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康元的夫人王六出未时时分就将将拜帖送到了刘府。刘庭夫人孙豆姜正在家中收拾自己的嫁妆。
刘府内苑后宅中的淮渝居偏厅中香烟袅袅,女使霜儿送进去一盏新茶,放在夫人座于软榻上的方桌上,孙豆姜清点着自己的嫁妆,身边坐这桃木红桌前的孙妈妈一一清点记录着。
“还有近日收的那处庄子也算进去一百五十两”孙豆姜拿着地契放进盒中说道。
“夫人,就是您近日那处庄子”孙妈妈与之确认者。
“对”孙豆姜又看了一眼泛黄的地契道。
“夫人,二门处递来了左中书令宋康元家的拜帖”从外面走进屋内隔着屏风报道,小女使是内宅中烧水做饭的,没有找见,是不能擅自进内屋的。孙豆姜给贴身女使霜儿使了个眼色。霜儿绕过屏风,小女使不敢抬头的看着自己的脚尖,因为宋府规矩大,每月出府都是有定数得到,没有原因没有特别重要的事情,就算是下人女使休沐都是不能轻易出府的,而且这宅子每天每处都是规定的人打扫的,而且要求每个在伺候的女使都是要衣饰整洁的,但是她因为,没有及时给自己换洗鞋子,前日清洁的时候洒在鞋上的脏污,明显的一大片。
“把东西给我吧”霜儿一过帘子就发现了她的衣饰不但没有更换,鞋面上还有那么大一块污迹嫌弃的瞥了一眼“怎么做的事,这样的仪态来见主子,还不快出去。”
“是”小丫头将东西递给霜儿姐姐就赶忙跑出去了,霜儿嫌弃的掸了掸并没有的灰尘,回到内堂将拜帖递给了孙豆姜,随后出去,让在门口洒扫的婆子来将,门口在打扫一遍。
因为是夫人身边的贴身女使,两个洒扫的婆子只能是笑着点点头,但是转身却翻了个白眼,明明是刚刚已经打扫过了,却又因为一个不守规矩的增加了自己的工作量。
房间中看着拜帖贴着金箔的纸张上面黑字红底的贴着拜帖二字,孙豆姜翻开后字体娟秀,一看就是出自女子之手,仔细阅读过后,叫来了女使霜儿,在外面监工的霜儿忙跑去内室。
“夫人”霜儿进入内厅回道
“你亲去请人道 偏厅 暖阁静坐,我稍后就到”孙豆姜安排道。
“是”霜儿从二门处出去,随府中门口传话的小厮去迎客。
孙豆姜吩咐孙嬷嬷“我们先将东西收拾起来,一会儿回来再整理”
“是”孙嬷嬷放下手中的一一放置盒中收好。
门口收拾东西的婆子已经打扫完了,然后孙嬷嬷陪同这孙豆姜道房门口。
“好了收拾好的去歇着吧”孙嬷嬷吩咐着外头洒扫的人。
“是”众人听到让人去歇息,巴不得放松放松纷纷出了院子。
“也不知道王家姐姐这时候来所谓何事。难不成京城又出什么乱子了?”孙豆姜跟孙嬷嬷说着话出了淮渝居。
“这倒是没听到过”孙嬷嬷想着近日也没有什么大事传出来。“只不过还是前些日子宸王殿下回宫就被禁足的事儿,想来京中都传遍了,应该也不是什么稀罕事儿了”
“这倒是,这孙家娘子也不是个多嘴的人,总不能是来说嘴的吧”孙豆姜边往外宅走边同自己的伺候嬷嬷说着话。
正门口等在边上的王六出的贴身女使芯儿等在门边,不多时辰,从西侧门走出的女使霜儿走到马车前微微一礼,“请王娘子入府”
王六出在芯儿的伺候下,下了马车,霜儿见到王六出又是一礼。从正门边引到“王娘子这边请”
王六出点点头跟着进了刘府。进门迎面就是影壁墙,一副精美的渔翁垂钓图栩栩如生的雕刻在石壁上面很是精美。
进门往左一拐,就是一座倒座房,正常人家面对外客都是迎在这里,但是她与孙娘子在姑娘的时候就是闺中密友,所以,丫头将其迎在了正厅旁边的暖唐轩,暖唐轩就在正厅的边上,一拐过影壁墙就是正厅前面的大院子,院子很是宽敞,高高的红柱轻砖,修建的正厅就屹立在院子的正中间很是气派,左面是暖唐轩右边是华熏居作为陪衬,坐落在两侧既没有喧宾夺主,又不显得可以简洁,再加上都是黄良木建造的更加的有古朴的韵味,这也是京城中大多数的房屋建筑。
女使将王六出带到暖唐轩,里面陈设简约而不简单的陈设,挡光的垂帘白日都是规整的卷起半垂在中间,可以很好的让房间透气,晚上又可以将垂帘放下,既可以遮挡光亮,也可以不让里面的实木家具过于的损坏,每家都是这样。前院儿洒扫的都是小厮,只有每个房间各派了一个女使一来是为了防止毛手毛脚的家丁在收拾时候把东西弄坏或者是偷拿了,二来是为了各自监督维护家中东西的使用,毕竟是尚书府若是东西破烂损坏却没有即时修葺不知于让外来的客人看了笑话。
霜儿将客人引到暖唐轩,里面收拾洒扫的女使正在擦最后一个花瓶,见有客人到了,即使点上烧制茶水的炭火炉,守在边上开始制茶。
“王娘子请在此处静待,我家夫人稍后就到。”霜儿将人送到,让其坐在主位旁的桌椅旁,便到门边等候主子到来,这也是大户人家伺候的规矩,有客前来,伺候的丫头要在门口等候,不得在屋内,当然春冬两日是等在门内的,这也是很好不苛刻的规矩。让女使伺候在门边,一来客人若是有需要,稍喊一声就能听到,二来若是主子们有悄悄话说,小些声音外头也听不到,还能给主子把个门儿,以防被有心人窃听了去。
不过多少功夫,门内烧水煮茶的丫头刚将茶水备上,递给客人,孙豆姜就进来了,笑着迎上前去
“阿出,我听说你来了,放下手头的东西,就来见你。”孙豆姜见自己的姐妹前来很是开心的迎上前去。
“姜儿,你我姐妹之间还客气什么”王六出也迎上前道。
“可用过饭了?”孙豆姜道
“这个时候了,早就吃过了”王六出道
“快些将我在浆果楼买来的蜜饯果子给备上”孙豆姜忙吩咐着身边的王嬷嬷。
“是”王嬷嬷出去准备。
“不忙,芯儿来将我准备的礼物给拿来”王夫人吩咐自己的贴身女使。芯儿将木盒子恭恭敬敬的递给孙豆姜。
孙豆姜看着女使递来的木匣子,样式是古朴瑰丽的,匣子不大不小,说是能放金银细软倒是也不是不行,但是她们之间是不弄这些虚的。
“姐姐这是何意啊?”孙豆姜问道
“妹妹打开看看啊”王夫人示意道。
孙豆姜将盒盖子打开,一个蕾丝金簪上面镶着一个拇指般大小的玉石,样式倒是简单,但是价格不菲,而且这材质一看就不是京城绣金纺出的。孙豆姜将其拿出来,我在指尖,左右瞧了瞧“真不错,还真是京中少有的成色呢”
“这可不是京中的货色,这是我家老太太前些日子出城回来送我的礼物,我瞧着成色和质地都是更衬你一些,于是给你拿来,也算是心意。”王六出道
“老夫人给的东西你拿来给我,你家老太太不生气啊”孙豆姜将东西放回匣子“只怕你是拿这个做借口,给我羡慕才是真吧。”孙豆姜拿起手绢,双手置于胸前怨怪道。
“哎,也罢,我且说出事情,让你也能收个心安。”王六出见她肯定是不收的所以只能说出此行的目的。
“姐姐你说,我们姐妹还用来这些。”孙豆姜猜到她是有话的,但是现在自己毕竟是吏部尚书的夫人,不能轻易许诺,只能是等着说事情,倒也不是生分,只是自己的身份不同,担的责任不同罢了。
“好,事情是这样,我家的那个养在我身边的庶女如今不是嫁出去了吗。”王六出道
“是啊,家的还会上次会试的第二名呢,一下子就在皇上面前露了脸,很是气派呢”孙豆姜道。
“当着你的面,我也不说些虚的,孩子是好孩子,但是这心思。一直不在我家姑娘身上,天天惦记着的是陈家的小姐。”说话王六出就很是一声叹息道。
“这事儿我倒是略有耳闻,上次季伯侯的宴会上不是说开了吗?两家见面不也是喜笑颜开的?”孙豆姜不解。
“都是面子上的功夫,你大概也听说了,吏部尚书陈家远是跟着咱们这位新皇是从潜龙之地来的,很少有些本事,但是总归是有脾气的,人家姑娘受了委屈自认是不肯轻易罢休的呀”王六出无奈道。
“是啊,谁家也受不了这种委屈的。”孙豆姜也是替这孩子委屈。
“这不,他们闹僵起来,苦的是三个孩子,苦的就不止是三个家。”王六出道。
“是啊,咱们这样的门第总是不能在婚姻大事面前自己做主的。”孙豆姜宽慰道“姐姐你也别烦恼。”
“可怜我的那个庶女,自小是养在我的身边,多少还是为她遭着心,于是我们就一起跟她婆家想了一下法子,给这陈家姑娘找个更好的婆家,这样两家都许了人家,到底能转变一下,不知于一门心思的都在对方的身上,互相惦记着,倒是事儿可就大了。”王六出说出此行的目的。
“这个注意到是个好主意啊”孙豆姜见王娘子已经说出了此行的目的,心底就安定了几分。
“可是这个时节,哪有身份符合的孩子啊?”孙豆姜道。
“宸王殿下啊,宸王殿下刚好是这个年纪,而且与陈家还是相识的,再加上宸王殿下性格与陈家姑娘的刚好相合,简直是天作之合呀。”王六出兴奋的说。
“这还真是个合适的人选,但是,宸王殿下可是 ,,”孙豆姜给身边的王嬷嬷示意了下眼神,王嬷嬷将煮茶的女使和王娘子身边伺候的芯儿请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