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几日,木若珏成了方子彦的重点保护对象。
因为愧疚,方子彦几乎形影不离地跟着他,直到第四日,木若珏身上的疹子彻底退了,对方子彦说了几日以来的第三句话:“方公子,你不要跟着我了。”
“那、那你会不会讨厌我?”方子彦小心翼翼问道:“若不是我让你吃馄饨,你也不会难受好几日......”
“不会。”木若珏看着图纸低声道。
“真的?”方子彦呵呵一笑,一步一步地退到了房门口,“那你忙,我去玩大富翁去了。”
待方子彦走后,木若珏缓缓抬起了头。
看着大开的房门,他只觉心绪复杂。
......
五日后,楼船经过了德州府,离柳阳府只有一府之遥,约莫再过五日便抵达同安县。
沈筝近乡情怯,开始在脑中演练,到了同安码头之后,该如何跟百姓们打招呼。
——“孩儿们,我回来了!”
这不行,太不正经。
——“诸位,本官归来。”
这也不行,太装。
“唉——”沈筝叹了口气,打招呼也是一门学问。
想了想,她决定放过自己,先去瞧瞧木若珏造火柴的进度。
别看火柴小小一根,实际制作起来并不容易。
其中最困难的,便是那涂抹在小木棍顶端的发火剂。
在她给木若珏的图纸上,发火剂是用硫磺粉、雌黄粉和硝石粉调配的,但其实这三种原料并非最优,因为硫化物燃烧含毒,少量使用没事,若大量制造并使用的话......还是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而最优的发火剂,其实是红磷。
不过如今的大周还没有这玩意儿,若想要的话,只能自己找磷石提炼。
令沈筝感到意外的是,今日木若珏竟没关门。
她站在门外,轻轻敲响了房门。
“沈大人。”木若珏放下手中之物,缓缓站了起来。
再看他的相貌,沈筝依旧在心中惊叹。
当年女娲捏他的时候,用的泥巴应该也不一般。
“小木公子,我可以进来吗?”沈筝问。
木若珏思索一会,点头。
沈筝只往里迈了一步,看着桌上问道:“火柴你研制得如何了?如今......可能试验了?”
木若珏沉默着,将桌上一个小盒子递给了她。
她伸手接过,记忆中的火柴,便这么出现在了她眼前。
正当她想取一根试试时,木若珏突然开口:“硫磺、雌黄和硝石作发火剂,不太好。”
沈筝微讶,试着问道:“是哪里不好?”
木若珏径自取来硫磺与雌黄粉,低声道:“这两样很容易受潮,一潮,便擦不出火了。”
沈筝默然。
硫化物的燃烧,对温度和湿度极其敏感,确实是硫化火柴的一大痛点。
正想着,木若珏又开口了:“我想试试,用另一种材料作发火剂。”
另一种材料?
沈筝心生好奇,问道:“何种材料?”
“我也不知道。”木若珏答道。
沈筝:“?”
这说得是什么话?
“我只是偶然见过。”木若珏低声道:“在俞府时,偶有丹师入府炼丹,他们用的一种引火材料,说很是珍贵难寻。我认为......那种材料,更适合用作火柴的发火剂。”
这句话,是木若珏上船以来,说过最长的一句话。
但沈筝的注意力,却被“炼丹师”三个字给吸引了。
炼丹师又称“方士”,因大周皇室并不信奉永生之道,至少明面上不信奉,故朝廷中并未设立“术官”一职。
而这些炼丹师,多游走于百姓与乡绅之中,说他们是江湖骗子吧,他们又有不少信徒,但说他们炼出的是真丹药吧......沈筝又没办法说服自己。
总的来说,沈筝心中炼丹师,是一群“矛盾的科研者”。
他们既有“追求长生”的迷信,又有探索矿物规律的干劲,既给社会带来了“丹药中毒”的危害,又间接推动了化学、医学的进步,可谓让人又爱又恨。
但在来大周的这一年多,沈筝并未直接接触过炼丹师,故好奇问道:“他们为何要去俞府炼丹?炼的又是什么丹药?”
回答这个问题,对木若珏来说是一个挑战。
他想与沈筝讨论的,只有那让他感兴趣的引火材料,而非“炼丹师为何会去俞府炼丹”。
“希望你能告诉我。”沈筝认真忽悠道:“知道他们炼什么丹药,才能推测出......他们用的是何种引火材料。”
其实,沈筝已经大概猜到那引火材料是什么了。
至于她为何会如此说......
单纯八卦罢了。
毕竟从炼丹师丹炉里炼出来的,可能不是丹药,而是毒药。
“我......”木若珏顿了一会,才道:“我只知,是家主请他们来的,他们炼的丹药,名‘金丹’,也称‘九转还丹’。”
“金丹?”沈筝愣了。
可别是汞砷类金丹吧。
那可是剧毒。
一次性大量服用者,一天就能躺板板。
长期低剂量服用者,也撑不过两三年,最终还是得躺板板。
其中的区别,不过也就是“早死”与“晚死”罢了。
“大周的炼丹师,竟已经走到这一步了吗......”沈筝喃喃。
她忍不住开始担心。
担心炼丹师会逐渐步入朝廷视野,担心皇室之人被其误导,更担心天子不满人类寿数短暂,开始追求长生之道。
种种担心之下,她也没了八卦的心思。
她道:“你所说的那引火材料,应该是一种磷类矿物提炼的,待到了同安县,我便派人去寻,你莫要着急。”
“磷?”木若珏所想的,却是另一种“磷”。
虽不解,他还是点了点头,“好。”
......
五日后的黄昏,如期而至。
看着近在咫尺的柳阳码头,沈筝摁住了怦怦乱跳的心。
方子彦在甲板上疯跑,大喊:“回家回家回家咯!”
崔衿音好奇地支着脖子四处张望。
对她来说,眼前的一切都新奇无比。
余南姝和余时章收拾好了行囊,等着楼船停靠。
余南姝抱着沈筝手臂撒娇道:“沈姐姐,我和祖父祖母就在府城待两日,两日后便回县里。就是这几日晚上,您能不能......先不讲石猴的故事?”
她刚听到“石猴被天庭授官”,正是抓心挠肝的时候,若是错过了后面的故事......
悔恨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