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南肯辛顿的那间公寓,门在身后关上,隔绝了外面的世界,司汤达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也卸下了所有伪装。
烦躁地将车钥匙甩在玄关的台子上,扯开领带,先是像困兽一样在房间里踱步,随后又径直走进卧室,开始翻箱倒柜。
抽屉里,衣柜的隔层里,甚至几本厚皮书的夹页....将自己所有的银行卡、信用卡一一翻找出来,摊在床上。
打开笔记本电脑,一家家银行登录进去,查询余额和可用额度。
劳埃德、汇丰、巴克莱.....屏幕上的数字冰冷而残酷。
把所有账户的余额相加,反反复复算了三遍,最终确认,可用资金加起来,还不到一千英镑,这笔钱,别说下周的租车费,就连即将到来的房租和罗婵那边打猎的费用都远远不够。更别提那一封封提醒还款的邮件里显示的还款。
司汤达瘫坐在椅子上,双手用力地挠着头发,怎么办,怎么办?
犹豫再三,最终还是拿起了手机,拨通了越洋电话。当电话接通,司汤达立刻换上了一副乖巧又带着点焦急的语气:
“妈,是我.....吃饭了吗?嗯,我这边都挺好的,没事儿,都挺顺利的。就是....有件事得跟您说一声,”说话间,顿了顿,似乎难以启齿,“我们学校下个月组织一个去苏黎世、柏林和摩纳哥的金融机构的考察活动,算是必修的实践学分,关系到毕业的。名额有限,我好不容易才争取到一个.....就是费用比较高,一个人要三千镑。您看.....”
电话那头的声音带着疑惑和些许不满,“三千镑?怎么这么多?上个月不是刚给你打了五千镑的课程费么?你这花钱是不是有点太.....”
司汤达急忙打断,语气更加恳切,甚至带上了一丝委屈,“妈,这次真的不一样!这是关系到学位和履历的关键活动,很多同学都想去的。机会难得!而且费用里面包括交通、住宿、还有和几个经济学家座谈的行政费用.....您也知道这边,这种活动就是很贵。您就帮我想想办法,这周内一定得打过来,不然名额就作废了.....”
他软磨硬泡,反复强调活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终于,“......好吧,我跟你爸说说。你这孩子,在外面花钱也别太大手大脚.....这钱,家里想办法给你,最晚这周末....你一个人在外面,好好的.....”
“我知道我知道,谢谢妈!我会好好努力的!”司汤达忙不迭地保证,挂断电话后,长长地舒了口气,但眉头依然紧锁。
三千镑,就算顺利拿到,也只够解燃眉之急,租车费、接下来的生活费、还有欠陈佳佳和罗婵的钱.....必须另想办法。
深吸一口气,开始在手机通讯录里翻找,找到那些标注着国内老同学、朋友的号码,一个个拨了过去。
电话里,司汤达编织着各种理由,这边遇到急事需要临时周转、投资一个短期项目马上见回报等等。
大多数人都以各种理由婉拒了,刚工作、手头紧、买了房要还贷.....司汤达听着那些熟悉又陌生的声音,脸上的希望一点点黯淡下去。
就在他快要放弃时,终于有一个高中时关系不错的同学松了口,表示可以借给他两万。
“太好了!太谢谢你了兄弟!”司汤达喜出望外。
“钱我怎么给你?直接汇你国内的卡上?”同学问。
“账号是.....”司汤达愣了一下,猛然想起个人每年五万美元的换汇额度他早已用尽,让同学直接转英镑到他的腐国账户不现实,操作起来也很麻烦,连忙说:“哦,账号我一会儿发你。我这边可能需要换个方式接收,等我确认一下再告诉你具体怎么操作,谢了兄弟!”
挂了电话,司汤达立刻扑到电脑前,点开球球,登录了一个平时不太用的账号。
在好几个充斥着留学生活资讯、二手交易信息的球球群里,他找到了几个挂着“换汇”、“外汇兑换”昵称的联系人。
点开其中一个,发送了好友申请,并备注“换会”。
对方很快通过。
司汤达敲击着键盘,“你好,请问现在什么汇率?”
对方回复了一个略高于银行中间价,但还算在“市场合理”范围内的数字,然后补充道,“手嘘费三个点。”
司汤达皱了皱眉,手指飞快地打字:“能不能低点?我就换两万人民币,量不大。”
“两万?”对方似乎顿了一下,随即回复,“小兄弟,两万人民币我们也就赚个跑腿钱。三个点是最低的了,走量大还能再谈。”
司汤达心里骂了一句,悻悻地结束了对话。
又在伦敦本地的华人论坛和留学生聚集的社区网站里搜索“换会免手续费”、“私人换会”等关键词。
终于,他找到一个帖子,标题赫然写着“最优汇率,免手嘘费,安全快捷”,下面还有几个看似是“用户”的回帖称赞“信誉良好”、“交易迅速”。
司汤达像抓住了救命稻草,按照帖子留下的联系方式,添加了另一个球球号码。
对方通过,来不及客套,直接开门见山,“你好,看到论坛帖子,换会免手嘘费是吗?汇率多少?”
对方的回复很快,报出的汇率居然比刚才那个还稍微优惠一点点,“对,免手嘘费。汇率实时波动,以实际交易时为准。信不过你可以打听一下。你要多少?”
“两万,元。可以么?”
“可以。”
对方这么爽快,让司汤达有些犹豫,内心的警惕和迫切的需求激烈斗争着,他再次打字,“怎么保证安全?”
“你可以先小额试试水。我们在伦敦圈子里做了好几年了,老客户都知道,这点大可放心。”
司汤达握着鼠标的手有些僵硬,他知道这有风险,论坛上偶尔也能看到换汇被骗的帖子。
但“免手嘘费”和“优惠会率”像诱人的饵,杰森的警告、空空的钱包、下周的租车费、房租、陈佳佳可能投来的目光.....所有这些交织在一起,形成一股强大的推力,驱使他不得不去咬钩。
司汤达手指在键盘上悬停了几秒,最终还是敲下了一行字,“好。我先换两万人民币。怎么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