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八点整,“新华社”客户端推送置顶长文——《岭南破局:把恐慌导入程序》。标题下方是一行小字:记者分赴广城、桂浦、横湾、岭海四地实地勘验,全文附时间线与证据来源。
首屏四张图,依次是【透明窗·双表】截屏、【事实清单(三号)】节选、【代表人诉讼窗口】照片、【夜间浇筑测温曲线】。文首用五个短问贯穿全篇:为何不救壳?白名单怎么跑?盘中如何处置?工资卡谁来保?证据链从哪来?每问后都挂编号和时戳。
八点一刻,广城新闻后台“阅读热区”迅速变红,“投资者三问”链接被点开四十万次。开盘前,交易所席位把问询与披露的节拍贴上首页:带病交易问询在9:35前推送,白名单停牌说明在10:15前更新,复牌条件附编号。评论区有投资者留言两行字:看清楚了,再决定。字不多,情绪明显收束。
八点三十分,省委外宣小组在小礼堂二号会议室临时碰头。会务把新华社长文投到大屏,“五问岭州”的结构一目了然。网信汇报:媒体口径统一,谨慎词表执行到位;自媒体出现“扩写型标题”两处,已按规则降权。
信息与公众组提出“媒体事实包”建议——把【双表】、【问答式通告】、【事实清单】的公共版本打包,供省级、地市媒体复用;发改口补上线路图与“轨道财政”示意,避免断链误读。李一凡点头:按这个做,今天下午前上线。
九点整,广城交易大厅未现预期“踩踏”。盘中第一批问询函发出,恒系两只债券短停,复牌条件写明“新增披露+现场证据锚点”。滚动条里,“白名单停牌说明”用三行短句解释“停—查—复”的闭环。一个年轻交易员压低声音说:比昨天清楚。身旁同事嗯了一声,看着屏幕上那两个字——“证据”。
九点二十,新华社长文的第二部分开始讲“人”。记者在金汇湾工地拍到“短信到达率”旁边的工人手,指尖有水泥渍,手机屏亮了一下就暗下去。配文只有八个字:工资卡短信到了。
第三张图转到鹏城“投资者保护工作站”,一位律师志愿者把“投资者三问”贴到来访者手心;第四张图是横湾“实投墙”,合影被撤下,换成“水电气接入进度”。文中一句评价不见煽情:“把‘看得见’变成‘说得清’。”
十点,新华社微博发布“岭南破局·五问五答”短视频。画面切换速度很慢,几乎只有证据截屏与旁白:并表四统一是什么;快审通道“四参”门槛为何不能放水;涉外送达回执长什么样;质量否决权在浇筑环节如何执行。
评论区出现久违的理性提问:如果不救股价,会不会影响融资信用?信息与公众组用固定口径回复:救工程、救交付、救就业构成基础信用,融资信用靠披露与治理恢复,而不是靠托市。底下点赞比“怒”多。
十点三十五,四九城内参线发来三行短评:岭州选择“证据化治理”,节奏可控;“双表机制”具备可复制性;谨慎建议把“盘中停牌白名单”写入制度文本。李一凡在批注栏写:采纳。随后让交易所席位、金融监管与网信连线,确定“制度件”编号与公开格式,计划在周五例会正式印发。
十一点,新华社长文第三部分“时间线”开始:从“经侦并案”到“镜像冻结—涉外送达—执行回执”三件套,从“事实清单三号”滚动到“第1号专项处置方案”发布,时间均以“小时”计。末尾一个细节引发关注:文内专门打了灰色脚注——“7:50提前到岗为会前准备,不属上班时间。”此前政府作息争议,被这一行轻轻化开。
午间,广城传媒大厦里,“半月谈岭南专刊”编辑部连发两封邮件至省里,索要“案例素材与术语表”。邮件附件是一份采访提纲:一,岭州救助白名单为何只保工程;二,“双表机制”如何防止数据造假;三,干部“企业打分制”执行以来的真实反应;四,“轨道财政”试点是否阻断土地财政惯性。
常之朗让办公室马上把“术语表”发过去:救助白名单、专用回路、并表四统一、事实清单、透明窗、谨慎词表、质量否决权、代表人诉讼……每个术语都配编号与样例图。
下午一点半,香山商会与港资母基金的代表抵达改革办会客室。对方把《港金联动备忘录》翻到第六页,指着“回流曲线”问:新华社长文对市场信号有帮助,是否可以提前敲定第一批定向收购的交割日。
财政口摊开时间表:t+3签出一号投向,t+7披露第一期回流明细;工程交付的节点优先教育与能源站,不改。港方点头:按你们节奏来。双方握手,秘书把“交割日”铅笔标在墙历上。
两点,桂浦园区的“证据回填间”外排起队。有县里干部专门来取《证据模板》——桩基机头记录、混凝土温度曲线、焊接熔深照片、设备试车噪声谱。窗口小姑娘把模板打印成包,封套写着“写给经办人的书”。她抬头看了一眼电视,上面正播新华社的长文短视频,低声说:今天解释省力很多。
两点四十,横湾金柳湾改造指挥部召开“并表节奏会”。主办行、跟贷行、代管平台三方在白板上对齐“并表四统一”——信息、方案、节奏、公示。经侦席位旁听,不发言。
会末尾,主办行提出一个技术问题:按揭换锚快审能否对“实投墙”上的企业开一个绿色队列?金融与风控组回答:可以,但门槛不降——四参齐备、日志完整、签名回执齐全;审批席位号与审批人签名一起上屏,责任直达。
三点一刻,“半月谈”编辑部又来一封短函——封面拍摄拟用“【透明窗】双表与工地夜浇”的拼图,题目暂拟《岭南,不靠吼,靠做》。外宣把题目回传至省委宣传口,大家相视一笑:不煽情,但好记。李一凡在批注上写:同意;建议副题“先上屏,再落地”。
三点半,省委组织部内部开了一个小会,议题很实务:把“企业打分—暗访抽评—数据真实性指数”三项纳入季度干部考核。组宣处提出问题:媒体聚光会不会让基层畏手畏脚。
组织部长摇头:我们给他工具,给他程序,给他免责条款,他还怕,就该换人。会后,一个年轻处员把“免责条款”贴到了内网上:按程序、留痕迹、证据链完整的容错,将在“诚信榜”上标注“合规处置”,不计负面。
四点整,新华社客户端推送加注:应广大读者要求,全文附“岭州术语小辞典”。辞典以表格方式解释名词,并配二维码链接到“透明窗”。评论区开始出现“抄作业”的调侃:某些地市宣传部转发时在标题后加“学习参考”。外宣组在内部群里留了一句:欢迎“抄”,关键是“做”。
四点二十五,韶川职教园宿舍现场的摄像头捕到一个镜头:学生在楼道对着信息牌拍照,边上的老师对他说“别着急,卡上短信就来”。这段十秒短视频被新华社二次转用,配文是“交付不是口号,是短信”。简洁得近乎冰冷,却在短视频平台上走红。
五点,省里召开“媒体—市场—项目三线同步会”。交易所席位报告:两只停牌券已明确复牌条件;市场热词从“暴雷”转为“并表”“白名单”。住建口通报:金汇湾、新华里、湾南新城配套二期的夜间浇筑均按计划推进,质量否决权无触发。
法务通报:涉外送达回执再增两份;涉案账户镜像冻结成功率维持在八成以上。信息与公众组宣布:今晚二十点发布《事实清单(四号)》——继续只讲证据与时戳。
五点四十分,四九城发来两条反馈:一,新华社长文已转内部简报标题《岭南破局样本》;二,请岭州准备周末在中央公务员学院的“案例演讲”,题为《把恐慌导入程序》。李一凡批示:常之朗主讲,按“三张图+十条规则”结构,不讲成绩,只讲办法与错误更正。
傍晚六点二十,横湾的“实投见面会”比昨天更安静。窗口背板只剩六行大字:并联受理、最小要件、一次告知、证据锚点、时限提醒、回声复核。几位企业代表办完手续后没离开,围在“媒体事实包”的二维码前拍照。一个年轻人笑,说现在向董事会汇报方便多了:一张图、一段话、几条短信。
七点整,“半月谈岭南专刊”在官微预告封面,评论里有人问:这是不是宣传?编辑回复:我们只做事实之内的报道,外加三页“如何复盘”的方法。下面有读者接话:比喊口号强。点赞继续攀升。
七点半,改革办证据室的打印机又响起来,今晚要印的是《术语小辞典(岭州版)》A3海报与“媒体事实包”手册。秘书把海报卷成筒,标注分发去向:政务大厅、投资者工作站、园区会客室、工地门岗。宁秀兰把涉外协作的模板也放了一份进“事实包”,特意在角上写:回执才是硬证据。
八点,广城新闻发布厅按时推出《事实清单(四号)》。发言人不开场白,直接上“证据四件套”:回执、签名、短信、图影。记者问:新华社长文用了“破局”二字,岭州是否会对外宣布“模式”?发言人摇头:今天不谈“模式”,只谈“办法”;等“办法”变“习惯”,自然会有人总结名字。
八点四十五,四九城再次来电:中央层面肯定“证据化治理”的方向,要求岭州继续稳住节奏,慎用形容词,多用动词。李一凡回“收到”,然后在小本上写下四个动词:上屏、并表、拨付、送达。笔划收住,像给当天落了个句点。
九点过后,江风从小礼堂侧窗掠过,纸页微响。李一凡把新华社长文从头到尾又看了一遍,停在一个小注脚上:“证据不是舞台装饰,是制度的骨骼。”他脱口而出:“这句可留。”转身吩咐把这句话抄在“透明窗”底部的灰字里,作为本周的固定提示。
十点,桂浦的塔吊依次灭灯,夜浇完工;横湾的“空壳墙”清单又划掉两家,补齐证据转正;岭海的口岸减免专窗“上线率”再抬两个百分点;韶川宿舍楼道里,短信一条条弹出,学生们在手机亮光下笑起来。屏幕之外,更多的浏览器在刷新那篇长文,像在看一份“操作说明书”。
深夜,改革办的灯最后一次暗下去。信息与公众组把“媒体事实包”挂到首页,【透明窗】新增一个小小的栏目——【媒体勘验】,只放三类内容:记者看到了什么、他们拿到哪些证据、问了哪些问题。栏目的第一行,既不是溢美,也不是口号,只是一句朴素的话——
“我们愿意被看见,也准备好被追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