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的天庭,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大手捂住了口鼻,沉闷得让人喘不过气。
往日里,凌霄宝殿外的云海总是翻腾着七彩霞光,仙鹤的鸣叫清脆悦耳,仙乐隐隐约约从云层深处传来,一派祥和鼎盛的景象。
可今日,这片云海像是凝固了一般,灰蒙蒙的,连一丝风都没有。偶尔掠过的仙鹤,也只是低低地哀鸣一声,便匆匆忙忙地躲进云层深处,仿佛生怕沾染了这殿内的晦气。
玉帝坐在那至高无上的九龙宝座上,平日里象征着无上威严的龙袍,此刻穿在他身上,却像是沉甸甸的枷锁。他不再是那个运筹帷幄的三界之主,而更像一个坐立不安的囚徒。
他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龙椅扶手上雕刻的龙鳞,那冰凉的触感丝毫无法缓解他内心的焦灼。他的目光时不时飘向殿外,眼神里充满了难以掩饰的不安与恐惧,像是在等待一场即将到来的末日审判。
殿下,托塔李天王、太白金星以及几位核心的天庭重臣,全都垂手肃立,大气都不敢出。
往日里,他们或意气风发,或老成持重,但此刻,每个人的脸上都笼罩着一层化不开的愁云。托塔李天王手中的七宝玲珑塔,似乎也失去了往日的灵光,塔身上的光泽变得黯淡无光。他的眉头紧锁,铠甲下的身躯因为内心的紧张而微微僵硬。
太白金星更是如此,他那平日里总是挂着温和笑容的脸,此刻却像被寒霜打过一样,惨白而僵硬。他的胡须微微颤抖着,眼神躲闪,不敢与玉帝对视,仿佛在逃避什么。
整个大殿里,只有玉帝偶尔发出的、压抑的叹息声,以及他烦躁地转动手指上玉扳指的细微声响。这单调的声音,在死寂的大殿里显得格外刺耳,更增添了几分令人窒息的压抑感。
“太白金星!”
玉帝的声音终于打破了这令人煎熬的沉默,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刻意压抑,却终究掩饰不住那颤抖的尾音,像是琴弦绷到极致后发出的脆弱声响。
“观音菩萨……还在地府?”
这简单的一句话,却像是一块巨石投入了平静的湖面,瞬间激起了千层浪。所有臣子的身体都几不可察地颤抖了一下,仿佛这句话问到了他们每个人的心坎里,揭开了他们共同的恐惧。
太白金星深吸了一口气,仿佛要用尽全身力气才能说出话来。他上前一步,躬身行礼,声音干涩得像是砂纸摩擦木头:
“是……是的,陛下。”
他顿了顿,艰难地组织着语言,每一个字都像是从喉咙里挤出来的:
“据我方安插在地府外围的眼线回报,观音菩萨自昨日降临后,便一直坐镇在森罗宝殿之外,闭目养神,未曾离去半步。”
“未曾离去……”
玉帝低声重复着这四个字,像是在品味其中的含义,又像是在给自己催眠。他的手指猛地攥紧了龙椅的扶手,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甚至微微有些颤抖。
“她到底想干什么?”玉帝的声音陡然拔高了几分,语气中充满了压抑不住的烦躁与不安,“天尊他……他又到底想干什么?”
这两个问题,像是两把重锤,狠狠砸在了每一个天庭重臣的心上。
是啊,观音菩萨为何不走?她留在地府,究竟是为了监视,还是为了保护?
而元始天尊,这位高高在上、洞悉天道的大能,他的沉默,他的放任,究竟意味着什么?是仅仅想敲打一下天庭,还是已经下定决心,要彻底清查这一切?
没有人知道答案。
而这未知,恰恰是最令人恐惧的。它像一张无形的网,将整个天庭的高层紧紧笼罩,让他们在无尽的猜测和恐慌中,备受煎熬。
“那……那地府那边,十殿阎罗有什么动静?”李天王小心翼翼地问道,他的铠甲在寂静的大殿里反射着冰冷的光,却丝毫掩盖不住他内心的慌乱。
“没有任何异常。”太白金星苦笑一声,“他们似乎也在……等待。关闭了地府的主要通道,严阵以待,不与任何人接触。就像是……就像是在等待天尊的最终裁决。”
“等待?”玉帝猛地提高了声音,语气中充满了不安,“他们有什么资格等待?他们是在挑衅!是在逼宫!”
话虽如此,但他心里比谁都清楚,此刻的天庭,早已没有了往日的底气。
李天王昨天雷厉风行地抓了一批“替罪羊”,也对外宣称进行了“自查自纠”,但这不过是自欺欺人。那些被抓的小喽啰,根本触及不到天庭腐败的核心。
而玉帝和李天王等人真正担心的,是那些被他们压下去、被他们篡改过的轮回记录,是那些被他们私放的恶鬼、被他们偏袒的仙族……这些才是足以让他们万劫不复的铁证。
“陛下,我们不能再坐以待毙了!”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臣忍不住上前一步,“观音菩萨在地府一日,我们就一日不得安宁。谁知道她会不会暗中帮助阎罗王整理证据?不如……不如我们再想个办法,派人去……”
“住口!”太白金星厉声打断了他,“你想让我们死得更快吗?昨天菩萨的话还言犹在耳,天尊的玉符更是代表了天道的意志。这个时候再敢轻举妄动,那就是公然对抗天尊,与自寻死路无异!”
那老臣被怼得哑口无言,脸上一阵青一阵白,最终只能垂头丧气地退了回去。
大殿内再次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玉帝看着底下一群束手无策的臣子,心中第一次涌起了深深的无力感。他这个三界之主,此刻却像是一个即将被宣判的囚徒,只能在煎熬中等待着命运的降临。
他不知道,元始天尊这张牌,最终会将天庭引向何方。
凌霄宝殿外的云海,似乎更沉了。一场足以颠覆天庭统治的风暴,正在这令人窒息的宁静中,悄然酝酿。
与天庭的慌乱不同,第二天的地府,却是一片异样的宁静。
这种宁静,并非死寂,而是一种暴风雨来临前的沉寂。所有的阴差鬼役都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神情肃穆,连呼吸都放得极轻。
森罗宝殿之外,观音菩萨依旧静静地伫立在那里。她手持净瓶,身披佛光,宛如一尊亘古不变的雕塑。她没有与任何阴神交流,也没有干涉地府的任何事务,只是用她那双仿佛能看透轮回的慧眼,平静地注视着前方。
她的存在,就像是一道无形的屏障,将天庭所有可能的干扰都隔绝在外,也给了十殿阎罗最大的底气。
秦广王的面色依旧阴沉,但眼神中却多了几分坚定。他看着面前堆积如山的卷宗,沉声道:“证据都整理妥当了吗?每一件事,每一个人,都必须清清楚楚,有据可查!”
“大哥放心!”楚江王上前一步,语气铿锵,“所有被天庭干涉的轮回案例、所有贪赃枉法的记录、所有被私放的恶鬼名录,我们都已分门别类,整理完毕。每一份卷宗上,都有经手阴差的签名和手印,绝无半分虚假!”
阎罗王(包拯)额上的月牙印记在幽暗的烛光下闪烁着微光。他缓缓说道:“很好。我们要的不是血雨腥风,而是公道。今日之后,无论结果如何,我们都对得起地府的万千鬼魂,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转轮王叹了口气:“只是不知道,天尊何时才会驾临。这等待的滋味,实在不好受。”
“快了。”一直沉默的宋帝王开口了,他目光望向殿外那片被佛光映照得略显柔和的黑暗,“天尊此举,是在给天庭最后一个自省的机会,也是在考验我们的耐心。他老人家既然派了观音菩萨前来坐镇,就绝不会坐视不理。”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了一阵轻微的骚动,随即一名鬼差匆匆进入大殿,跪地禀报道:“启禀十殿阎王!大事不好了!”
众人心中一紧,秦广王厉声问道:“慌什么?出了什么事?”
那鬼差喘着粗气,说道:“是……是天庭!天庭派了大量天兵天将,集结在了南天门附近,看那架势,似乎……似乎要对我们地府不利!”
此言一出,大殿内顿时一片哗然。
“他们疯了吗?”泰山王怒拍案桌,“难道真的想鱼死网破?”
阎罗王的脸色也沉了下来:“在观音菩萨眼皮子底下,他们也敢如此放肆?”
就在众人议论纷纷,以为天庭真的要孤注一掷时,殿外传来了观音菩萨平和的声音:“阿弥陀佛,诸位大王不必惊慌。”
众人连忙起身,只见观音菩萨缓步走了进来,神色依旧淡然。
“菩萨,天庭此举……”秦广王急切地问道。
观音菩萨轻轻摇了摇头:“那并非针对地府的大军,只是玉帝心中不安,调动兵力自保罢了。他们……不敢过来。”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缓缓说道:“而且,也不必等了。”
“什么意思?”十殿阎罗同时看向她。
观音菩萨微微一笑,抬手示意了一下殿外:“天尊,已经到了。”
话音刚落,一股浩瀚无边、仿佛能包容天地万物的气息,如同潮水般席卷了整个地府。
这股气息并非威严迫人,也非杀气凛冽,而是一种极致的平和与深邃,仿佛是宇宙初开时的第一缕道韵。
所有的阴神鬼役都感到一股发自内心的敬畏,不由自主地跪伏在地。
森罗宝殿的殿顶,幽冥地府的天空,在这一刻都被染上了一层淡淡的金色霞光。
一道身影,不疾不徐地从霞光中走了出来。
他身着朴素的道袍,面容温和,眼神中却蕴含着宇宙生灭、万物轮回的至理。
正是三清之首,元始天尊。
十殿阎罗连忙整理衣袍,齐齐跪倒在地:“属下参见天尊!”
元始天尊摆了摆手,声音温和却带着不容抗拒的力量:“都起来吧。本天尊今日前来,只为一事——还地府一个公道,还三界一个清明。”
他的目光如同两道闪电一般,直直地落在了那堆积如山的卷宗之上。
真相,终于要大白于天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