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11点整,三辆黑色的公务车平稳驶入北江市委大院。
无声,却带着一股不言而喻的压力。
宋卿与廖永华已站在主楼门前等候。
车门打开,一位年纪五十多岁男子下车。
他身形挺拔,不苟言笑,目光锐利,正是省纪委副书记张克志。
“张书记,欢迎莅临北江指导工作。”
宋卿上前一步,主动伸出手。
张克志与宋卿、廖永华依次握手,没有多余的寒暄。
“宋卿同志,永华同志,情况紧急,客套话就不多说了。调查组的工作地点安排好了吗?”
他直奔主题。
“已经安排妥当,在市纪委办案中心单独辟出了一层,设施齐全,保证调查组独立办公。”
廖永华立即回答。
“好。”
张克志点头,
“请带路。从现在起,北江市纪委关于李福军一案的所有卷宗、涉案人员、办案人员,全部接受调查组调阅和问询。没有问题吧?”
他这话虽然是问句,但容不得辩解。
“没有问题,我们一定全力配合。”
宋卿坦然应道,侧身做出一个“请”的手势。
看着张克志一行人消失在纪委大楼门口,廖永华低声对宋卿道:
“书记,这架势……”
宋卿面色平静:“公事公办,很好。把水搅浑的人,就怕水不够清。让他查,查得越清楚,对我们越有利。”
他转头看向廖永华,“记住,我们只需要做一件事:无条件配合。但核心的动向,必须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
-----------------
郑大川的那间茶舍。
“师傅,省纪委的张克志已经到了。”
徒弟大宝兴奋汇报。
郑大川悠闲地泡着茶,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张克志这块硬骨头,够宋卿啃一阵子了。让你找的水军,再加把火,就抓着‘市委书记逼死国企老总’、‘调查组为何而来’这几个点,把舆论给我烧旺点!”
“明白!”大宝应道,“那个王建国,已经喂了鱼,死无对证。就算张克志把北江翻个底朝天,也只能查到宋卿办案不力,逼死干部。到时候,看他怎么收场!”
郑大川冷哼一声:
“光是办案不力还不够。要让他焦头烂额,寸步难行!”
“你去安排一下,让李福军的老婆,这两天再去市委门口闹一闹,动静搞大点。顺便,给咱们在省里的几位老朋友递个话,该加加柴了。”
“是,我马上去办!”
看着徒弟大宝离开,郑大川继续悠闲泡茶。
这几天柳飘飘已经放下之前的哀怨,对他服侍有佳,还真比自己那新收的“女徒弟”会“来事”!
“飘飘,过来陪我喝茶!”
-----------------
市委大楼,省调查组临时办公室。
张克志的效率极高。
抵达后的第一时间,他便召集调查组全体成员开会,随后便一头扎进了堆积如山的卷宗里。
他看的不仅仅是李福军案的资料,还包括近期北江市纪委所有重大案件的卷宗,尤其是涉及北钢集团的部分。
下午,他分别约谈了廖永华和当天在办案点的所有纪委工作人员,问题重点围绕办案程序是否合规、安全措施是否到位、李福军死亡前有无异常等。
虽然有了宋卿的提前打气,但整个北江市纪委的气氛,还是因为这位“铁面”副书记的到来,变得异常紧张。
临近下班时,张克志让秘书请宋卿过来一趟。
宋卿走进临时办公室时,张克志正伏案疾书,头也没抬地说了声:
“坐。”
片刻后,他放下笔,目光直视宋卿:
“宋卿同志,我初步看了一下卷宗,也听取了相关同志的汇报。李福军死亡,直接原因是心梗,这一点,医疗报告和尸检初步结果都支持。”
宋卿没有接话,知道这只是开场白。
“但是,”
张克志话锋一转,“在‘双规’期间,发生涉案人员非正常死亡,这本身就是严重的责任事故!这反映出北江市纪委在办案程序、安全防范上存在巨大漏洞!”
“而那名关键医护人员在事发后潜逃,至今下落不明,更是让这件事充满了疑点,也给社会舆论提供了攻击我们的弹药!”
他的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着:“宋卿同志,作为北江市委书记,你对这件事,有什么要向我,向省委解释的?”
面对张克志近乎质问的审视,宋卿的脸上没有任何波澜。
他迎着对方的目光,沉稳说道:
“张书记,您批评得对。在北江发生这样的事,我作为班长,负有不可推卸的领导责任,这一点,我已经向马书记和省委做过深刻检讨。”
他首先坦然承担责任,姿态放得很低。
“至于您提到的漏洞和疑点,”
宋卿继续说着:“这恰恰是我,也是北江市委认为必须彻查到底的原因。”
“我们不相信这是一起简单的意外或责任事故。李福军的死,以及那名医护人员的潜逃,背后极有可能隐藏着更深层次的问题,甚至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针对北江反腐工作的阴谋。”
“哦?阴谋?你这个判断,有什么依据吗?办案要讲证据,不能凭空推测。”
“目前还没有直接证据。”
宋卿坦然承认。
“但这正是调查组和我们北江市委需要共同努力的方向。我相信,只要方向正确,证据总会找到。”
“现在,那名潜逃的医护人员,就是解开所有谜团的关键钥匙。我已经要求市公安局,动用一切手段,不惜一切代价,务必将其缉拿归案!”
他这番话,说得斩钉截铁,既表达了对调查组工作的支持,也巧妙地将“寻找王建国”这步棋,纳入了明面的、合理的办案程序之中。
他不能告诉张克志人已经在手,但他可以借此向暗处的对手施加压力。
张克志沉吟片刻。
这个年轻小书记比他预想的要沉稳和强硬。
没有推诿,没有慌乱,反而将事件定性为“阴谋”,试图化被动为主动。
“好。”
张克志最终点了点头,“你的态度我清楚了。调查组会本着对党、对人民、对事实高度负责的态度,一查到底。也希望北江市委,特别是你,能如所说给予毫无保留的配合。”
“一定。”
宋卿站起身,“张书记还有什么指示?”
“暂时没有,你去忙吧。有情况,随时沟通。”
走出办公室,宋卿认为这是第一次与张克志交锋。
对方果然名不虚传,压力给得很足。
现在,整个北江的视线都聚焦在调查组和那个“潜逃”的王建国身上。
他在脑海中快速推演着接下来的步骤。
王建国这张牌,要等到什么时候?
要等到调查陷入僵局,或者对手自以为高枕无忧、再次露出马脚的时候?
还是要等到舆论压力达到顶峰,需要一锤定音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