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锦棠在旁适时开口,目光扫过满桌长辈:“我们会提前规划好路线,每到一处就往家里寄信,报平安。粮仓有劳爹和叔伯们盯着,还有舅舅们帮忙照看,家里的事不用挂心。而且我们也不是一直在外头,等看过江南的秋荷,塞北的冬雪,就回来。”
吴大老爷先笑了,拍了拍桌子:“好啊!年轻人就该出去闯闯,我年轻的时候也想过游遍天下,可惜后来被家里的事绊住了。你们能去,我高兴!路上的盘缠我来准备,再让管家去置些结实的行囊,还有防风寒的棉衣,都得备齐了。”
杨老大看着杨明汐眼里的光,想起她从前总跟在陆锦棠的身后,陪着他上战场,陪着他上朝堂,要么练鞭要么理事,难得有这样鲜活的模样,终是点了头:“路上要谨慎,遇到事多跟严先生商量。家里的事你不用操心,我和你阿爷会盯紧,粮食存放的事也快定了,等你们回来,保管家里比现在更稳妥。”
陆清瑶早就按捺不住,拉着杨明汐的胳膊晃了晃,声音里满是雀跃:“娘!我早就想跟你一起出去了!我这就去收拾药箱,把治风寒、治磕碰的药膏都装进去,再带些提神的草药,路上要是累了,煮水喝就管用。”
严道之也颔首,指尖轻轻点了点桌上的舆图:“我这几日就整理路线,从咱们这儿到江南,走官道最稳妥,沿途的驿站也多,方便落脚。我还认识几个江南的旧友,到了那边,也能有个照应。”
杨老太见众人都应了,也放下心来,只是眼眶微微发红,伸手替杨明汐理了理衣领:“出去也好,看看外面的世界,比守在家里开阔眼界。我这就去把你娘留下的那支银簪找出来,你带着,路上也好有个念想。还有厨房的桂花糕,我让丫鬟多蒸些,装在食盒里,路上饿了能吃。”
晚饭过后,杨府的人都忙了起来:吴大老爷让人去账房取银锭,杨老太翻箱倒柜找银簪和旧年的棉衣,陆清瑶抱着药箱来回跑,严道之则在灯下铺开舆图,和杨老大一起研究路线,陆锦棠帮着杨明汐收拾行囊,时不时替她把叠歪的衣裳理整齐。
廊下的灯笼依旧亮着,烛火在风里轻轻晃,映着满院忙碌却温馨的身影。
杨明汐坐在镜前,看着杨老太把银簪插在她发间,冰凉的银饰贴着头皮,却暖得她心口发颤。她转头看向窗外,陆锦棠正站在廊下,手里拿着件叠好的披风,见她看来,笑着朝她招手。
“明日咱们就出发?”杨明汐走过去,指尖轻轻碰了碰披风上的绣纹。
陆锦棠替她披上披风,拢了拢领口:“等清瑶把药箱收拾好,严先生把路线定了,明日清晨就走。正好赶上江南的桃花还没谢,咱们能在苏堤上多待几日。”
风里带着暮春的花香,灯笼的光落在两人身上,杨明汐忽然想起白天在桃林里,陆锦棠说“最好的不分开,是一起看遍天下风景”,此刻她望着满院为他们忙碌的亲人,忽然明白,所谓远游,从不是脱离牵挂,而是带着家人的暖意,去看更广阔的天地,等归来时,再把一路的故事,说给他们听。
“好,”杨明汐笑着点头,眼里映着烛火,亮得像盛着星光,“明日清晨,咱们就出发。”
……&
天还蒙蒙亮时,杨府的厨房就飘起了炊烟。
杨老太守在灶台前,亲自盯着丫鬟蒸最后一笼桂花糕,笼屉掀开的瞬间,甜香裹着热气漫出来,她小心地用油纸把糕一块块包好,放进绣着缠枝莲的食盒里,又往里面塞了两包冰糖:“路上嘴馋了就吃块糖,别总饿着。”
廊下的灯笼还没熄,陆清瑶已经背着收拾好的药箱站在院心,药箱上挂着个小小的铜铃,走起来叮当作响。
她手里还攥着张纸条,上面记着严道之写的草药清单,时不时凑到灯笼下看两眼,生怕漏了什么。
严道之则坐在堂屋的桌边,把整理好的舆图卷起来,用红绳系好,又将沿途驿站的名字抄在一张小纸条上,塞进袖袋里——那是他前一晚和杨老大反复核对过的路线,从杨府出发,走官道经清河镇,再转水路去江南,每一处落脚的地方都标得清清楚楚。
杨明汐穿着杨老太找出来的素色棉裙,发间插着那支银簪,银饰在晨光里泛着淡淡的光。
陆锦棠帮她把披风的系带系好,指尖轻轻碰了碰她的手背:“别紧张,咱们又不是不回来。”
杨明汐笑了笑,指尖捏了捏他的袖口:“我不是紧张,就是舍不得娘和爹,还有这一大家子人。”
正说着,杨老头和杨老大连同吴大老爷一起从外间进来。
吴大老爷手里提着个沉甸甸的布包,往陆锦棠手里一塞:“这里面是五百两银子,路上住店、买东西都够了,要是不够,到了江南找‘恒昌记’的王掌柜,报我的名字就行,他会帮你们安排。”
杨老大则递过来一把短剑,剑鞘是黑檀木做的,上面刻着简单的花纹:“这剑锋利,你带着,路上遇到歹人也能防身,记得别轻易出鞘,遇事先找严先生商量。”
杨老太把食盒递到杨明汐手里,又拉着她的手反复摩挲,眼眶有些发红:“到了江南就给家里寄信,哪怕只写一句平安也好。清瑶,你要照看好你爹娘,别总贪玩,记得按时给你娘添衣裳。”
陆清瑶用力点头,把药箱往身前挪了挪:“曾奶奶您放心,我会看好娘的,还会帮师祖记路线呢!”
严道之走上前,朝杨老头和吴大老爷拱了拱手:“你们放心,我会照顾好他们,每到一处就寄信回来,绝不让家里担心。”
晨光渐渐亮起来,天边染成了淡淡的橘色,院外传来马车的马蹄声——那是吴大老爷特意让人准备的马车,车厢宽敞,铺着厚厚的棉垫,还放了个小炭炉,路上冷了能烤烤火。
“该走了。”杨老头咳嗽了一声,声音有些沙哑,却依旧挺直了腰板,“路上小心,早点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