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声音,也传到了李娜耳朵里。
她拿着刚整理好的资料走进君凌办公室时,忍不住提了一句:
“君书记,外面都在传您要接市长或者书记的位置。”
君凌听了,只是抬头笑了笑,手里的笔没停,继续在清单上备注:
“让他们传吧,反正很快就会有结果了。”
他的语气里没有丝毫波澜,既没有否认,也没有承认。
君凌心里清楚,“留在 Y 市” 对他来说,不是 “机会”,而是 “束缚”。
秀水省的官场,经过洪家风波后,需要的是 “稳”,而不是他这种 “硬风格” 的干部;
更何况,他对洪家的警惕还没放下 —— 洪鸣虽被警告、洪晓入狱,但洪家的根基还在,留在 Y 市,反而会被地方关系掣肘。
随后李娜也不再多问,她心里很清楚这位老领导的脾气秉性,如果君凌不想谈论某个话题,那么即使她再怎么追问,恐怕也难以得到想要的答案。
于是,李娜非常识趣地转身离开了房间,留下君凌一个人在那里。
君凌看着李娜离去的背影,无奈地笑了笑。其实他自己也有些茫然,因为他自己都还不确定接下来具体会去哪里,又怎么能告诉别人呢?
就在这时,一阵敲门声突然响起,打断了君凌的思绪。
他打开门一看,竟然是市委书记穆也!
穆也没有丝毫的犹豫,直接迈步走进房间,然后一屁股坐在了沙发上。
君凌见状,连忙起身准备去给穆也倒杯茶。然而,穆也却微笑着挥了挥手,示意君凌不用那么客气,让他也一同坐下。
君凌见他挥手拦着不让倒茶,便也顺势坐下,后背轻轻靠在椅背上,神色平静得像早已知晓一切。
“我要离开了。”
穆也先开了口,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没了往日市委书记的威严,多了几分常人的无奈,
“省委刚找我谈完话,下个月调去L市,任市委书记。”
君凌微微点头,没有惊讶 —— 从 Y 市官场变动的风声传开,他就猜到穆也不会一直留在 Y 市,只是没想到会调去L市。
他看着穆也眼底的忧虑,轻声接话:
“L市是洪家的根基所在。”
一句话点破了穆也的心事,他重重叹了口气,身体往前倾了倾,语气里满是顾虑:
“就是因为是洪家大本营,我才犯愁。洪家在L市经营了十几年,政商关系盘根错节,连基层街道办都有他们的人。我这一去,说是当一把手,实则是去‘平衡’,稍有不慎,就可能被他们架空,甚至惹一身麻烦。”
穆也手指在茶几上轻轻画着圈,把心里的担忧一股脑倒了出来。
他在秀水省待了五年,虽然遭遇了许多风波,但至少能掌控局面;
可L市不一样,那是洪家的 “主场”。
“高层的意思,是让我去‘摸底’,顺便稳住L市的局面。”
穆也苦笑一声,
“可‘摸底’哪有那么容易?洪家的水太深,我一个外来的书记,想动他们的根基,难如登天。搞不好还会被他们反咬一口。”
他看向君凌,眼神里带着一丝求助的意味:
“我到了那边,该怎么跟洪家周旋?”
君凌没有立刻回答,而是起身走到窗边,看着楼下的玉兰花 —— 穆也的担忧他懂,踏入对手的 “主场”,既要完成高层的任务,又要保护自己,确实难。
他沉吟几秒,转过身,语气依旧平静,却带着清晰的逻辑:
“第一,别急于求成。先熟悉情况,把班子拢住,别一上来就盯着洪家,容易打草惊蛇;第二,借势。L市不是洪家的‘一言堂’,还有其他势力、其他领导,你可以借这些力量,跟洪家形成制衡;第三,抓细节。洪家在L市的资产多,难免有‘破绽’,比如税务、环保,从这些小事入手,慢慢摸清他们的脉络,比直接硬碰硬更有效。”
穆也听着,连连点头,紧绷的脸色渐渐缓和:
“你说得对,是我太急了。借势、抓细节,这个思路可行。”
他顿了顿,突然想起外面的传闻,看向君凌:
“对了,外面都在传你要接 Y 市的市长或者书记,你自己怎么想?要是你留下,Y 市的班子能更稳,我也能放心些。”
君凌听到这话,只是淡淡一笑,没有直接否认,却也没承认:
“我这边的安排,还没最终定。不过不管谁留下,Y 市的底子还在,之前铺的经济规划,只要后续不跑偏,就能慢慢落地。”
穆也看着他的表情,心里隐隐有了猜测,却没多问 —— 他知道君凌的性格,不想说的事,追问也没用。
他站起身,拍了拍君凌的肩膀:
“不管你去哪,都得照顾好自己。”
穆也走到门口,又回头看了一眼:
“L市那边,要是真遇到洪家的硬茬,我可能会找你帮忙。君家的人脉广,到时候可别推辞。”
“放心,只要用得上我,随时开口。”
君凌应道。
穆也笑着带上门,办公室里又恢复了平静。
君凌看着穆也离开的背影,指尖轻轻敲击桌面,刚才穆也那句 “外面都在传你要接市长或书记”,此刻才真正显露出深意。
那不是随口提起的坊间议论,是穆也在隐晦地传递一个信息:
他在和省委谈话时,已经推荐了君凌接任 Y 市的重要职务。
这种 “不点破” 的示好,是官场里心照不宣的默契。
穆也没直接说 “我推荐了你”,一来是怕 “推荐未成” 反而让君凌尴尬,二来是官场规矩里,“公开提及推荐” 容易落人口实,被说成 “拉帮结派”;
用 “外界传闻” 当幌子,既传递了心意,又保留了双方的体面,是最稳妥的表达方式。
君凌明白穆也的好意,也感激这份隐晦的推荐,但心里没有波澜。
因为他早已知晓自己 “不会留在秀水省” ,这份推荐哪怕成功,也只能是 “空欢喜”。
但他没点破,这是官场里的另一种默契:
对方递来的善意,无论是否能用得上,都要心领。
穆也的推荐,是对他能力的认可,也是对双方这段时间 “并肩应对洪家” 的认可,这份情分,他记在心里。
或许未来某一天,这份 “推荐之情”,会成为双方互助的契机。
就像现在穆也为君凌铺路,未来君凌(或君家)也能为穆也提供支撑,这便是官场里 “人情往来” 的闭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