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古拉.米柳亭突然变得如此给力以至于李骁都有些不适应了。愣了一会儿之后他才反应过来当即表示感谢。
两人又商议了一番细节之后李骁就告辞离开了,此时已经是深夜十一点多,这个时候的圣彼得堡街头居然还十分热闹,车来车往人流攒动。
和一年前不同的是,以前这个时候的圣彼得堡街头虽然也是人流熙熙,但多半都是醉醺醺的贵族青年。
这些醉鬼不是在街头狂飙就是大声嬉戏让人厌烦不已。甚至有时候一言不合就开始打架斗殴,经常闹出人命来。
而此时街头更多的是进步青年,刚刚参加完进步沙龙的他们热情洋溢地讨论着政策法规以及哲学问题。说到动情之处干脆就振臂一呼开始发表演讲,那似火的热情隔着一条街都能感受出来。
除了这些可爱的青年人之外,在街头拐角的阴暗角落里一般都藏着一两个面目阴鸷的人影。
这些人多半都是圣彼得堡的警察、宪兵或者是第三部的探子。这些以前能将进步学生们吓得屁滚尿流的“坏蛋”们如今的日子很不好过,对学生们他们什么都不敢做,哪怕是某些学生公开发表曾经被视为洪水猛兽的悖逆言论他们也只能干瞪眼看着。
当然也不是没有那保守派的狗腿子试图逮捕进步学生,只不过每每他们前脚抓人后脚就得放人,甚至还会劈头盖脸地同批一顿,事态严重的甚至会被申饬,丢掉饭碗都是有可能的。
所以最近一段时间原本可以耀武扬威的保守派狗腿子们过得那叫一个憋屈,不说是怨声载道至少对上头的不作为是很不满意。
只不过他们的愤恨并没有什么卵用,因为现在是改革派占上风,随着尼古拉.米柳亭开始在内政部大肆排除异己,不断地打压和压缩保守派份子的生存空间,他们如今想得更多的是怎么保住岌岌可危的饭碗。
用一句话总结圣彼得堡当前的局势那就是人心思动。不管是改革派还是保守派都浮躁无比,这意味着巨大的混乱,而混乱的局势从来都不会缺少浑水摸鱼的人。
比如说亚历山大.米尼赫,这位曾经的上将大人已经枯坐了近十年的冷板凳。
被边缘化的他无时无刻不渴望回到中枢,不渴望给当年那些排斥打压他的人一个刻骨铭心的教训。他要让这些人也尝尝他所遭受的这一切,让他们后悔当年的选择。
为此米尼赫甚至已经记录了一份黑名单,上面全都是当年“迫害”过他或者“得罪”过他的人。
这些人他会逐一算账一个都不放过!
讲实话这份名单非常庞大,上面不少名字哪怕是今天都是响当当的大人物。想教训他们谈何容易?
不过米尼赫对乌瓦罗夫伯爵有信心,他认为只要自己帮助乌瓦罗夫伯爵重新回到巅峰,那自己就是首功!
作为“从龙之臣”中的佼佼者的自己不说获得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至少也能名列三强之列。
那时候的自己谁不能收拾?谁不能教训?
米尼赫深吸了一口气,看了看手中深褐色的玻璃瓶,里面晃动的液体就像他此刻的心情,那叫一个心潮澎湃啊!
“还有多久到冬宫?”米尼赫瓮声瓮气地问道。
车夫赶紧回答道:“大人,最多三分钟就能抵达冬宫!”
米尼赫深深地吸了口气,调整了下情绪开始酝酿接下来自己要说的话。
他深信接下来自己的发言将无比重要,这将是打开俄罗斯新时代大门的钥匙。
他的发言将拉开新时代的帷幕!
自然地这么重要的发言必须逐字斟酌,必须完美无瑕!必须是战斗的宣言,也必须是愤怒的呐喊!还要能体现自己的文化修养以及政治抱负!
总之,必须完美,必须没有一点儿瑕疵。
随着车夫吁的一声,疾驰中的马车咻的停了下来。米尼赫又一次深深地吸了口气抱稳怀中的瓶子最后一次调整了情绪,接下来就轮到他正式登台表演了!
随着车夫拉开车门,米尼赫雄赳赳气昂昂地走出了车厢,他欣慰地看到自己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车厢两侧两排身着将军礼服的高级军官正昂首等待着他。
为首的正是切尔内绍夫,这位曾经的陆军大臣毕恭毕敬地向米尼赫敬了一个军礼,朗声说道:“欢迎您,将军阁下!”
这一刻米尼赫觉得心潮澎湃,觉得前所未有的满足,这一刻就算是他死了都值了!
他告诫自己必须保持冷静,必须维持好贵族风度,否则日后的史书和回忆录里会怎么记述自己?
他可不想被人说成丑角,他必须是光伟正的形象,必须往万世崇敬!
他将怀中的瓶子递给了身后的副官,昂首挺胸地朝切尔内绍夫及其他将军回礼。
“走吧,我们去觐见陛下!”
随机他带头走在了最前面,身后两排将军立刻紧步跟上,不多时就走到了冬宫的正门口。
他傲然地走到卫戍面前朗声道:“请通传陛下,臣亚历山大.米尼赫以及诸位将军希望觐见陛下商讨国事!”
卫戍兵其实早就看到了米尼赫一群人,实在是想不看到都难,偌大一个冬宫广场上他们搞出这么大的排场,不知道还以为外国王公来了呢?
只不过对于米尼赫的请求卫戍兵很是为难,因为某人的要求太不合规矩了。
觐见沙皇哪里是那么容易和简单的事情?
一般来说就是皇亲国戚罗曼诺夫家族的成员也得提前打招呼预约,只有沙皇同意了你才有资格前来。
从来就没有下臣事前不打招呼临时跑过来叫门的,你以为这是什么地方?你以为这是上邻居家做客啊!
卫戍兵很想让米尼赫滚蛋,但是对方肩膀上的上将军衔,以及他身后十几名上将、中将的阵势还是有点唬人的。
至少让他说不出赶人的话,可是吧转身回去通传也不合规矩,一时间卫戍兵陷入了两难的境地愣在了当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