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说借多少,只是说了这个事,希望到时候能帮衬一下,说是也跟你大伯家讲了。”
听了老妈的话,王可不由地轻轻一笑。
“看来几家人都跑不了要随份子,我大姑小姑两家也要掏钱。”
“行,王正买婚房可以给他拿点钱帮一把,打算在哪买呀,咱们县城还是王正上班的安德市?”
现在堂弟王正的工作已经不是他一开始给介绍的那个了。
去年谈了女朋友之后,就跳槽到一家安德的一家市属国企。
完事后才告诉的家里人。
二伯知道后被气的不行,薪资待遇都不比之前了,但为了谈女朋友也情有可原吧。
王妈吃了口饭后,开口回应了一下。
“听你二伯的意思是要在安德市买,在咱县城买房子也不方便住,毕竟王正他们工作上班都在安德,以后就在那边安家了。”
王可回应道:“嗯,后面准备结婚就买呗,房子和车子都要有。”
“而且人家女方家里估计也会要求,安德的房价比省城泉城要便宜一些,找个外地的对象也挺好,彩礼肯定比咱们家那边便宜。”
就自己二伯那个抠搜样,肯定不愿意掏那么多彩礼。
估计都恨不得人家女方倒贴钱。
“这会不比以前,我跟你爸结婚的时候还是农村老土房,家里像样的东西都没几样……”
“现在结婚有房子有车都是必须的,彩礼十万八万的,你二伯家肯定能拿出来,当初嫁闺女的时候就想着后面儿子娶媳妇呢。”
王妈只能说时代变化太快了,钱也越来越不值钱啦。
哪像自己结婚的时候呀。
缝纫机、自行车、黑白电视都是大件,买不起也照样会结婚,后面再自己慢慢添置。
对于老妈说的,王可也知道二伯的为人。
自己嫁闺女就跟人家要高价彩礼,少了还不行,然后回嫁妆还很寒酸。
说到底还是为了儿子。
不过,现在轮到儿子结婚了,又不想人家女方要太多的彩礼,心里的小九九又不知道怎么算计呢。
典型的双标,对自己和对别人两个标准。
当初因为彩礼的事,现在在那个堂姐夫心里还是一个刺呢,堂姐的公婆几乎很少跟王家这边打交道。
当时一度闹得很难看,亲事差点黄了。
现在王可都怀疑堂弟王正是故意跳槽跑到安德市工作,这样就能离他爹远一点。
之前在市里的工作可能还是太近。
这时,苏紫琪笑着说道:“妈,看来爸当初的魅力很大,让你背井离乡从中原省嫁到齐省农村,家里还那么穷。”
听到儿媳妇的话,王妈顿时哈哈大笑。
“我当初啥都不懂,就被小可他爸的甜言蜜语给哄住了。”
“后来跟着来到齐省,因为我一到陌生的地方迷方向,而且也不识字,想回中原都找不到家,只能破罐子破摔了。”
苏紫琪闻言,捂着嘴笑了起来。
她没想到自己看起来老实巴交、不苟言笑的公公还有这样一面。
王可笑着开口道:“我小时候听我奶奶说,我爸年轻的时候在村里很调皮,很多同龄人都听他的。”
“而且当时还追潮流留长头发,家里还有当时我爸年轻时候的照片,妥妥的帅小伙。”
上世纪八九十年从港湾传到内地。
苏紫琪闻言惊愕道:“真的吗,爸年轻时候还留过长头发吗?”
王妈看着儿媳有些惊讶,点点头表示确有其事。
“留过,都能到下巴这了,他结婚以后就剪掉了,后来就一直是短发。”说着还用手比划了一下。
丈夫年轻的时候确实是有点帅。
不然她也不会相中,然后又不顾家里人反对选择远嫁齐省。
王可笑道:“媳妇,就是古惑仔里面陈浩南的发型。”
“哦……”
经过丈夫的提示,苏紫琪脑子里一下子有画面了。
不过,跟现在公公的形象感觉很违和呀!
随后又饶有兴致地一边吃饭,一边聊以前的回忆和往事。
在他们快吃完饭的时候。
“啊!啊!麻麻麻……巴巴巴……”
妞妞坐在学步车里,小脚在地上使劲蹬让小车往前走,从客厅跑来的餐厅门口。
前面找到一次地方,后面就都记住了。
“哟,妞妞,奶奶的乖宝贝自己来找爸爸妈妈呀?叫奶…奶…”
“呐,呐。”
“是奶奶,不是呐呐,奶…奶…”王妈把手里的筷子放下,笑盈盈地来到妞妞面前。
不一会儿,大宝妮妮看到妹妹后也坐着学步车用脚蹬了过来。
王可和苏紫琪吃完饭,拿湿巾擦擦手擦擦嘴后,便陪着两个女儿玩了起来。
八点多又给两个小家伙喂了一顿奶。
因为打算断母乳,所以把每天晚上的母乳喂养也换成了奶粉。
估计也是喝奶粉喝习惯了。
两个孩子自己两只小手就抱着奶瓶就“咕咚咕咚”喝起来。
看起来一点没有没喝母乳的不习惯。
而看到这一幕,苏紫琪心里倒是有点患得患失了。
妮妮、妞妞喝完奶,被妈妈和奶奶抱在怀里哄了一会就睡着了。
第二天,王可就在家歇着没有去公司。
他是有事就去公司忙一下,没事指定不往公司跑,而且有些事都能电话解决。
于是又在家过了两天悠闲日子。
这天上午,一家人带着妮妮和妞妞她们出门散步,天气好就遛遛娃。
走在路上,王可兜里的手机突然响了。
一看发现是融资公司的高岚岚打来的电话,估计是盛达百草的什么事。
接通后一听,果然不出他所料。
“老板,前几天盛达百草500吨药材被人截胡的事,根据赵总他们调查,这批药材倒手被一家合资企业高价收购。”
“其中倭资是控股方,这家企业在盛达百草还有10%的股份,是在2015年证券挂牌融资获取……”
“对方在倭国的母公司还是赵总他们最大的药材采购方,那500吨药材就是对方采购要出口到倭国。”
实际上,500吨药材就是一个圈套。
盛达百草的那家合作供应商临时把谈好的药材变卦,也是倭国人的阴谋。
药材没有如期供应自然就违约。
那么就要赔付倭国采购商一大笔钱。
而且本身就是股东肯定知道盛达百草公司账上没有钱,也正好落入倭国人的算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