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整历时十一日,郑九竟奇迹般的逃出了大泽。
姨母李嬷嬷功不可没,而后半程自然也免不了黑马的功劳,这货甚是高傲,还没等郑九说什么话,便一扭头,得得得的跑了。
“这黑马与你有缘。”李嬷嬷赞道。
“一段孽缘。”郑九没好气,他环顾一圈才明白黑马将他丢下来的用意,这里是曾是埋葬苏老夫子的地方,也是郑九的故居。
地下不算太深的位置就是曾经的绿洲,以及郑九出生的村庄。
当然,父亲郑天雄也长眠在下面。
曾经简易的墓碑早就被黄沙掩埋了,郑九挠着头四下观察一番,嘴里嘀咕一句,“这马儿难道也是个大妖?”
“你在说什么?”李嬷嬷问,她感觉郑九的状况有些不对。
“那丑马跑了,我们恐怕也走不远。”
“这里是……”李嬷嬷放眼看看四周觉得有些眼熟,好多年没离开大泽,她竟有些恍若隔世的感觉。
“曾经的朔和绿洲,我小时候生活过。”
郑九一边说着话,一边用脚丈量,不大一会儿便选中了一个位置,毫不犹豫的蹲下身用手刨黄沙。
“你要挖什么?以前的旧物件么?”
“那个鬼精鬼精的丑东西知道我们跑不远,所以把咱俩给扔在这儿了。”
李嬷嬷虽然不明所以,但还是抽出一对短刀递给郑九一把,自己也开始跟着一块挖。
“我们现在的情况其实很危险……”李嬷嬷提醒郑九,就算要找老物件,也先要保住命再说,这光天化日之下,荒滩沙地皆是一马平川,一旦大泽的人追上来,藏都没地方藏。
“看运气吧,我们其实哪儿也去不了。”郑九挥汗如雨,只是在拼命挖,李嬷嬷似乎明白了什么,也不再言语,加快了速度。
很快,二人就将沙坑挖了半人多深,已经触碰到土层,再往下挖了数尺便碰到了硬物,郑九终于松了一口气,这么多年了,记忆力还是很靠谱的。
这个位置并非苏艺老举人的埋骨地,而是当年郑九好不容易找到的一条地下通路。
下面所埋的是当时村里的一间石屋,他就是通过石屋深入村中,甚至找到了自己家,发现道门的名剑雷霆时已是个破铁片,被他如获至宝的带了出来,这便是以后浪迹天涯唯一的念想。
苏老举人的埋骨地靠北三丈远,郑九在继续深入下挖前,先朝老头儿拜了三拜,不拜不行,否则怕这老头儿晚上托梦骂人。
拜完了继续挖,似乎是老举人仙灵了,郑九几刀下去就挖到了空洞,使劲儿用刀身搅合一番,泥土沙石俱下,露出了一个比大户人家狗洞大不了多少的倾斜黑洞。
就是这里。
郑九当年便是从此洞钻进入的,里面黑的没有一丝光线,但并不会把人憋死,说明下方另有有透气的地方。
“稍等我一下。”郑九说完立刻猫腰钻了进去,少年时身子骨小,钻起来不费力,现在就很困难了,但也没能难住郑九,这里就是自己家,什么都不用怕。
没多久郑九便又钻了出来,冲李嬷嬷道,“往里一直爬两丈远,洞道就会宽阔一些,你在那里等我。”
李嬷嬷尽管微蹙眉头,感觉就像小孩子过家家,但逃命的压力让她不得不严肃面对,学着郑九的方式爬进了黑洞。
郑九必须要在上面清除痕迹,把沙土回填,也等同于把自己埋进土坑里,不用太过仔细,夜里的风沙会将会将剩下的痕迹吹的干干净净。
地下村庄遗迹的坑道不算太长,大约三四十丈,弯弯曲曲,只有在最深处有一个岔道,到了郑九的旧居便戛然而止,其余的地方全被厚重的凝土掩埋。
“这就是我曾经的家。”郑九介绍,他已不是当初的少年,每每提及到家,便鼻子一酸。
“我有点印象。”李嬷嬷点头,其实就是一个稍大一点的土窝窝,她实在看不出来什么,只是为了安慰郑九。
“姨母,你便在此处休息,我就在旁边,等修为恢复一些了便离开此处。”
李嬷嬷自然没有意见,将随身的包袱解了下来,里面还有一包黑菌斑,两个牛皮水囊,还有一大摞西域特有的烤干饼,放半年都不带坏的。
这一点点储备对于两个人来说支撑不了几天,但李嬷嬷是武帝境强者,也拥有了辟谷的能力,吃不吃无所谓,有水就行。
郑九同样如此,但为了尽快恢复一些真元,他必须要不断补充黑斑菌,就着干饼一起吃,更有些味道。
如此,一晃就是半个月过去,当郑九带着李嬷嬷离开地下的朔和绿洲遗迹、并混进双峰要塞时,天行宗刚刚与东州派干了一架。
这一架是东州派主动找上门来的,打着扫奸除恶,替天行道的旗号,双方各有损伤,若不是在关键时刻镂奇爆发出超强战力击退何长秋,天行宗会吃大亏。
对方敢打上门来,自然是知道了一些郑九的消息,否则怎会有如此大的胆子,若不是有看家的职责,镂奇真的要一口气追到齐国去。
龚汝升也很生气,求援传讯发了出去,除了云顶居来了几个人帮忙外,萃华宗和道门都没有任何动静。
对于萃华宗,他可以破口大骂不仗义,但是对于道门,龚汝升委实张不开嘴骂。
因为心虚。
根源出在郑九留下的宝贝,当时离开前,他曾声言,倘若在一个月内回不来,便表明死在了塞外,所有的宝贝都交由成天化代管。
如今已经过去了两个月,无论青鸾、镂奇还是段经飞,都没有将宝贝交到道门的意思,成天化倒不是个贪心的人,但青峰崖上的三个老家伙不这么想,已经打发了好几拨人来询问了,到底说话算不算数?
每次来人,镂奇躲的最快,龚汝升充当冤大头,被道门的人指着鼻子骂。
这也怪不得别人,郑九留下的话除了让道门产生幻想外,每一位都不高兴,段经飞的意见最大,判官是萃华宗重宝,没有任何道理将其交给道门。
当时之所以没有明着反对郑九,是因为宗门上下,包括他本人在内,没有一个能悟出指挥剑冢法门的人,而且郑九慷慨西去,是为了大周,乃至整个中原地区着想,段经飞有火发不出。
镂奇手中的须弥灵境和琮白更不会交给道门,当时郑九是有这个意愿的,被镂奇苦苦相劝才收回成命,但郑九临走补了一句话,等天一真人醒来问问他的意见,倘若真人同意,便按真人的意见办。
青鸾最潇洒,独自躲在影峰下吃石头,开心的很,谁的话也不听,谁人来求见都让其滚蛋,就更遑论郑九交给她保管的玉扳指了,道门想要?门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