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润生似乎有些不好意思,他微微低着头说道:“我现在是翰林院编修,正七品,官职不高。”
妮儿心里猛地一震,她完全没有想到胡润生竟然有如此成就。
从一个山沟沟里走出来的穷书生,能够在京城站稳脚跟,还当上了翰林院编修,这简直就是一个奇迹!
她对胡润生刮目相看,人怎么能这么有出息!
王公子心中暗自思忖着,他对胡公子的印象颇为不错,若不是如此,又怎会特意邀请他一同吃饭。
此刻,他留意到妮儿脸上露出些许惊讶之色。
小妮儿掌柜见过太多达官贵人,可能是不把七品官放在眼里。
王公子思及此处,连忙解释道:“小妮儿掌柜,你可别小瞧了胡公子,他不仅自身才华出众,还有一位德高望重的好老师!”
“虽说他目前的官职不算高,但以其才学和能力,将来必定会平步青云,前途不可限量!”
妮儿闻言,不禁对胡公子的恩师多了几分好奇,她的目光转向胡公子问道:“不知您的恩师是哪位高人?”
王公子嘴角微扬,似笑非笑地挑起眉毛,凝视着妮儿,缓声道:“胡公子恩师的名号,那可是如雷贯耳,响彻整个京城!”
妮儿心中一动,对这位胡公子的恩师愈发好奇起来。
她不禁暗想,白麓书院的那几位先生已经是名震一方,这位胡公子的恩师究竟是何等人物,竟能让王公子如此推崇备至?
王公子似乎看穿了妮儿的心思,嘴角的笑容愈发得意。
他故意端起酒杯,轻抿一口,然后慢悠悠地放下杯子,继续说道:“多少人梦寐以求想要拜入他的门下,都被他一一回绝。”
“由此可见,胡公子能成为他的弟子,那可真是万里挑一!”
妮儿瞪大眼睛,紧紧盯着王公子,急切地想知道这位神秘恩师的身份。
而王公子却像个调皮的孩子,故意卖起了关子,又端起酒杯喝了一口,然后才不紧不慢地说道:“胡公子的恩师,便是历届春闱的主考官,徐诺先生。”
话音未落,胡公子在一旁微笑着点了点头,证实了王公子的话。
“不错,徐诺先生正是在下的恩师。”
妮儿听到“徐诺”这个名字时,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熟悉感。
她突然想起,这似乎是娘最近跟自己提起过的名字。
娘曾说过,这位徐诺先生对贫苦出身的学子不屑一顾,可如今他却收了胡公子为学生,这实在让人费解。
难道说,其中有什么隐情不成?
妮儿不禁暗自琢磨,能进入金山书院的人,家里多少都有些人脉关系。
或许胡公子家只是暂时遭遇了一些困难,导致他不得不靠卖字帖来维持生计。
胡公子见妮儿脸上露出些许惊喜的神色,心中便已猜到了七八分。
他心想,妮儿说不定是为了弟弟的求学之路才来到京城的。
于是,胡公子便问道:“我记得当时你说字帖是拿给你弟弟用的,不知他现在在何处学习?”
胡公子的确是个聪明人,他一眼就看穿了妮儿可能有求于他。
不仅如此,这屋子里的每一个人,都绝非等闲之辈,个个都是人精。
妮儿嘴角勾起一抹笑意,想着跟聪明人说话就是轻松。
“我弟弟在白麓书院求学,他的学业成绩还算不错。今年尚未满十二岁,已经考中举人!”
她的话音刚落,在座的众人都不约而同地倒吸了一口凉气,仿佛被这惊人的消息震惊得无法言语。
原本有些沉默寡言的人,此刻也都按捺不住内心的讶异,纷纷开口议论起来。
“什么?还不满十二岁就已经是举人了?”有人满脸狐疑地问道。
“我没听错吧?”另一个人也附和道,语气中充满了诧异。
“那岂不是比胡公子还要厉害许多?”又有人惊叹道,“胡公子可是我们当中学习最好的,他可是十六岁才考中举人的!”
一时间,整个场面都被妮儿弟弟的成就所震撼,众人议论纷纷,对这个年少有为的孩子充满了好奇和赞赏。
“有如此出色的姐姐,那弟弟想必也不会逊色到哪里去啊!”
“就是啊,哪天可得把弟弟带来让我们大伙都见见,这孩子可真是太了不起了!”
“确实了不起,人家年纪这么小就能中举人,那肯定是每天都在没日没夜地刻苦学习,哪有时间来见你!”
“而且依我看呐,这孩子是个状元料子,你多大脸面让人家来见你!”
“哎呀,你这么说可就不对了!人家弟弟虽然年纪小,但是能有这样的成就,肯定有他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
“我就想跟他讨教讨教,学习学习,这有什么不对的?不过,你说的也有道理,确实应该是我去拜见人家才对!”
胡公子听闻妮儿的弟弟如此出类拔萃,心中不禁涌起一股结交之意。
毕竟,如此卓越之人,在官场上必定能崭露头角,说不定将来还能高中状元,成为一代权贵。
更何况,对方还是自己的恩人,引荐他们与恩师相见,于情于理都是应当之举。
然而,胡公子心中也略有顾虑,因为他深知恩师的脾性,一向对那些来自乡间的人颇为反感。
想当年,自己也是机缘巧合之下才得以拜入恩师门下。
不过,如今有自己在,情况自然大不相同。
有他从中斡旋,相信妮儿和她弟弟拜见恩师时,定会比当年的自己顺遂许多。
“小妮儿掌柜的,”胡公子微笑着说道,“不如你与你弟弟约定个时间,我们一同去拜见我的恩师。”
“如此一来,待到春闱之时,你们心里也能更踏实些。”
妮儿闻言,心中自是欣喜万分。
她本就为今早之事而纠结不已,没想到这么快就有了解决之法,而且还是如此顺利。
当下,她毫不犹豫地应道:“好啊,我们随时都可以,就看胡公子您何时方便了。”
其他人满脸戏谑地对胡公子说道:“哎呦喂,行啊,你小子,还知道知恩图报呢,这次总算是逮着机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