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量好工分的事宜,蒙小华和蒙洪就回去了。
这一夜,屋外寒风呼啸。
四散的小石村村民有多少人睡得深,又有多少人辗转反侧,彻夜难眠。
翌日一早,蒋洪瑞就找来了村里的几位族老,将蒙小华准备用工分代替银钱的事情告诉了几位在村里地位最高的老人。
听了蒋洪瑞的述说,六个老头子中,其中三个人觉得蒙小华说的办法可以,愿意在拿到赏金之后试一试。
反正,蒙小华说了,他们家会给自己家发出去的凭证托底,而蒙小华这几个月来的所作所为,值得他们堵上一把。
而以胡老头为首的三人则觉得蒙小华完全就是在骗人,一张她家自己弄的什么凭证,怎么能代替银钱呢?
万一蒙小华以后不认账了,村子里人该找谁说理去?
几个老头分成两派争论了半天,蒋洪瑞才一锤定音:不管他们愿不愿意配合,但是他老蒋定然要鼎力支持蒙小华的办法,打算将家里建房子的钱都换成工分凭证。
要是村里其他姓的后生不愿意来帮他盖房子干活,他就全部叫自己蒋家的后生。
反正,他蒋洪瑞站出来喊一声,哪个蒋家后生敢不给他出力?不给工钱都没事。
胡老头几人见蒋洪瑞如此坚持,还能说什么,只能私下嘀咕着,等蒋洪瑞撞了南墙吃了亏,到时候他就知道自己错了。
在蒋洪瑞和几个老头子凑在一起讨论的时候,蒙小华也将村里给蒙家工坊做工的冯婶儿、赵婶儿等一帮子村民集中到了一起。
等人到齐以后,蒙洪直接宣布了蒙家愿意出钱帮在工坊做工的村民盖房子的消息。
听到这个好消息,冯婶儿、赵婶儿等人先是一愣,随之而来的就是一阵狂喜。
村子毁了。
不管有没有在地窖,有没有在地窖中保存一部份财产,村里每户人家重新盖房子都势在必行,只是一个早晚的问题。
而能尽早将房子盖起来,无疑要方便得多。
毕竟,地窖狭窄憋闷,在里面短时间将就将就还行,长期住在里面,肯定是不现实的事情。
所以,无论谁都想早点将新房子盖起来。
本来,村民们谁的口袋里都不宽裕,最担心的就是盖房子钱不够。
但是,如今蒙家既然愿意借钱给他们盖房子,那么建新房子的事情就可以提上日程了。
赵婶儿对蒙小华感激的道:\"华儿,还是你好,能想到我们这些老婶子,你这么照顾我们,我们一定不会忘了你们的恩情,以后一定好好在工坊做事。\"
冯婶儿也道:\"华儿,你放心,借你的银子,婶子一定会还给你的,保准不会赖账,我可以用孩子他爹发誓,要是做不到,就让他在地下不得安宁。\"
有感激的人,自然也有担心还不上钱的人。
\"华儿,你借钱给我们盖房子,利息是多少啊,要是利钱太高,我可借不起,我宁愿就住在地窖里,也不想背上印子钱。\"
\"对啊,华儿,我们都是些穷人,浑身上下除了一把力气,没有其他值钱的东西,你把钱借给我们,就算我们能慢慢还本钱,这利息也是我们承担不起的呀。\"
\"我看还是算了吧,我家当家的肯定不同意我借钱,要是借了到时候还不上,他还不得打断我的腿!我家还是慢慢攒钱修房子吧,等熬到了开春,日子就好过了,随便搭个棚子也能将就。\"
听到村民们的话,蒙小华也能理解他们的担忧。
在这个时代里,可没有银行这种正规的属于国家的金融机构给普通人提供贷款。
普通老百姓借钱,一种办法就是找熟人们借,约定好借钱的时间,借多少还多少,靠的是交情。
另一个途径就是找钱庄或者地主乡绅借钱,按照九出十三归的规矩,支付高额的利息。
要是到了时间还不上,利滚利下来,最初的借款就会变成压倒一个家庭的大山。
多少平民百姓就被这样的高利贷逼的卖田卖地、卖儿卖女,最后不得已卖身为奴。
而地主乡绅们则是依靠这种手段掌握了大量的土地,积攒越来越多的财富,富甲一方。
在他们的眼里,蒙小华虽然有钱,但是要借钱给这么多人修房子,而且都不是小数目,肯定要按照惯例收利钱的。
他们对收利钱没什么抵触的,因为世事如此,蒙小华要利钱也无可厚非。
他们所担心的,无非就是自己会还不上,最终落得个家破人亡,为奴为婢的结果。
蒙小华从椅子上站起来,抬手制止了众人的讨论,温和的道:\"诸位叔伯婶娘、姐妹,你们听我说,这件事情我已经与村长商量过了,我借钱给大家盖房子,并不是想要靠收利钱来赚你们的钱。\"
\"我的想法是这样的,我蒙家借钱给你们盖房子,每年只收你们一成的利钱,只要每年将利钱给我,就没有利滚利。\"
\"但是我有一个条件,就是在你们没有将借的钱还清之前,房子的房契要抵押给我。换句话说,在将借的钱还清之前,房子实际上是属于我的,你们支付的一成利钱,大概相当于是租住房子一年的租金。你们觉得这样可行吗?\"
听到蒙小华的话,一些人惊讶的问道:\"华儿,你说你只收我们一成的利钱?而且不会利滚利?\"
蒙小华点头道:\"对,只要一成的利钱,这个可以请老村长和族老们做中人,见证我说的话。另外,你们其实不必担心没钱还借贷的钱,你们自己想想,你们每个月在我的工坊刚里就能挣五六百文钱,一年下来就有六七两银子,就算盖三间穿斗房子,花费大概在三十两银子左右,五年左右就能把借我的钱还上了。\"
\"这还是你们没有其他收入的情况,若是家里人勤快一点,多山上采一些草药,挖一些葛根,是不是也能换不少钱,大概三四年时间就能把盖房子的钱还清了。\"
被蒙小华一番分析下来,村民们感觉眼前一亮,顿时觉得盖一栋穿斗房子似乎也不是什么难事了。
既然没什么难度,刚刚蒙小华说的穿斗房子,自己家是不是也可以肖想一下了。
以前住茅草屋,确实是因为家里穷,而且没有进项,只能是茅草屋将就将就。
但如今有了蒙家的工坊能挣工钱,他们也可以大胆的考虑改善改善居住的环境了。
能住干爽明亮的穿斗房子,谁乐意去住昏暗潮湿的茅草屋。
就在一些人还在犹豫不决的时候,冯婶儿和赵婶儿早就商量好了。
两人一起来到蒙小华面前,赵婶儿开口道:\"华儿,我们两家愿意向你借钱盖房子,我们也相信你不会害我们,我们商量好了,就盖穿斗房子,等过几年把欠你的钱还清了,我家二牛也到了该说亲的年纪了,有穿斗房子,也能给我家老大说一门好亲事。\"
冯婶儿也附和道;\"对,华儿,我也是这么考虑的,我自己辛苦几年,到时候给孩子说一门好亲事,到时候就安安心心带孙子,让儿子媳妇来给你做工挣钱,日子肯定不会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