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风口的风还卷着血腥气,后续的清算便已如惊雷般铺展开来。
王国舅的囚车碾过西北的冻土,铁链拖拽着发出刺耳的声响,沿途州县的百姓像是疯了一般涌来,他们手中攥着烂菜叶、碎石块,更有甚者捧着亲人的灵牌,跪在路中央恸哭怒骂。
有个老妇人被人搀扶着,头发花白如霜,她的儿子三年前因不肯给王国舅的私盐队让路,被活活打死抛尸荒野。
此刻她扑到囚车边,指甲抠得鲜血淋漓,嘶哑着喊:“你这个豺狼!拿命来偿我儿的命!”
禁军士兵拦不住汹涌的人群,只能死死护住囚车,而囚车里的王国舅早已没了往日的嚣张,锦衣被撕扯得不成样子,脸上满是唾沫和血痕,眼神涣散如死灰——谁能想到,昔日权倾朝野、连亲王都要礼让三分的国舅爷,如今竟落得这般人人得而诛之的下场。
西北的新守将是个满脸络腮胡的糙汉子,姓赵,据说是从边关最苦寒的哨所一步步爬上来的。
他到任那日,没穿官服,只披了件染血的铠甲,直接带着亲兵扎进了黑风口的深山。
蛮族余部本以为新官上任总要缓口气,竟纠集了数百残兵,想趁夜偷袭粮草库,却不料赵将军早设下埋伏。
月黑风高夜,箭矢如雨般落下,蛮族士兵惨叫着倒在血泊中,领头的蛮族首领被赵将军一刀枭首,头颅挂在边境的城楼之上,下方刻着八个大字:“犯我南陵,虽远必诛”。
消息传开,边境百姓奔走相告,那些曾被蛮族掳走亲人、烧毁家园的人家,终于敢打开紧锁的院门,对着城楼的方向叩谢。
赵将军清查私通暗道时,又挖出了二十余名藏匿在府衙中的内奸,其中竟有前任西亭府通判——那个平日里待人温和、总爱体恤民情的老官,实则早已被王国舅收买,为蛮族传递消息多年。
赵将军二话不说,当场下令将内奸斩首示众,鲜血染红了府衙前的青石板,也彻底震住了那些心怀鬼胎之人。
唐家航捧着朝廷赏赐的百两黄金,站在黑风口的猎户村前,看着眼前这些皮肤黝黑、手掌粗糙的汉子,眼眶忽然红了。
这些猎户,有的断了胳膊,有的瘸了腿,都是为了对抗蛮族和王国舅的私兵,拼过命的。
他将黄金分成二十份,挨家挨户送去,到了李猎户家,却被拒之门外。
李猎户的儿子在战役中牺牲了,他老伴红着眼眶说:“唐大人,我们打仗不是为了钱,是为了能在自家的土地上活下去。”
唐家航沉默良久,将黄金悄悄放在门口,又写下一封书信,恳请朝廷豁免猎户村三年的赋税。
离开时,他回头望去,只见全村的猎户都站在村口,对着他的背影深深鞠躬,那场景,比任何赏赐都让他心头滚烫。
他将事务交接完毕,便带着简单的行囊回京,临行前特意去客栈见了陆锦棠,拍着他的肩膀说:“幺舅舅,此番一别,愿你此后再无刀光剑影。”
张县令接任西亭府知府的第一日,便将府衙上下所有官员召集起来,桌上摆着一叠厚厚的卷宗——那是王国舅在西亭府贪赃枉法、草菅人命的罪证,每一页都浸着百姓的血泪。
有个须发皆白的参军,是府衙里的老资格,仗着自己门生遍布,当场拍案而起:“张县令,你初来乍到,未免太过张扬!这些卷宗多是捕风捉影,岂能当真?”
张县令抬眸,眼神冷得像西北的冰,他缓缓抽出一支银针,刺破指尖,将血滴在卷宗上:“本官今日在此立誓,凡与王国舅同流合污者,无论官阶高低、资历深浅,一律严惩不贷!”
说着,他命人拿下那名参军,从其家中搜出了万两白银和蛮族进贡的珍宝。
消息传出,府衙内人人自危,那些曾经趋炎附势的官员纷纷主动投案,张县令趁热打铁,重修了府衙的规矩,开设了百姓告状的鸣冤鼓,不过半月,西亭府便一改往日的腐朽颓靡,变得吏治清明、民心所向。
客栈里的养伤时光,也并非全然平静。
陆四性子急,伤口刚结痂便缠着禁军护卫学拳脚,护卫教他一套粗浅的太祖长拳,他练得满头大汗,却总在出拳时牵扯到伤口,疼得龇牙咧嘴。
陆八和陆十五在一旁看得直笑,陆四恼羞成怒,抓起手边的木柴就要打他们,三人闹作一团,倒让客栈的院子多了几分生气。
可到了夜里,陆四却会悄悄起身,坐在客栈的屋檐下,摩挲着腰间那把断了尾的弩箭——那是他在黑风口,陆锦棠为了护着他,被蛮族士兵射中肩胛骨的弩箭。
他想起当时的情形,蛮族的弩箭射下来时,他以为自己死定了,是陆锦棠扑过来替他挡了一下,才让他捡回一条命。
“以后再也不能让公子为我冒险了。”他喃喃自语,眼神里满是坚定。
陆锦棠则总爱坐在院子里的老槐树下,看着杨明汐打理药草。
阳光透过槐树叶的缝隙洒下来,落在她乌黑的发间,镀上一层柔和的光晕。
杨明汐的手指纤细,却布满了细小的伤痕,那是连日来为众人换药、采摘草药留下的。她会将采来的药草分类晾晒,动作轻柔得像是在呵护珍宝,偶尔抬头,撞见陆锦棠的目光,便会浅浅一笑,眼底的温柔能融化西北的冰雪。
那日午后,杨明汐正在晾晒止血的三七,陆锦棠忽然开口:“明汐,黑风口那夜,你为了采雪灵芝,差点坠下悬崖,我至今想起仍心有余悸。”
杨明汐手上的动作一顿,转头看向他:“当时你伤势危急,雪灵芝是唯一能救你的药,我别无选择。”
陆锦棠站起身,走到她身边,轻轻握住她的手:“往后,换我护着你。”
槐树叶沙沙作响,像是在为这温柔的承诺伴奏。
启程返乡的那日,天朗气清,西亭府的百姓几乎倾城而出,站在街道两旁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