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儿胡同。
周末的阳光透过枣树叶隙,在青砖地上洒下一地碎金。
王老爷子照例坐在廊下的藤椅里。
一旁收音机里正放着《红灯记》选段,但声音比往常开得小了些。
王奶奶挨着他,手里择着韭菜,目光却不时往院门口瞟。
院子里有三个小丫头正在疯跑。
良久……
“太爷爷……”
小靖雯趴在老爷子膝头,声音也比平时轻了许多:
“李铁梅的亲爹不要她了吗?”
老爷子摸摸孙女的头:“怎么会呢,不是说后来找到了吗?”
这时菲菲突然大声问道:“太爷爷!快看我的新头花!”
她像只花蝴蝶似的扑到廊下。
脑袋上别着个崭新的红色有机玻璃发卡,在阳光下格外扎眼。
老爷子眯着眼笑:
“好看,哪儿来的?”
“嘻嘻,我爸爸昨儿给买的!”
小丫头得意地晃着脑袋,两个羊角辫一甩一甩的:
“就我有,小靖雯和瑶瑶都没有!”
这话刚说完,另外两个小丫头就不依了。
小靖雯撅着嘴跑过来:“太爷爷您别听她瞎说,大伯给我买了新鞋子!”
瑶瑶怯生生地跟在后面,小手绞着衣角,静静地看着两个姐姐。
只能听见她小声嘟囔:
“我有小裙子呢。我都还没说呀,要不要跟姐姐说呢?”
王奶奶赶紧打圆场:
“都好看,都好看。
雯雯,去把你那糖盒拿来,给姐姐妹妹分分。”
小靖雯不情不愿地往房间走,边走边嘟囔:“都是妹妹,才不是姐姐……”
这时王母端着和面盆从厨房出来,看见这情形忍不住数落:
“建国也真是,买就买一样的,偏要搞特殊。”
说着朝聂文君她们房间喊了一嗓子:“文君,管管你家老二!”
聂文君正抱着小浩然在屋里踱步,闻言探出头来:
“娘,我这儿走不开,浩然刚睡着。”
“得,又一个小祖宗。”
王母摇摇头,把面盆放在石桌上:
“菲菲,带你妹妹们去洗洗手,一会儿帮奶奶包包子。”
菲菲的声音从远处传来:“哦,知道了,奶奶。”
房间里,三个小人儿凑在一起。
菲菲神秘兮兮地压低声音:“我听见二叔跟二婶说,小姨今天要来的。”
“真的?”
小靖雯立刻直起身子,眼睛亮晶晶的:“小姨上次说给我带糖人的!”
瑶瑶小声补充:
“我猜是给浩然弟弟送桃酥……”
话音未落,外面传来“吱呀”一声。
随后三个小家伙就听见聂文娟和太爷爷他们说话的声音。
“哈,是小姨来了。”
三个小丫头顿时像小鸟似的跑出去,把聂文娟团团围住。
只见聂文娟提着个布包,哭笑不得地看着围在身边的小家伙们。
“你们让我把东西放下啊!”
可三个小家伙依然围着问东问西,包括一向乖巧的瑶瑶也一样。
“小姨姨小姨姨!”
“带糖人了吗?”
“是桃酥吗?”
聂文娟赶紧把食指竖在唇前:“嘘——小点声,弟弟在睡觉呢。”
说着从布包里掏出油纸包:“桃酥在这儿,等吃完午饭再分。”
王母从厨房探出头来,看见聂文娟,脸上露出这些天来第一个真切的笑容:
“文娟来了?快进来坐。”
说着在围裙上擦擦手,接过布包:“你娘也太客气了,还让你专门跑一趟。”
“是我想来看看小外甥呢。”
聂文娟轻声说,目光不由自主地往聂文君房间那边瞟:
“我姐姐和小浩然还好吗?”
“都好,就是浩然前些日子受了点惊吓,夜里睡不踏实。”
王母叹了口气,声音压得更低了:“文君那两晚都没怎么合眼。”
这时聂文君抱着孩子从屋里出来,看见妹妹,勉强笑了笑:
“来了?屋里坐吧。”
聂文娟仔细端详着姐姐,发现她眼圈泛着青黑,整个人都瘦了一圈。
她接过熟睡的小外甥,轻声问:“姐,你没事吧?”
聂文君摇摇头,没说话。
倒是王靖雯扯扯小姨的衣角,小声告状:“妈妈晚上老是不高兴。”
“雯雯!”
聂文君轻声制止。
院子里一时安静下来,只有收音机里若有若无的唱腔。
三个小丫头敏感地察觉到气氛不对,都乖乖挨着太奶奶坐下,不敢闹了。
王建军从书房出来,看见聂文娟,点点头:“文娟来了。”
他的脸色也有些难看,但还是强打精神:“中午在这吃饭,你姐蒸包子。”
“哎。”
聂文娟应着,偷偷打量姐夫。
她听说前些日子姐夫家出了事,姐夫差点受牵连。
具体情形大人们都不肯细说,只含糊地提了句“有人闹事”。
为了打破这沉闷的气氛,聂文娟故意逗三个小丫头:
“谁要帮我包包子啊?”
“我!我!”
小靖雯第一个跳起来。
菲菲也不甘示弱:“我会擀皮!”
瑶瑶小声说:
“我……我会捏小花。”
孩子们天真烂漫的样子终于让院子里的气氛活络起来。
王母笑着把面团分给她们。
三个小丫头立刻围在石桌旁,叽叽喳喳地比较谁的面团大。
“我要包个最大的!”
小靖雯嚷嚷。
“才不是……”菲菲不服气:“我的比你的大一圈呢!”
瑶瑶不说话,只小心翼翼地捏着面团,很快就捏出个小兔子的形状。
聂文君看着孩子们,脸上的阴霾稍稍散去。
她轻声对妹妹说:“多亏了孩子们,这些天家里才有点生气。”
聂文娟握住姐姐的手:
“姐,娘说都过去了。”
聂文君笑笑没说话。
突然,院门外传来一阵自行车铃响,伴随着王建国特有的大嗓门:
“娘,建军!我们来了!”
话音未落,王建国一半家子就热热闹闹地涌进了院子。
打头的是王建国,他一手提着条五花肉,另一只手拎着个网兜。
里面装着几瓶北冰洋汽水。
紧跟在他身后的秦玉莲,怀里抱着个布包袱,看样子是给孩子们带的零嘴儿。
“大伯(爸爸)!”
正在院子里玩的三个小丫头立刻围了上去,眼睛都盯着秦玉莲手里的包袱。
“别急别急,都有份。”
秦玉莲笑着摸摸小靖雯的头,又对俏生生站在后面的瑶瑶招招手:
“瑶瑶也来。”
“嘻,大伯娘~”
这时,王建国家的两个半大小子才慢吞吞地走进来。
老大王胜利今年十四,正是抽条的年纪,瘦高个儿。
穿着件洗得发白的劳动布上衣,脸上带着这个年纪少年特有的神情。
王皓东也是七八岁的年龄。
一进院子就东张西望,看见石桌上的包子,眼睛顿时亮了。
“胜利,皓东,快叫人。”
王建国催促道。
王胜利对院子里的人挨个点名,就自顾自地找了个角落坐下。
王皓东倒是嘴甜,挨个叫了一圈人,最后蹭到王母身边:
“奶奶,今天咱吃包子啊?”
“猪肉白菜~”王母疼爱地摸摸孙子的头:“就知道你馋这口。”
这边正说着,王爱国夫妇也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