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家已经为君凌遇袭的事付出了代价,和君家达成的 “君凌调走、不再追究洪家核心” 的默契,是洪家能保住北方根基的关键,洪鸣绝不会允许林旭的提议破坏这个平衡。
“君家对君凌的安排,应该早就定了。”
洪鸣补充道,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坚定,
“咱们要是强行考虑留任,万一君家那边有意见,反而得不偿失。毕竟老爷子的态度,对咱们省里的工作还是有影响的。”
这话里的 “威胁” 很隐晦,却足够让林旭明白:
君家的事,不是他一个省委书记能插手的,一旦破坏了君家与洪家的默契,引来老爷子的不满,他这个省委书记的位子也会坐不稳。
林旭听了洪鸣的话,眼底闪过一丝了然,随即笑了笑,语气轻松下来:
“你说得有道理,是我考虑不周了。君家的安排确实得尊重,既然君凌有更好的去处,那 Y 市的书记位子,就按组织部之前的方案,从省内班子里提拔吧。”
他没再坚持自己的提议,像是真的 “被说服” 了,实则是见好就收。
通过刚才的试探,他已经摸清了梁友的 “谨慎” 和洪鸣的 “底线”,也确认了自己的权威没被挑战,目的已经达到,没必要再纠缠。
梁友见状,眉头渐渐舒展,心里松了口气 —— 林旭的 “收势”,让他确定刚才的提议只是试探,不是真的要打乱君凌调走的计划。
他适时开口:
“我同意林书记的调整,省内提拔的干部熟悉情况,更利于 Y 市的稳定。”
洪鸣也跟着点头:
“我没意见,按方案推进就好。”
会议室里的气氛再次恢复平静,仿佛刚才的小插曲从未发生。
林旭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心里却很清楚 —— 这场关于 “君凌留任” 的试探,不仅让他摸清了下属的态度,还再次确认了秀水省的权力平衡:
他是核心决策者,梁友和洪鸣各有考量,却都不会轻易挑战他的权威;
而君家与洪家的默契,是他必须尊重的 “外部底线”。
两天后,秀水省省委书记办公室里,阳光透过百叶窗,在组织部提交的《Y 市人事调整方案》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林旭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指尖捏着方案首页,目光停留在 “李娜拟任 Y 市副市长兼公安局长” 的字样上,嘴角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几分钟后,洪鸣和梁友先后走进办公室。
林旭没让他们坐,直接把方案推到两人面前,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
“组织部的方案我看了,其他都没问题,只有一条 —— 李娜行政经验不足,不足以担任 Y 市副市长的职务。这个提议,我不同意。”
洪鸣和梁友同时低头看向方案,眉头瞬间皱起。空气里的温度仿佛骤降,两人心里都在打鼓:
李娜在 “君凌遇袭案” 中表现突出,省委都公开表扬过,现在突然说她 “行政经验不足”,林旭这只老狐狸,到底想干什么?
林旭当然知道李娜的贡献。
他真正的目的,藏在 “平衡权力” 的深层算计里:
李娜被外界默认为 “君家派系”—— 她是君凌一手提拔的专项组成员,和君凌配合密切,甚至被君家视为 “可培养的年轻干部”。
林旭阻止她升任副市长,本质是不想让君家势力在 Y 市继续扎根:
君凌即将调走,若李娜再坐上副市长的位置,等于君家在 Y 市还留着 “抓手”,未来可能影响他对 Y 市的掌控。
而且,洪鸣一直不希望李娜晋升 —— 李娜是查洪家的关键人物,她若上位,必然会继续推进专项组的剩余线索,对洪家在 Y 市的残余势力不利。
林旭否决李娜的晋升,等于给洪鸣递了 “橄榄枝”:
你刚受了警告处分,我帮你打压 “对手”,你以后得更配合我的工作。
通过这种方式,林旭能拉拢洪鸣,让他从 “被动收敛” 变成 “主动靠拢”,进一步巩固自己的核心决策权。
洪鸣看着方案上 “李娜” 的名字,眉头虽皱,心里却悄悄松了口气。
他比谁都不想让李娜升任副市长。
林旭的否决,正好合了他的心意。
但他没立刻表态,只是保持着 “皱眉思考” 的姿态。
一来,他刚受警告处分,不宜表现得 “过于积极”,以免被林旭和梁友看出他的真实意图;
二来,他想看看林旭的 “下文”:否决李娜后,谁来接任副市长?
是林旭自己的人,还是从其他地方调过来?
只有摸清林旭的最终安排,他才能决定自己下一步该如何配合。
梁友的眉头皱得更紧,手指在方案上重重敲了敲,语气里带着明显的不满:
“林书记,李娜在 Y 市的表现有目共睹 —— 君凌遇袭案,她指挥若定,还受到了省委的公开表扬;专项组的工作,她衔接得也很顺畅。要说行政经验,她在公安系统干了十年,从基层到局长,经验不算少,怎么就‘不足以担任副市长’了?”
梁友心里清楚,李娜被视为 “君家派系”,林旭否决她的晋升,不仅是质疑她的能力,更是在 “过河拆桥”。
之前君凌在 Y 市时,林旭借助君家的力量打压洪家。
现在君凌要走了,就立刻削弱君家在 Y 市的势力,这种做法未免太不地道。
“林书记,”
梁友看着林旭,语气里带着警惕,
“李娜的晋升,不仅是对她个人的认可,更是给君家的一个态度。现在突然否决,怕是会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林旭听着两人的话,脸上依旧平静,心里却早已算清楚了利弊:
“梁友,我知道你担心君家的反应,但人事安排要以‘适合岗位’为首要原则,不能因为‘给态度’就忽视能力短板。李娜的能力,适合在公安系统深耕,副市长的岗位需要协调经济、民生等多方面工作,她目前确实不适合。”
他顿了顿,看向洪鸣:
“洪鸣,你觉得,Y 市副市长的位置,从省里调一位有政府工作经验的干部过去,比如王磊,怎么样?”
洪鸣心里一动。
王磊和他有过工作往来,虽不算 “自己人”,但也不是 “强硬派”,比李娜好打交道。
他立刻点头:
“王磊同志经验丰富,对经济工作熟悉,去 Y 市任副市长,确实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