巴地背诵不下去。
小师傅“九岁红”生气了,一巴掌打在张兰德的脸上,怒骂道:“笨猪,这么点台词都背诵不下去,你还能干什么?还想在戏班子里呆着,还不快滚蛋!”
张兰德被小师傅打得眼冒金星,头昏脑涨,可是还是不敢反抗,只能听凭小师傅训斥。
“今天背诵不下去这些台词,你就别吃饭。”小师傅一脸严肃地说,“直到你背诵下去,来我那儿背诵。等验收背诵合格后,你再去吃饭。否则,你就站在这儿背诵,再那儿也别去。”
小师傅“九岁红”说完,拂袖扬长而去。
张兰德乖乖地一早晨站在那儿背诵台词,动都没有敢动一下,直到背诵熟练了,才大着胆子去找小师傅“九岁红”,让他检查背诵情况。
别看小师傅“九岁红”比张兰德小,可是他对张兰德要求非常严格。张兰德在练习唱戏的基本功方面,如果按要求做不到,小师傅可是从来不会讲人情的,不会留情面的,他非常坚持原则。
按照梨园规矩,戏园子里的人是论资排辈的,不管你个人的岁数大小。只要是师傅,他就有权力可以毫无原则的出手打徒弟,徒弟是不能还手的,否则就是犯上作乱,要受到惩罚的。
有时候,小师傅“九岁红”下手重了,把张兰德打得鼻青脸肿是常有的事,当然,张兰德还是不能反抗的,不然他就是对师傅不尊不恭,师傅就会找来散差打徒弟,以显示师傅尊贵的身份。
虽然小师傅“九岁红”对他如何苛刻,可是他却从来没有怨言过,没有埋怨过小师傅“九岁红”。他知道小师傅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他好。
如果他不刻苦训练,他就上不了台,演不了戏。演不了戏,就不能出人头地。不能出人头地,就引不起别人的注意,出不了圈,得不到别人的尊重,吸引不了老佛爷的眼球,博不了老佛爷的喜欢,那么的他一切理想就成了水中望月,镜中看花,虚无缥缈,最终化为泡影。
在某种意义上说,张兰德还是非常愿意吃这样的苦,愿意承受这样的磨难。对此,他无怨无悔,不怨天尤人,不怪罪师傅。
唯一让他遗憾的是,他自己不识字,所有的台词只能靠死记硬背来完成。
因为他理解不了台词,背起来就相当吃力。至于剧中的角色,就更难理解和把握,只能凭个人的理解和别人的讲解来感悟和揣摩剧中人物的思想动态,掌握他们的感情脉络。
尽管张兰德下功去学习唱戏的基本功,但是无论他怎么努力,他还是达不到上台演出的要求,上不了舞台,这让张兰德有点灰心丧气,心灰意冷。
有时候,甚至萎靡不振,没精打采,万念俱灰。
不过,他很快就会调整心态,从这种不良心态中走出来,仍然精力充沛,活力四射的去追求他的梦想,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狂奔不止。
张兰德就这样没日没夜地苦练着基本功,等待着老天爷给他创造一次机会,给他一次展示才能的机会,让他能够展翅高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