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于10.9 番茄原创
晚上小美下班回家,推开门先是一阵寂静——黎暄不在家,房子里空荡荡的。她一般会给自己煮点粥,或煮碗面条,就着咸菜吃,收拾完后坐在书房电脑桌前,打开电脑浏览下网页新闻,然后打开博客记写些家常事:
今天核对信息时输错了一个数字,改了半天才找出来;食堂的红烧肉今天做得太咸了;对面的小狗又来蹭门了。感觉这也是一种抒发。写完博,她就打开qq,看看黎暄在不在线。
大多数时候,黎暄的头像都是亮着的,但回复得很慢——他忙着画毕业设计的图纸,常常是小美发一句“吃饭了吗”,过半小时才收到一句“刚忙完,准备泡碗面”。
这时小美就会打字劝他:“别总吃泡面,楼下有便利店,买点热的吃。”要是黎暄说“老师又让改第三遍图纸了”,她就发个笑脸表情:“慢慢来,别急,好事多磨。”
要是儿子实在没空聊天,小美就会点进他的qq空间。黎暄喜欢在空间里发自己的画作,有时是素描的建筑草图,有时是随手画的人物,最近还发了一张给小美画的肖像——画里的小美坐在窗边,手里拿着一本书,阳光洒在脸上。
小美看着那张画,手指在屏幕上轻轻摸了摸,心里就踏实了。她会在下面留言:“画得真好,比妈本人好看。”然后关掉电脑,洗漱睡觉,等着第二天又一场忙碌的开始。
又一年春节的脚步来临,岛城街头已挂起红灯笼,风里裹着几分年味儿。黎暄早就在网上订好了去港城的高铁票,小美打算带着儿子回港城父母家过年,妹妹也在那里,一家人热闹。
这是黎暄父亲走后,孩子第一次以“毕业生”的身份陪姥姥姥爷过节,小美总想着,多些家人陪伴,能让黎暄心里暖些,再说自从父母上年十月份从九原搬迁到鲁省港城老家安家后,她第一次去父母家。
小美爸妈如今已是八十多岁的年纪,脊背虽有些佝偻,手脚却还算利落。去年秋天,老两口总算了了一桩心事:把九原的老房子卖掉,揣着半生积蓄来港城“落叶归根”。
妹妹方小靓现在港城一家公司做会计,后来因为工作调整,从高新区搬来了市里。老两口便在她单位附近租了套120平米的楼房,房东出租的是父母住在市委大院的老房子。每月租金几千块,房子采光好,楼下后面就是人工湖,而且有老年娱乐设施。
更让小美没想到的是,父母连身后事都安排妥了,趁着身体还能动,让小女婿在港城风景不错的公墓选了块朝南的墓地,说“老了就不给你们姐妹添乱了,早办好早省心”。
出了高铁站,黎暄按照短信里表妹楠楠发给他的地址让出租司机朝姥姥家赶去。等母子二人推开家门时,见门里姥爷正笑着看着他们娘俩,“姥爷好!”黎暄边换拖鞋边打招呼,小美也赶紧问候父亲,见他气色红润,笑着说,“爸您保养的不错嘛。”
“路上人多吧,快进来沙发上歇歇,你姥姥饭快好了。”小美父亲也与女儿外孙打着招呼,在厨房那边的小美母亲和妹妹听到动静也过来招呼。
黎暄闻着家里飘着一股糖醋排骨的香味。顿时高兴的说,“哇,姥姥炖糖醋排骨了?”这可是他最喜欢吃的,换下拖鞋的刚把行李箱放在玄关,刚要往厅里走,就听见姥姥的声音从后面传来:“暄暄,你这鞋怎么摆的?东倒西歪的,多大人了,怎么连鞋都摆不正?赶紧挪挪,别挡着门口。”
小美心里咯噔一下,她就怕儿子心里不舒服冲姥姥发火,正要开口圆场,暄暄姥爷的声音先接了过来:“你这人,就是事多,外孙刚进门,行李还没放稳呢,说这些干啥?孩子一路坐车累了,先让歇会儿!”
说着就接过黎暄手里的行李箱往阳台推,这时,妹妹方小靓也冲母亲抱怨道,妈你也真是,我三姐和暄暄刚进门,这点事也值得你说道。”
然后弯腰把外甥的鞋往里面摆了摆,这才直起身笑着说:“三姐累了吧,快坐沙发上先歇会儿,我去给你们倒杯温开水润润桑。我和楠楠也刚到,先头饿了在厨房扒了个橘子吃,跟妈妈聊天,没听到你们敲门的声音。”
“楠楠,你三姨和暄暄哥哥来了!”
见小美往里瞅,忙又说,“楠楠在卧室阳台呢,她爸还没下班,路上得买东西,估计来的晚点。”
小美跟妹妹告诉了几句,瞥见儿子黎暄并没有因为姥姥的话不高兴,她的心这才放回肚里。等她和儿子刚在沙发上坐定,里屋的门就被推开,楠楠穿着鹅黄色的羽绒服,手里攥着一瓣橘子,看见三姨和黎暄,眼睛一亮,蹦蹦跳跳跑过来坐在他们旁边:
“三姨和暄暄哥哥好。”
“你们姐妹先聊会儿天,饭一会儿就好。”小美母亲也觉得刚才不该那么吼外孙,她三闺女最护短,瞧那脸色就知道了。
“暄暄哥哥!我听我妈说你终于毕业了,也太幸运了吧!”她晃了晃手里的橘子,皱着鼻子叹气,“我这才刚上大一,专业课比高中难十倍,感觉万里长征才走了第一步,什么时候才能熬出头啊。”
“这话可不能这么说。”暄暄姥姥端着一盘洗好的草莓走过来,先给外孙女递了一颗,这才转向黎暄让他自己拿着吃,外孙在那里吃着,她又开始说道,语气里还带着点严肃,“大学是让你学真本事的地方,不是来让你们混日子的。”
随后她一脸慈祥的看着外孙女,“楠楠你也是,别总想着偷懒,上课要好好听,作业按时交,将来毕业找工作才不吃亏。”
接着又看向外孙,眼神软了些却仍带着叮嘱,“暄暄你刚毕业,找工作别总挑三拣四的,稳当最重要。你爸不在了,你得早点懂事啊,别让你妈妈老为你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