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雨总来得急,午后一阵雷暴过后,平安村的大棚区飘着潮湿的泥土味。小零刚把县城花店的补货订单打包好,就接到张婶带着哭腔的电话:“小零啊,你快来看看,我的玫瑰叶子全黄了,还长了黑斑点!”
她心里一紧,抓起雨衣就往张婶的大棚跑。刚掀开塑料门帘,就看见成片的玫瑰蔫在花架上,翠绿的叶片布满褐色病斑,有的甚至已经腐烂发黑。张婶蹲在花丛旁,手里攥着一片发黄的叶子,眼泪顺着皱纹往下掉:“这可咋办啊,再过十天就是端午节的订单,这要是全毁了,我这半年的心血就白搭了!”
小零蹲下身,指尖轻轻碰了碰病叶,黏腻的霉层蹭在指腹上——是霜霉病,前几天连续高温高湿,最容易引发这种病害。她深吸一口气,稳住声音:“张婶别急,这病能治,我现在就联系技术员。”
她掏出手机给县农科院的刘技术员打去电话,对方听完描述,让她立刻摘除病叶,通风降湿,还说会尽快送特效药过来。挂了电话,小零帮着张婶一起摘病叶,又找来风扇架在大棚里吹风。正忙得满头大汗时,小富骑着电动车赶来了,手里拎着刚从县城药店买的硫磺熏蒸器:“我听王主任说这边出了问题,就赶紧回来了。”
“现在情况怎么样?”小富蹲在花架旁,仔细查看玫瑰的根茎。小零把刘技术员的建议告诉他,两人分工合作:小富负责调试熏蒸器,按照比例调配药剂;小零则挨家挨户去合作社的其他大棚查看,生怕其他农户也遇到同样的问题。
好在大部分农户的大棚通风做得好,只有赵嫂家的几株百合出现了轻微的病斑。小零帮着赵嫂处理完,回到张婶的大棚时,硫磺的气味已经弥漫开来。小富正蹲在地上,帮张婶把摘除的病叶装进密封袋:“刘技术员说,明天再喷一次药,后天就能看出效果。”
张婶看着他们忙碌的身影,抹了把眼泪:“都怪我,前几天嫌麻烦没及时通风,还让你们跟着受累。”小零拍了拍她的肩膀:“张婶,谁也不想遇到这种事,咱们一起解决就好。端午节的订单我已经跟客户沟通了,晚三天交货,他们也同意了。”
接下来的两天,小零和小富每天都泡在张婶的大棚里,观察玫瑰的长势。第三天一早,当他们掀开大棚门帘时,惊喜地发现,原本蔫掉的玫瑰竟重新挺了起来,新的嫩芽从枝条上冒出来,褐色的病斑也渐渐消退。张婶看着这一幕,激动得拉着小零的手,半天说不出话。
解决了病虫害的问题,小零和小富又开始忙着准备端午节的订单。县城的花店订单量比平时多了一倍,合作社的农户们也都忙着采摘、打包。小零想着,得给大家加点干劲,便在微信群里说:“这次端午节订单赚的钱,咱们拿出一部分买些解暑的西瓜和绿豆,分发给大家。”消息一发出,群里立刻热闹起来,大家都纷纷回复“好”。
端午节前一天,小零的花店来了位特殊的客人——省城婚庆公司的李经理。他看着店里摆放的玫瑰和百合,笑着说:“我听朋友说你们家的花新鲜,品质好,想跟你们长期合作,下个月有场大型婚礼,需要五百束鲜花,你们能供应上吗?”
小零愣了愣,五百束鲜花可不是小数目,合作社现在的产量虽然比以前高了,但一下子要拿出这么多,还是有些紧张。小富看出了她的顾虑,笑着说:“李经理,您放心,我们合作社有十户农户,一定能按时给您供应上,而且保证品质。”
送走李经理,小零有些担心:“五百束呢,咱们能来得及吗?”小富握住她的手,笑着说:“咱们可以把订单分给合作社的农户,让大家一起采摘、打包,这样既快又能保证品质。再说,这也是个让咱们合作社打响名气的好机会。”
接下来的几天,合作社的农户们都忙得热火朝天。小零给每户农户分配了任务,还制定了严格的品质标准:玫瑰要选花苞饱满、花茎粗壮的;百合要选刚开放一两片花瓣的,这样客户收到后还能观赏更久。小富则忙着联系冷链车,确保鲜花能新鲜地送到省城。
婚礼前一天,五百束鲜花准时打包完毕,装上了冷链车。李经理来验收时,看着整齐摆放的鲜花,满意地说:“你们的效率真高,品质也比我预想的还好,以后我们公司的鲜花订单,就都交给你们了。”
看着冷链车缓缓驶离,小零和小富相视而笑。这时,大弟打来电话,兴奋地说:“姐!我英语考了全班第一!老师还夸我进步大!”小零笑着说:“太好了!等你放假回来,姐给你做好吃的。”
挂了电话,小富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盒子,递给小零:“你看,这是我托朋友从省城带回来的。”小零打开盒子,里面是一枚银色的项链,吊坠是一朵小小的百合,和她种的百合一模一样。“喜欢吗?”小富笑着问。
小零点点头,眼里满是泪水:“喜欢,谢谢你。”小富帮她戴上项链,从身后抱住她:“以后,咱们的合作社一定会越来越大,花店的生意也会越来越好,咱们的日子,也会像这盛开的鲜花一样,越来越红火。”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花店的橱窗上,映得里面的鲜花格外鲜艳。小零靠在小富的怀里,看着窗外的车水马龙,心里满是安稳。她知道,未来的路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但只要和小富一起,和合作社的乡亲们一起,就没有什么困难是克服不了的。姑射山下的风,带着鲜花的清香,吹向远方,仿佛在诉说着他们的故事,也预示着他们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