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昭阳继续道:“他所实施的每一个违纪违法行为,都是在他自身的意识主导下完成的。”
“是他个人私欲**、无视党纪国法造成的恶果!”
“他当然要对他的行为负全部、唯一、不可推卸的法律责任和纪律责任!”
秦明并不让步,“你别急!”
“听清楚了,我说的是管理教育不到位、监督提醒不及时的责任!”
江昭阳停顿了一下,深吸一口气,试图让语气平缓下来,但言辞依旧强硬:“至于说管理教育责任?我当然有!”
“作为同僚和党委委员,对班子里的同志,我一直秉持团结协作、共同进步的原则。”
“在党委会上就有关城建领域的潜在风险做过多次提醒和警示!”
“也曾在私下沟通中,就一些苗头性问题向他坦诚表达过看法和建议!”
“但是!这种提醒、建议,乃至在集体学习中进行的思想教育,是建立在同志之间互帮互助的基础上,是基于组织的原则和关怀,不是法定的强制管理权力!”
“他唐杰是副镇长,不是需要我江昭阳亦步亦趋手把手教的中学生!”
“他拒不接受意见、嗤之以鼻甚至与林维泉搞团团伙伙,难道要我时时刻刻盯着他、约束他的手脚才算‘到位’?”
“才算‘无懈可击’吗?”最后两个词,他几乎是咬着牙说出来的,充满了反诘的意味。
话一出口,江昭阳心里猛地一凛!
坏了!有点激动了!
在这种场合,情绪化的反驳本身就是大忌,容易给对方留下“态度不端正”、“急于撇清责任”的口实。
果然,秦明眼神陡然一厉!
他没有理会江昭阳关于具体提醒证据的争辩,而是敏锐地抓住了江昭阳情绪激动下的词句:“‘无懈可击’?”
“江镇长,你这话说得很轻巧啊。”
秦明的语调变得极其冰冷,一字一顿,带着巨大的威压,“我们纪检工作讲究的就是证据链完整,讲的就是环环相扣,滴水不漏!”
“你对一位副手的管理监督工作,是否真正做到了你口中的‘无懈可击’?”
“你说你提醒过、建议过,好,证据呢?在党委会上的发言记录?”
“你的提醒内容和唐杰敷衍的具体情形?”
“有没有形成台账?”
“有没有向上级领导进行过正式的、具体的、指出唐杰可能存在违纪风险的个人报告?”
秦明的话语如同连珠炮般轰击过来,每一个反问都精准地敲打在“管理责任”最薄弱的环节上——主观提醒如何客观证实?未汇报是否构成失职?
“退一步说,”秦明的身体再次前倾,语气咄咄逼人,不给江昭阳喘息的机会,“即便从最纯粹的结果论角度来看——一个和你一起工作多年、被你日常协调指导的副职,最后堕落成罪犯。”
“给党和政府事业造成如此巨大的损失和极坏的影响!”
“你身为常务副镇长,负有重要领导职责的干部,难道连一点失察失教的责任都没有吗?”
“难道就没有丝毫‘用人不当’之嫌吗?”
“组织考察干部,不仅要看显绩,更要看潜绩和负责任的担当精神!”
“‘用人不当’这四个字,结合唐杰惨痛的教训,你觉得放在你江昭阳同志身上,是不是适合的?”
“‘用人不当’!”
秦明终于把这四个字清清楚楚、分量十足地砸了出来!
如同炸雷在江昭阳耳边轰然响起!
他感觉浑身的血液瞬间涌上头顶,然后又猛地倒流回四肢百骸,指尖冰凉!
圈套!
赤裸裸的、精心设计的、步步紧逼的语言陷阱!
从强行建立“间接领导”关系,到把唐杰的个人犯罪硬与自己产生因果联系。
再到用“无懈可击”的标准进行道德洁癖式的拷问。
最终图穷匕见——抛出“用人不当”这顶足以断送他一切政治前程的帽子!
这一连串的逻辑推演,环环相扣,杀机凛然!
江昭阳的心脏在胸腔里狂跳,几乎要撞碎肋骨。
他的后背瞬间被冷汗浸透,黏糊糊地贴在丝质衬衫上。
大脑在高速飞转,每一个神经元都在尖叫:冷静!必须冷静!任何一个细微的、被误解的表态,都可能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他用强大的意志力控制住面部表情,尽量不让一丝慌乱显露。放在膝盖上的双手下意识地收拢,指甲深深掐进掌心,锐利的痛感让他保持着清醒。
他抬起头,迎向秦明那两道如刀锋般锐利的目光。
空气浓稠得像化不开的墨汁,每一次呼吸都牵扯着沉闷的神经。
所有的线索都清晰地指向了张超森!
这位不甘失败的县长,不惜一切代价,要在最后关头,彻底扳倒他江昭阳!
所谓的“用人不当”,就是他们射向他晋升之路最毒的一支冷箭!
承认?哪怕是模棱两可的表态?不!绝不可能!
一旦自己在这个语境下,对“用人不当”表现出任何一丝犹豫或不坚决的否认。
被秦明那支如椽巨笔写进上报的谈话记录里,再经张超森在背后的扭曲渲染,扣上一顶“领导责任认定不清”、“回避自身失察问题”的帽子。
那么等待他的,将不仅是提拔晋升的落空。
甚至可能背上一个不大不小的处分。
让他在即将到来的晋升中黯然出局!
全家的期待,自己的抱负,都将在这一刻化为泡影!
绝不能让他们得逞!
绝不能坠入这精心编织的语言罗网!
每一个字,都必须像在刀尖上行走,慎之又慎!
江昭阳强迫自己深深地、无声地吸了一口气。
胸腔内那几乎要焚毁一切的怒火和惊惧,被强行压缩、冰封。
他的目光恢复了清明,甚至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决绝。
他知道,真正的较量,从这一刻才真正开始。
他要反击,用更精准的语言,更符合组织原则的措辞。
在这场无形的刀光剑影中,为自己劈开一条生路!
“秦书记,”江昭阳的声音响了起来,异常的平稳、冷静,甚至带着一种穿透性的力量,清晰地回荡在充斥着无声硝烟与权力倾轧的办公室里,“关于‘用人不当’这四个字。”
“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严肃,并且需要放在干部选任程序整体框架下进行客观评判的关键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