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十四号周一,曲某人得干正事了。
早晨离开酒店前给京城打了通电话,没说别的,只告诉接电话的人:“跟老太太说,我心态已经调整好了。安心养着,甭挂念……”
航天八院,前身是61年成立的沪市第二机电工业局。眼下总部机关在徐汇的漕溪路,设计部门在闵行的元江路。下属专门从事卫星工程研究分支独立工作,也在闵行区,叫509所。
同样在闵行区的,还有对外名为“新新机器厂”的总装工厂。
发动机厂在松江区,对外名叫新江机器厂。生产电子设备的工厂,是杨浦区的沪市广播器材厂……
曲某人的到来,受到了过分热情的,明显超规格的接待。
院属技术总负责人,同时也是八机部总工的陈总工全程陪同……看了已经进入关键测试阶段,已经确认一箭三星方案的的风暴一号火箭和长征三号一二级的进展。
见到了蔡高工、魏高工等几位沪市这边主持火箭和卫星项目的顶尖大佬。
随后被特批,允许参观了火箭发动机和导弹动力系统生产车间。
主要是看到了65年8月开始预研,66年正式列入计划,67年改为舰空导弹,眼下已经设计定型,进入测试阶段的红旗-61防空导弹。
红旗-61,虽然不算很成功,却是我们追赶世界的第一步。也为后来的红旗-7打下了坚实基础
吃完午饭,又去广播器材厂看了导弹制导系统和卫星通信设备的测试车间和生产车间……
曲卓当然知道“礼下于人必有所求的”道理,明显超规格的接待,一背后定有驱动力。
一天里看着兴致勃勃,其实心情并不怎么好。
因为猜测,八院是想给他看看家底,寻求一些实质性的“支持”。
这倒不是问题。
问题是,说明他的“底”被更多人知道了。
不是信任谁,不信任谁的问题。很多事曲卓从来就没想过要收获什么感激。他只想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默默的做,默默的支持就好。
如果一直“扩大化”,他早晚有一天会走上前台,对他的那些谋划,会造成灾难性的影响……
晚上,机关的几位主要领导亲自出面请吃饭时,总算穷图匕现。
还好。
闹了个哭笑不得,完全不是他想的那样。
年初时已经确定,八院从军工管理机构向科研生产一体化实体转型的大方向。
意思是,获得了一定的自主权。除了承接上级下发的任务,可以自行立项、设计、研发、生产军工产品。
前提是生产的玩意能够得到部队的认可,从而得到采购订单。
如果研发一气没人要,就赔了个屁的……
关于曲某人,八院领导通过各种渠道,是获得了一些消息的。
知道之前的对讲机、小型无人机等装备的秘密研发,他都是有参与的。主要承担的是电子模块的设计工作。
而八院现在,最欠缺的就是这一块。
另外,之前曲卓主持的几个项目,八院都派了技术人员参与。受益良多的同时,对曲某人的技术能力是十分有数的。
白天里那些需要“特批”的计划外参观项目,并不是为了展露出对曲某人的信任,或者说拉关系。
而是在试探。
试探上级对曲某人到底有多信任。
八院虽然是测试与生产的承接单位,但他们并没有权利往绝密实验室和车间里放人。
即便院领导允许,驻点安全员也会拦住。
是需要请示上级,并得到批准的。
现在的情况是,上级几乎没有犹豫就允许了,八院也通过这种“兜圈子”的方式,对曲某人的涉密级,做到了大致有数。
接下来就是,跟曲某人唠唠院里正在筹备的几个“小项目”,你来都来了,计划待好几天呢,帮忙出出主意,主要是点拨下电子部分的设计人员。
要是能有针对性的给大家上两堂课,那就是实在太好啦……
听了几位领导你一言我一语,打着商量的试探,曲卓的心情由阴转晴。脸上刻意维持的笑意,也转为真诚的笑,同时还透着无奈……
跟几位领导碰了一杯,默默估算了下时间,没敢说死:“看情况吧。如果可以,我就取消后面西昌的行程。这样一来,可以一直在沪市待到月底……”
按照计划,曲卓月中在沪市与英国佬和法国汇合,然后和两支老外一起去参观70年开始动工,眼下在建,但不论规模还是配套设施,都是最大,也是最完善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完事儿再回到沪市,赶在“远望 1 号” 和 “远望 2 号” 两艘远望船出任务前,在吴淞停靠补给的时候登船参观。
同时了解设备和技术情况,为后面的升级做准备……
两艘远望船五月要进行的是 “580 任务”。
不是秘密任务。
因为按照国际惯例,出于安全考虑和防止误判,“580 任务”开始前要向全世界进行通报:我们要放飞东风-5。
没错,洲际导弹。
71年第一次试射,因二级发动机提前关机失败。
72年第二次试射,因一级发动机电爆管短路导致导弹自动紧急关机,未能成功发射。
73年第三次试射,飞出去了,但因技术问题没能取得完全成功。
沉淀五年后,78年10月到79年12月:连续进行4次低弹道和2次高弹道共6次试验,均获得成功。
这些试验验证了发动机的可靠性、制导精度和弹头再入技术。
但六次实验的射程,仅覆盖国内或部分近海区域,未达实际到“洲际”标准。
所以,我们只是理论上有了大蘑菇的洲际投送能力。
五月将要进行的,是要向南太平洋,首次进行全程飞行试验。
为了保障580任务,对导弹飞行数据进行实时测控和打捞回收数据舱,我们组织了包括6艘051型导弹驱逐舰,两艘远望测量船,两艘打捞船和补给船在内的,共计18 艘舰船的特混舰队。
是49后海军首次突破第一岛链、首次跨赤道远洋航行、首次组织大规模海上协同测控任务。
也是作战任务。
因为,要做好驱离外军侦察和防止数据仓被抢夺的准备……
周二中午,英国佬如期抵沪。
为了创造一个较为私密的谈话机会,曲卓先一步搬进了和平饭店。
还自掏腰包请一帮死鬼佬吃了顿海派本帮菜。
包括京城陪同人员,沪市接待人员和翻译在内,一共摆了五桌,花费四百一十三块五的外汇券(美元),核算下来一桌八十二块七,麻蛋的……
饭后,经过眼神试探后,诺伯特·贝瑞邀请曲卓,去随行人员在入住后已经检查过的房间内“叙旧”。
关上门,死鬼佬第一时间向曲卓伸出右手,满面真诚的说:“曲,我已经知道了,感谢你为促成此次合作,所做的一切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