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就说给不给?”
陈平的医馆,素问居内,阿朵一来就直接伸手问他要东西。
早就把人都打发了出去,陈平看着覆在袖口上的那只手,假装听不懂的说了一句,“给什么?”
“你几日不回医馆,一回来就是来要东西的?”
“云苓和清欢姐这几日都不在,我自然要帮她们盯着。”
阿朵浑不在意,“请的那几个师傅,药理不是很精通,我得在旁边帮着……”
“帮什么?孤男寡女共处一室的。”
说话酸溜溜的,醋味都要溢出来了。
“陈平!”
阿朵烦了,“你能不能别无理取闹?又不是只有我一个人,禾双也在呢!”
被喊全名的男人低着头不说话,别别扭扭的。
两人在屋内闹别扭时,外面等候的病人已经越来越多了。
王姝从进来起就皱着眉头,不断用帕子轻捂住口鼻。
若不是有求于人,她才不会来这种自降身份的地方。
陪同她来的那位冯通房,见状讨好的说了一句,“这位陈大夫脾气有些古怪,侧夫人您再忍忍。”
这素问居是年前才开的,可短短才大半年间,就能在这皇城根下扎稳根,想来是有些本事的。
听说这医馆里的陈大夫,最是菩萨心肠,囊中羞涩的病患,他不仅分文不收,还会时不时上门医治赠药,口碑很好。
今日王姝到此,也是实属无奈。
宋怀山一直对自己十分冷漠,哪怕她数次主动讨好,他也没有丝毫改变,相反还十分不耐烦,同那位田氏相比,自己简直是……
她听这位冯通房说过一嘴,说其实这田氏同世子爷的相处也不是像外面传的那样,至少在庄子时,她不止一次听到过两人吵架。
可世子爷不离不弃的,这田氏当时重病缠身,他依旧履行承诺迎娶,在她去了后,更是日日夜夜守着那个小院子,保留她身前的所有东西,谁都不许动。
这王姝倒是知道,那小院子她曾经好奇进过一次,里头布置得很是清雅,也就是这一次,宋怀山竟冲她发了一次脾气,莫名其妙的。
她也委屈,自己这样的家世,为了嫁他宁愿做妾,都牺牲到这一步了,可依旧没得他几个好脸。
现在唯一能做的,也就只有尽快怀上孩子,希望这样便能拢住男人的心。
其实她之前也看过好几个大夫,有名的无名的都试了个遍,但好像都没什么用,为了讨好她,那小通房便推荐了这陈大夫。
只是这陈大夫也是有点脾气的,很少主动上门诊治,前几次听到是魏国公府的帖子后,更是直接秒拒,她派人来请都没用。
两人刚来就得知这陈大夫正在歇息,暂不接诊,所有人都要等。
正当王姝忍着脾气等时,禾双刚好这个时候,前来寻找阿朵。
小药童见她进来,十分热络的上前,引着她往一旁的小隔间走,直说阿朵姐还没出来,让她先等等。
禾双笑了笑,示意他不用接待自己,她自个儿等着就是了。
笑容温和的样子落在那位通房眼中,越看越觉得熟悉。
这位姑娘……怎么看着那么眼熟?
知道禾双已经来了,阿朵隔着门应了药童一声。
转头看还在闹别扭的男人,阿朵简直要被气笑。
不就是前日他去找她时,不小心看到她同一个年轻小师傅,两人靠近了一下,这人就开始找茬了。
阿朵也知道,陈平不想让她出去外面做事,他觉得两人一起经营医馆挺好的,又不是养不起她。
可阿朵想尝试更多可能,虽然做女大夫是她终其一生都会追求的事业,但其他的东西也可以试试啊。
况且她觉得同几个性子相投的知己姐妹,一起搞事业,是一件很开心的事。
就拿上次善业堂来说,几张膏方的方子,就能换取年底不俗的分红,为什么不干?
嫌钱多?
抬眼看了眼关闭紧实的门扉,阿朵软下身子,伸手推了推人,难得撒个娇,“好了!”
“我又不是不回来了,就忙这几日。”
陈平被她推得身子一晃一晃的,“忙几日?你上次也这么说的。”
他委屈巴巴地看着阿朵,“留在医馆帮我不好吗?为何一定要跑外面去?”
“这也是正经营生!”
阿朵无奈,刚要习惯性翻白眼,想了想还是忍了下去,趁他一个不注意,低头在他脸颊亲了一口……
世界安静!
*
白露过后,秋意渐浓,京都也迎来了新的风向。
定远侯府遇刺一案,在朝堂震出的涟漪远超想象。
陛下借此由头,以“肃清京师、整治懈怠”为名,一连罢黜多位官员。
出乎意料,让各方势力震惊不已的是,罢黜的人里,竟包括了多名与东宫来往过密的官员,包括掌管京城部分防务的武将,以及兵部、户部的些许文臣。
此举用意之深,令人胆寒!
李松青不是没想到陛下会有动作,借机清洗官场,可他没想到,陛下的动作竟如此之大,锋芒所指,已经不是剪其羽翼,而是直指核心。
他隐隐觉得,陛下可能已经动了废太子之心。
看来这京都的局势,真是越来越复杂了。
而后,像是为了给这动荡的局势再加一把火,这位宣和帝又推出了新政。
他下旨,白露过后,便让夜市重启,推迟宵禁。
自此,皇城脚下的热闹,一夜赛过一夜。
因身体抱恙许久的魏国公世子宋怀山,奉陛下之命,总领坊市新政,一时风头无两。
夜市的上一次重启,还是二十年前,上了年纪的老人对当年的盛况仍津津乐道。
酒楼茶肆又有了新话题,有人说,李侯爷这一伤,倒是给这位宋世子让了路,也是可怜。
被人念叨可怜的男人,刚舒舒服服喝了一碗娘子亲手给他炖的补品,又听她说了一嘴,边关的故人给他送了一些东西,她看过了,都是些上好的皮毛和疗伤的药材,只是许云苓不知道,里头另附了一封简短的信。
李松青展开信笺,快速扫了扫,而后递到火烛上,看着它慢慢燃尽,随风而散!
……
许云苓的胭脂铺“苓妆”,也算是赶上了好时候。
这夜市重启,宵禁宽松,满城的灯火与人流,直将生意也烘得热火朝天的。
就连云楼,都趁着这风口,推出了炙肉与新酿,惹得苏轻云每日干劲十足的,还顺带提携了一把荷花的五味轩,姐妹联手,生意做得风生水起的。
见她也能独当一面,许云苓便把精力放在自己的胭脂铺上。
苓妆有陈平提供的养护润肤的方子为底蕴,再加上她自己的想法,首批推出的香露、香膏,以“试用”之名在京都贵妇圈中悄然推行,又加上她自己设计的胭脂盒,还未正式开售,便已先声夺人。
又借着这波势,许云苓的“苓妆”,慢慢打开了市场,逐渐有了流量。